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国能源部能源情报署在1995年国际能源展望中预测,1990~2010年世界石油消费童将以年均1.5%的速度递增,而发展中国家的石油消费增长将更快。欧佩克将以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和较低廉的开采成本在未来的世界石油市场中占居优势。非欧佩克石油产量总体上将逐步提高,但北海地区的石油产量将很快达到高峰而后开始递减,美国和前苏联的产量变化将造成非欧佩克石油产量的波动。对未来油价的预测,一种观点认为将保持长期以来的相对平稳的态势,即2000年和2010年的油价分别为13.52美元/桶和14.65美元/桶,另一种观点认为油价将上升,2000年为19.13~21.15美元/桶,2010年为24.12~28.99美元/桶。  相似文献   

2.
1992年的世界石油市场是供大于求的局面居主导地位,油价处于相对稳定的疲软状态。从多种因素分析,1993年石油市场的供求关系将保持基本平衡,油价总体水平将略高于1992年。石油市场的中长期发展趋势是:石油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下降,但石油消费量将上升;发展中国家的石油需求增长较快;新增需求量主要由欧佩克来提供;石油工业需要投入巨额资金,油价主要受控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近期国内外石油市场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有可能成为自海湾战争结束以来油价最低的一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引起的需求增长减弱的影响,1998年世界石油需求量的增长幅度将明显减缓。尽管今年以来产油国两度减产,但因西方国家库存高涨,亚洲石油需求不振,加上产油国减产不可能全部到位,因此,今年年底前甚至到明年供需基本面可能不会有大的改观。预计明年油价显著上涨的可能性也不大。1997年和1998年上半年国内石油市场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国际市场油价走势、国内打击走私能否持续进行下去和成品油价格改革能否顺利实行将决定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的国内石油市场发展趋势。今后,石油和石化两大集团公司南北市场供需关系的协调和炼油分销系统的配合,将对国内成品油市场走势起到关键作用。市场本身的内在规律已经或正在成为左右国内石油市场走势的最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供需双重因素导致的世界石油市场结构性失衡,是本轮油价大幅回落的深层次原因.除了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石油需求增长乏力外,供应过快增长是导致2014年以来世界石油市场结构性失衡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基于对历次国际油价暴跌的动因以及未来石油市场实现再平衡的途径的分析,判断2016年下半年世界石油市场将逐渐开启再平衡模式,并提出石油行业要做好在低油价或更低油价环境下打持久战的准备."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深化石油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一方面,要抓住资源供应相对宽松的有利时机,拓展获取石油资源的空间,缓解石油供应安全压力;利用外部市场炼油加工收益良好的时机,加快化解我国炼油过剩产能的问题;抓住石油市场再平衡的时间窗口,建立更加完善的现代石油市场体系;同时做强石油贸易,提升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要对可能的挑战做好准备,包括: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局势动荡加剧,对石油供应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石油上游勘探开发投资大幅减少,从长远看石油供应不足的风险增大;国际石油市场竞争加剧;油价低迷减缓新能源产业发展和清洁能源使用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1993年国内石油市场有3个方面的特点:①石油交易市场发展迅速,石油交易市场或交易所的涌现,规范了交易行为,培育了石油市场。②油价起落幅度较大,上半年油价向高位攀升;下半年,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整及进口油的影响下,油价开始下跌,年末跌入低谷。③供求关系发生逆转,尤其是下半年,我国石油市场上首次出现买方市场。展望1994年,国内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度发展,石油需求旺盛,加之汇率并轨、原油价格“平转高”等因素,均会导致油价上升。但受1993年末国内油市供过于求的影响,1994年1~4月份的油市仍呈疲软,不会有明显改善;估计4月份以后油价将反弹,到下半年油市才能真正转旺。所以,1994年国内油市行情的大趋势将是:先跌后升,稳中趋升,窄幅波动,局部攀高。  相似文献   

6.
对国际油价预测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30年来,在石油市场影响因素分析活动中所体现的思想、理论和概念可分为三类。第一类认为油价是拉动世界石油工业发展和调节供求关系的主导力量。这类概念过分强调石油作为战略物资的特殊性,没有注意到石油在全球化的大市场上不过是一种一般商品,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种市场力量竞争的影响。第二类认为,拉动世界石油工业发展的主导力量是需求方。这类概念融入了石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和石油是一般商品的观念,但据此做出的油价预测结果必然是持续上升的价格曲线,不能圆满解释近10年来为何全球油价总趋势是持续下降。第三类概念认为,科技与管理的进步是最具影响力的因素。这反映了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石油工业基本动向和实际情况。以这样的新概念来对石油市场进行预测,无论现在或在下一世纪可预见的将来,世界石油都是供过于求的态势,石油将成为完全可以被替代的一种能源,它的价位将更依从市场法则,油价的基本趋向将是在不变美元价值的低价位上窄幅徘徊。为此,我们的立足点应是不懈地推动技术进步、管理进步和成本的降低。  相似文献   

7.
建立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势在必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90年代以来,国内石油市场屡屡遭受国际石油市场的冲击,1998年国际油价暴跌更使我国石油石化企业蒙受巨大损失。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至今尚未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缺乏自我调控和抗风险能力。随着今后我国进口石油的增加,建立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将对调控国内石油市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应利用国际油价将持续走低及国内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契机,尽快将建立我国战略石油储备提到国家规划的议事日程上来。在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步骤上,应动员多方力量作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制定石油储备法,依法建立和管理石油储备;确定石油储备的目标及分阶段实施方案;选择经济、安全的储备方式和合理的储备布局;以建立价格调节性储备为突破口,逐步建立国家战略储备。在储备类型和资金来源上,应两条腿走路,国家储备和民间储备相结合。在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上,可由储备公司代国家行使储备管理的职能。  相似文献   

8.
由本刊编辑部主办、中国联合石油公司协办的石油市场预测研讨会不久前在京召开,会议着重就1994年国内外石油市场前景及今后如何加强油价预测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信息研究所副所长、本刊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彭守义同志和中国联合石油公司常务副总裁安郁培先生主持了会议。国务院发展中心、外交部政策研究室、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统计局、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外经贸部国际贸研所、新华社、中国石化总公司、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公司、北京石油交易所、石油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等单位的有关专家、领导到会并对上述问题发表了各自的意见。 与会代表一致呼吁,要切实重视和认真落实油价的预测工作。应在此次会议的基础上,尽快组织起一个精干的、相对固定的预测机构,深入研究石油市场信息和我国石油业的长期发展战略,为国家决策部门和各大石油公司提供决策依据。 关于国际石油市场,专家们认为,受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影响,预计1994年世界石油需求将呈低水平增长,而国际石油价格走势将取决于世界石油市场的供应量。虽然多数专家认为油价将保持疲软,但有的专家根据对油价变化规律的分析,认为1994年国际油价的总水平将高于1993  相似文献   

9.
70年代油价暴涨,80年代油价暴跌,在此以后,世界石油市场一直处于需求增长缓慢,供大于求,价格疲软的状态。1990年至1993年世界石油消费一直维持在31亿t/a左右(BP能源统计),这一水平仅与1979年的世界石油消费31.25亿t/a相当。预计到2000年左右,若没有特殊情况发生,世界石油市场的上述格局将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到2010年左右,世界石油市场格局将向供需平衡,价格升幅增大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0.
国际油价走势回眸与2006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两年,油价的持续攀升,原因来自多个方面,但主要有以下四大影响因素:一是全球石油供求出现不平衡;二是全球石油炼制能力不足;三是突发事件和中东地区恐怖活动的影响;四是国际游资炒作.随着世界经济增速的减缓,全球石油需求的降温,以及勘探开发与炼油设施投资的增加,未来全球原油供需总体将保持平衡.就国际舆论而言,对2006年国际油价走势持继续上涨观点者,主要是从供给角度推测,认为对原油开采的投资不能保证维持必要的备用产能,原油市场将保持供给偏紧的状态;持油价将回落和下跌观点者则是从市场投机角度出发,认为投机性因素造成缺乏真实的需求,油价将下跌至35美元/桶的水平.笔者认为,在2006年,石油供应多元化,可望使石油生产能力提高;能源需求多元化,可望使石油需求增长减缓;石油资本多元化,可望使投机因素对油价的影响减弱;战略石油库存增加,可望使市场增添信心.  相似文献   

11.
2006年以来,地缘政治已成为影响国际油价走势的突出因素.预计2006年油价将在高位震荡,价格水平与2005年相当.展望未来,尽管有不确定因素存在,但总体看来,石油供需平衡可以得到保障,国际油价将趋于回落,预计2007年油价走势可能出现拐点.目前,高油价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已经开始显露.历史经验表明,高油价过后,石油行业往往出现生产相对过剩、油价暴跌的局面.因此,在高油价下,石油公司同样面临很大的风险.面对2007年可能出现的油价拐点和下降周期,应尽快理顺我国成品油价格机制,疏导结构性矛盾;减免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鼓励石油公司加大勘探开发投入;增加我国石油市场信息的透明度,对国际石油市场发挥积极影响.同时,石油企业应强化抗风险意识,在继续扩大国际化经营规模的同时,审慎投资,科学决策,最大限度地规避海外投资的政治、经济和油价风险.  相似文献   

12.
预期与国际油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演化为金融危机进而波及实体经济,石油价格大幅波动.预期的变化在投机因素的推动下加剧了油价的波动.对美元汇率波动、次贷危机恶化、美国政治转向以及中国题材淡化的预期,都影响着国际油价.在当前国际油价较低的情况下,中国应抓住机遇,建立完善的石油储备体系,利用充足的外汇储备,通过参股、合作、收购等方式,扩大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影响力,与此同时,降低国内石油市场的准入门槛,加快国内国际油价的接轨,以税制改革推动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3.
分析两年来低油价下石油产量的变化,以及低油价对主要石油生产国、消费国和天然气行业的影响.低油价对油气产业的科技进步、降本提效产生了巨大推动力,为油气产业结构优化和企业重组带来了活力.低油价下油气生产国加强对外开放,重视经济走向多元化,将促使世界石油市场更加成熟.油气的低价和充分供应,为新能源依靠科技进步大幅降低成本争取了时间,使其得以按市场规律大幅替代化石能源.欧佩克单方面决定原油价格的时代已经结束,多元化的国际石油市场将更有利于保障石油和能源安全.预计近期以不变美元计的油价年均值可能在50~55美元/桶,中长期可望维持在60~80美元/桶.世界油气领域的新常态带来的重大挑战和机遇总体上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14.
顾永强 《中国石化》2008,(11):58-60
150年不间断开采和无节制使用.导致了现在全球石油市场起伏不定.价格高位运转,以至于有越来越多的观察家认为.世界已经进入“后石油时代”。虽然最近油价回落,但是各国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油价不可能冉回到从前的低水平。在法国,油价上涨已经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油价正在深刻影响国家经济和改变法国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要闻快读     
美国油价专家预测未来石油价格只升不跌美国研究国际油价问题的专家亚客齐博士最近在香港讲学时表示,未来石油价格还会继续上升。他说,近年世界各国均对石油需求日益增加,这是油价高企的主要原因。他表示,中国经济近年高速发展,跨国公司如资讯科技公司等又以中国作为公司的生产基地,故令当地的耗电量倍增,石油需求有增无减;而美国则是因为国内处于经济复苏阶段,自然对石油需求急升。亚客齐博士认为,短期内石油市场基本上会紧缩,油价将会上升,因为大西洋飓风季节即将来临,恐怕会大大影响到墨西哥湾区的产油量。此外市场对石油的需求量会持续…  相似文献   

16.
标题·市场分析·专家谈1994年石油市场前景世界润滑油供需展望著(译)者期数页数九13111,.10乙吐︸4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情况剖析国内石油市场回顾与展望国内油品市场供需形势分析世界石油及亚太地区低硫原油供需展望近5年来我国石油进出口形势浅析日本能源结构变化趋势与能源供需展望1994‘~1996年世界石油市场展望近中期世界石油市场趋势分析世界天然气生产及贸易将长期稳步发展世界近海油气勘探开发投资预测中亚油气开发和出口前景及其对我国的影响世界及亚太地区石油供需前景展望9l61l18l4l78 14 10 18 23 1521俄罗斯东部天然气资源与亚太…  相似文献   

17.
世界石油市场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世界石油市场在已经呈现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国际石油价格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大幅度上升,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石油供应增长滞后于石油需求的增长;(2)石油工业各个环节的生产能力饱和或接受饱和;(3)石油库存仍处于低水平;(4)成品油价格拉动石油价格上升;(5)市场心理和投机因素的影响。对2001年国际石油市场的基本形势估计如下:石油市场将重新恢复平衡,国际油价将逐步回落到多年的平均水平;区佩克政策的侧重点是防止油价暴跃;随着市场供需形势的变化和油价已达到高位,看涨的市场心理开始消散,看跃的市场心理逐步形成,石油期货投机商必然要找到新的炒点,拉抬或打压油价,以从中获利。在需求正常增长,欧佩克采取减产措施的情况下,预计2001年世界石油价格为25.0美元/桶。  相似文献   

18.
未来十年世界石油供需格局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生  梁坤  武娜 《国际石油经济》2012,20(4):1-6,124,125
随着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世界石油市场变动将对国内石油供应产生重大影响.世界存在中东、中亚—俄罗斯、非洲和中南美洲四大石油供应中心以及亚太、欧洲、北美三大石油供应洼地,北美已实现石油来源多元化,欧洲形成以中亚—俄罗斯为主、中东和非洲为辅的供应格局,亚太地区石油供应严重依赖中东.世界剩余石油资源能够满足未来十年发展需求,但不同情景的供应格局将有所差异.在高油价情景下,美洲地区能够实现石油自给,中东石油将更多地流向亚太;在低油价情景下,全球对中东地区石油的依赖将进一步增强.未来非常规石油、深水石油和伊拉克石油产量增长潜力巨大,有望成为全球石油供应增长的重要支撑.世界石油需求增幅受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执行力度的影响而存在变数.世界石油市场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中国应持续强化“走出去”战略,稳步推进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强化关键技术装备研发,把握未来发展制高点,以全球视野保障国家石油供应安全.  相似文献   

19.
亚洲金融危机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亚洲石油需求下降,世界石油需求增势减缓.预计1998年,亚洲石油需求将出现10年来的首次负增长,比1997年减少17万桶/日。世界石油需求增长量将由上年的近200万桶/日降至90万桶/日。2.世界石油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更加严重。3.油价暴跌,欧佩克和非欧佩克石油收入下降,给石油输出国的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4.亚洲地区一次炼油能力出现过剩,炼油利润进一步下降。预计1999年世界石油需求可能会缓慢增长,但增长幅度将主要取决于亚洲的经济形势。总的来说,1999年世界石油市场仍将是供大于求,石油价格将继续在低位徘徊。  相似文献   

20.
1994年世界石油市场的基本态势是:在石油需求量上升而欧佩克冻结其石油生产配额的情况下,石油市场仍供过于求,石油价格低位徘徊,欧佩克控制油价的能力进一步减弱,其原因主要是非欧佩克石油生产国的石油产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随着西方工业化国家经济的相继复苏和世界经济的强劲增长,世界尤其是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石油需求量较有较大幅度上升,与此同时,欧佩克已作出战略调整,将继续冻结其生产限额,而非欧佩克的增产幅度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