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夸耀说,中国经济将在15年内超过英国,在30年内赶上美国。这一预测就像毛泽东的大跃进政策一样,都未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中国经济也因之滑到了崩溃的边缘。  相似文献   

2.
的确,中国经济增长迅速并在世界范围内购买资产。而且中国的经济规模确实要超过美国。但是这并不会像大多数人所认为的那样很快到来——最早将在2040年实现,很可能是在2050年。在此期间,眼下的任务不是设法阻止中国购买美国的资产和进入美国的市场,而是要与中国一起精心构建一个足够包容和灵活的国际体系,以保证中国经济增长并使世界其他国家分享其经济带来的潜在收益。  相似文献   

3.
《海外经济评论》2006,(25):34-34
据“中央社”报道,蒙代尔9日在接受卑诗省西门菲沙大学颁发的荣誉学位时,针对中国经济发表演说。蒙代尔表示,中国经济将在25年内凌驾日本,在50或60年内强过欧洲。但在本世纪内,中国经济不会超越美国。但中国经济扩张的程度,使得一些竞争对手惴惴不安,特别是与中国贸易呈庞大逆差的美国。  相似文献   

4.
田丰伦 《西部论丛》2004,(12):40-41
2004年,世界经济快速增长已成定局。据预测,今年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将超过5%,美国和日本经济将分别增长4.25%,西欧国家将增长2.25%。亚洲发展中国家达7.75%,中国经济增长率将高达9.4%。  相似文献   

5.
邱林 《中国经贸》2009,(21):40-41
在未来10年,中国经济预料每年增长超过10%,相反,美国预料只增长不足2%。在此消彼长下,美国已是世界最大债务国,长远失去了保护美元担当世界唯一储备货币的能力。包括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20国集团,取代8大工业国在世界经济的主导权,进一步反映美国今非昔比。  相似文献   

6.
【美国Heritage foundation 10月27日】近30年前,中国发起前所未有的经济体制改革时,几乎没有人可以想象此项改革对中国乃至对世界会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摆脱效益极低的苏联式计划经济枷锁后,中国经济经历了不同凡响的扩张,在过去十年内,中国经济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7.
王子约  盛媛 《发展》2015,(3):70-71
有学者预测,在人均GDP方面,中国跟美国的差距可能在50年或7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中国2014年的GDP达17.6万亿美元,超过美国的17.4万亿美元,从而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IMF的数据是基于购买力平价计算得出的。根据这一算法,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所占的份额为16.5%,而美国所占的比例为16.3%。IMF还预计,到2019年,中国经济规模将超过美国20%。  相似文献   

8.
2001年11月中国与东盟正式提出了在10年内建成“1+10”自由贸易区的目标,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将越来越紧密。本文分析了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模式、经济合作运行机制以及经济合作战略重点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9.
《海外经济评论》2006,(47):9-10
【美国《Global Beat Syndicate》11月16日】新闻媒体拿印度和巴基斯坦比较还是不久前的事,然而,这一比较对象已经改变了:越来越多的媒体报道把印度与中国放在一起比较了。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以平均年增长率10%的速度猛增,而印度也自1991年以来以平均年增长率6%的速度激增。有经济预测专家表示,中国经济将在2030到2040年间超过美国,而印度将在2050年经济力量超过美国。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增长历来都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摩根斯坦利首席经济学家罗奇近日指出,中国经济在未来几年内将从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高消耗型的增长模式转向低消耗的增长模式。这样的战略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是重大的利好。  相似文献   

11.
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经济失衡越来越严重,难以长久持续下去,美国对经济失衡的调整难以避免.本文总结了二战后美国对经济失衡调整的主要对策和后果,分析了美国近期经济失衡的原因和三种可能调整的途径.研究了中国经济失衡与美国经济失衡的关系、美国经济失衡调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中国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石良平 《沪港经济》2007,(12):10-10
中国经济已经持续高速增长了近30年,预计今年的GDP将超过23万亿元,从总量上有望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然而,作为人口是美国的6倍、日本的10倍的中国,经济总量排位世界第三也不是什么值得大喜大贺的事。在世界经济的主要竞争领域,在显示经济实力和潜力的人均装备条件、科技成果转化、高技术大面积普及等方面,中国的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相似文献   

13.
郑渝川 《发展》2012,(10):56-56
不少经济学家、媒体人在批评所谓“中国模式”时,都不免回避几个事实:这种模式确实带来了很快的发展;这种模式下,中国应对经济萧条、全球金融危机的许多政策举措,与美国、欧洲许多国家相似;批评者多次断言中国经济将出“大问题”,但时限一个个过去,却并没有出现像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那样的严重危机。  相似文献   

14.
《珠江经济》2001,(10):15-18
中国年内加入 WTO,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而在较大程度上融入世界经济发展大潮中,中国的产业界在进入一个历史性转变阶段的同时,也将直面国际化的巨大机遇和挑战。同样,加入 WTO 将在五个方面对中国产业界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7月25日发布的2007年世界经济预测,中国今年首次把美国从其长期占据的全球经济增长主要火车头的位置上赶了下来,中国超过11%的经济增长速度使美国2%的增长率黯然失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据保守估计.中国在未来5~7年内将超过法国.英国和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居民消费国.在13~16年内取代日本成为第二大消费国。中国经济发晨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量地接收海外直接投资和对接全球化产业大转移.我们在谈论中国将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必须把全球产业大转移给中国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一同纳入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去,为此,我们提出了便于化给中国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17.
<正>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指出:"危机之后的一大特点乃是世界经济力量和经济增长模式需要重新平衡"。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作为金融危机中心的美国将目睹自己经济实力和影响力的下降,而与此相对应的中国大陆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力量,它的条件和理由在于:一是中国大陆强有力地应对了这场危机,且仍有继续执行当前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空间;二是中国大陆经济快速复苏,其他国家和  相似文献   

18.
【美国《纽约时报》9月9日】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强国的进程似乎是无法抗拒的。最近,中国的经济规模超过了英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据北京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了10%这一令人惊诧的数字。  相似文献   

19.
对美国人而言,2008年是个重要的选举年。但是,对世界大多数地区而言,2008年很可能会目睹中国步入世界舞台中心,奥运会将成为中国期待已久的首次亮相机会。在一个又一个问题上,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个最重要的国家。想想一年来的事实吧。2007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美国,  相似文献   

20.
“世界工厂”离中国还有多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特别是对外贸易的空前活跃,赢得了国际舆论潮水般的好评。世界著名管理顾问公司科尔尼公司在最近发表的一份年度报告中说,中国已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范围内对外国直接投资最具有吸引力的国家。英国《金融时报》发表文章称,世界各大公司纷纷投资中国,表明中国已牢固确立了具有竞争力的经济地位。联合国世界会议最近公布的《2002年全球投资报告》显示,2001年中国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并将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于是,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就再一次被国外媒体热炒起来。国内媒体也跟着热乎,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