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探究集中会计事后监督对内部操作风险防范的积极作用,促进事后监督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笔者对应城农行实施集中会计事后监督的内在动因、工作效能发挥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得到的启发是:集中事后监督是强化操作风险防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事后监督作为会计工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防范风险、堵塞漏洞、杜绝会计案件发生、保证人民银行资金安全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与商业银行相比较,人民银行的会计事后监督工作起步较晚,目前的监督措施和手段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很大上影响了会计事后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了进一步加强人民银行会计事后监督工作,有效防范会计风险,保障资金安全,最近我们通过现场检查和座谈方式对辖属会计营业单位的事后监督工作进行了调研。下面结合调研情况谈一谈目前人民银行会计事后监督工作存原主要问题和有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陈洲 《金融会计》2008,(3):39-42
随着我国银行业的飞速发展,银行的事后监督工作在其形式、要求、职能、风险识别技术等方面呈现出了新的特点,而我国银行的事后监督工作无论在管理理念、监督职能、监督方式还是监督范围上都表现出了滞后与不足。本文认为,解决问题的途径是“依托科技,以人为本”,即通过信息技术特别是凭证影像技术和风险模型在事后监督工作中的应用,提高对操作风险的自动控制和预警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人的因素将信息技术的应用与事后监督信息的加工使用相结合,建立起包括风险预警、识别、评估、分析、报告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事后监督资金风险防范效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基层人民银行事后监督工作大都仅满足于日常会计资料的全面复审,而其资金风险防范职能未充分发挥,在资金风险防范作用方面亟待进一步加强。本文从事后监督资金风险防范效能分析入手,对如何正确理解和认识事后监督资金风险防范职能、影响事后监督资金风险防范效能的因素及增强事后监督资金风险防范效能的有效途径开展探讨和分析。对如何促进人民银行事后监督工作做到预警、防范和监督相结合,切实增强事后监督风险防范效能,提出了一些积极建议。  相似文献   

5.
会计事后监督是会计工作的一项基本职能,是提高会计核算和管理水平以及实现资金安全的重要保证,也是银行风险控制的关键.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和银行会计核算模式的不断变革,尤其是人民银行会计核算从分散向集中方式转变后,传统的会计事后监督工作在监督方式、监督理念等方面,已远远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在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普遍成立事后监督中心后,如何充分发挥会计事后监督的作用,切实防范会计核算风险,就成为当前会计工作亟需解决的课题.近期,在对全省人民银行会计事后监督工作进行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我们对会计事后监督工作面临的问题及会计集中核算后如何充分发挥监督效能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6.
人民银行会计事后监督,是查防堵漏、纠正会计业务错误、防范会计风险的重要岗位。随着会计电子化程度的提高和银行会计制度改革不断深入,会计业务也在不断更新,对传统的银行会计事后监督方式提出了挑战。在新形势下,尤其是在事后监督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其作用和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设想,也达不到保障资金安全的监督目标。为了对基层人民银行会计事后监督现状、[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当前金融方面的改革不断深入,对于事后的监督工作而言,无论是在方式、内容还是范围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变化和发展,因此我们急切需要建立起一套全面、科学以及系统的监督机制,从而达到有效控制防范会计风险和保障资金安全的目的。本文从人民银行事后监督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着眼,对如何提高人民银行在事后监督方面的质量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股份制银行基层网点的会计操作风险防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从风险案件的源头管理、风险操作的事中控制以及风险业务的事后监督三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管理的控制方法,防范银行操作风险案件发生.  相似文献   

9.
李彬  夏伦芳  王川 《武汉金融》2005,(12):64-64
人民银行各级分支行事后监督中心设立后,按照《人民银行事后监督中心工作规程》要求,积极探索做好事后监督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创新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在加强对会计核算部门的风险监控,提高人民银行内部资金风险防范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对事后监督中心如何进一步发展提出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10.
人民银行事后监督的有效性最终应表现在监督结果的有效性上,即在提高会计核算质量,防范人民银行资金风险中所起作用的程度。因此,事后监督有效性应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事后监督的可控范围和在可控范围的控制内容;二是确定控制内容的控制措施,即实现事后监督有效性的途径。因此,可将事后监督有效性界定为:事后监督人员在其职责范围内,依据相关的监督制度,采取适当的监督方式,达到既定的监督目标或能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的程度。而要使事后监督的有效性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就要对会计集中核算后的业务新特点和影响会计有效性充分发挥的因素进行充分分析,从而制定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最大程度的发挥事后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02年下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为加强人民银行系统会计内部控制,防范会计联行风险,实施了以集中会计核算、集中事后监督为主要内容的会计核算管理改革。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结合实际,从2003年起在湖北辖内全面实行了会计核算集中事后监督,对加强会计管理,防范会计联行风险起到了  相似文献   

12.
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的建立,强化了核算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但道德风险、法律风险、内控管理风险、操作风险等依然存在,且实际防范难度加大,本文在分析其问题与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加强事后监督和防范资金风险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结合长期从事会计业务事后监督的实践,我认为,随着新业务、新技术的发展,银行的会计业务已经摆脱了传统的手工核算方式,实现了会计业务的电算化和网络化,无论是营业部门、监督部门还是管理部门都把防范和控制会计风险作为银行会计工作的重点,对提高工作效率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会计事后监督作为会计工作的延伸,是整个银行会计系统最后一环,对于防范资金风险、完善内部监督控制的重要作用已经被广泛认可。但是当前事后监督是规模不经济的,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5.
人民银行县支行发行库撤销后,会计风险成为基层行防范内部风险的重点,会计事后监督工作是重要的防火墙。县支行会计事后监督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会计事后监督是事后监督部门运用手工、计算机技术手段.对会计业务执行制度、核算结果进行检查和重点审查相结合的监督机制.是对会计人员会计行为的有效监督。也是防范资金风险、规范会计核算的监督保障体系。作为防范资金风险的重要关卡,笔认为必须清醒认识当前事后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严格贯彻执行《事后监督操作规程》,切实发挥事后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事后监督工作对央行提高会计核算质量,规范会计核算行为,强化会计监管,防范资金风险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但事后监督职能怎样确切定位,日常监督工作如何有效开展,正成为监督人员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会计事后监督是对会计核算业务的全面复审和检验,是会计核算工作的继续。通过事后监督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可以堵塞漏洞,防范风险,规范行为,促进管理,提高会计核算质量。那么,如何增强会计事后监督的有效性?本人结合业务工作实际,并参考、借鉴同行的一些建设性观点,提出以下几点思考意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甘肃金融》2002,(Z1):38-39
基层人民银行会计事后监督岗位是人民银行会计监督检查体系的重要环节之一,被形象地喻为营业柜台查错防弊的最后一道防线.自1997年人民银行会计事后监督岗位设立以来,不但有效防范了会计业务差错风险,而且在规范业务行为、夯实核算基础工作方面也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银行会计电子化的发展和会计核算业务量的增长,基层人民银行会计事后监督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势必会影响会计事后监督作用的正常发挥.笔者结合多年来从事人民银行会计一线工作的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反映和监督。由于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每一笔业务都与货币资金发生联系,都须通过会计来实现,银行会计工作又自始至终贯穿于银行业务处理的全过程。如何通过银行会计自身的职能去防范风险,是银行会计面临的重要课题。从银行会计的角度来看,防范银行风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