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中卫优势 自治区九届二次全会决定提出了建设中卫中等园林旅游城市的目标。对中卫来说,有其明显优势: 1.中卫地处宁、甘、蒙三省区交界,至银川178公里、西安600公里、武威320公里,以规划150—250公里布局大中城市的距离来看,从  相似文献   

2.
孙建平 《江南论坛》2004,(12):12-13
长江三角洲被认为是“世界第六大城市圈”。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各个城市的扩张,长三角各大城市正在走向联合,“泛长三角”一体化的轮廓呼之欲出。早在1976年,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就预言,长三角将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世界第六大都市圈,这是继纽约都市圈、多伦多和芝加哥都市圈、东京都市圈、巴黎和阿姆斯特丹都市圈、  相似文献   

3.
4.
固原位于宁夏南部山区,地处陕、甘、宁三省区结合部,自古就是西北边睡重镇,是历史上的交通枢纽、军事重镇和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近年来;固原市加大城市建设的投资和工作力度,城市规模逐步扩大,人口聚集度增加,城市化水平显提高。但从目前全市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看,还存在着规划缺乏眼光、建设缺乏品位、经营缺乏手段、管理缺乏规范以及效率低、质量差等问题,制约了城市化进程。顺应新形势、新变化,大力推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2002年7月固原实现撤地设市,为固原城市化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自治区党委九届二次全会提出大力实施城市化战略,为固原市推进城市化、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后5—10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推进城市化的重要机遇期,固原也不例外。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城市化发展之路,真正把思维方式转向以推进城市化进程为主轴,推动全市各项工作的发展,走出一条贫困地区城市化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宁波服装"区域品牌建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装在宁波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当前宁波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宁波服装”区域品牌是在长期的生产和贸易实践中自发形成的。可以说,“宁波服装”是宁波服装业发展的结果、繁荣的标志,是历史积累更是文化沉淀。“宁波服装”作为无形资产,给宁波的纺织服装业带来了巨大财富。“宁波服装”作为城市名片,对扩大宁波市的知名度和提升城市品位起到了积极作用。一、区域品牌内涵区域品牌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其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某个行政(地理)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强生产能力,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嘉兴市落实省委“两创”战略,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和科技强市战略,加快推进全省网络化、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建设,增强了全市区域创新能力,推动了区域经济加速转型升级。但创业、创新离不开产业的支撑,更离不开微观经济主体——企业的支撑。面对当前嘉兴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不足的现实,结合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与完善的要求,还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以加快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使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协调、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城市体系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在一个结构合理的城市体系中,不同规模的城市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形成一条动态高效而经济的城市链,使城市各自取得最佳的规模经济效益。反之,城市体系结构的不合理,城市系统的无序状态,会极大削弱城市体系的集约经济效能。京津冀区域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研究该地区的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有助于正确认识其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形  相似文献   

8.
城市建设是一项十分宏大的系统工程。全面建设和发展好一座城市,要研究的问题很多。这就决定了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中各种关系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本文结合朔州新建市的实际,就如何处理城市建设的十个基本关系问题谈点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城市化典型特点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城市化是城市发展的较高级阶段,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农业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和城市文明向农村扩散的“三位一体”互动的社会变迁过程。因为城市地位的重要以及城市化对人类未来的影响深刻,我们有必要根据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及我国城市发展的典型特点来研究中国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口城市化道路“以小为主”还是“以大为主”,争论的实质在于城市规模效益的评价。突破以往仅就经济特别是工业化评价城市规模效益的局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集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效益于一体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城市规模效益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综合效益与城市规模成正相关变动的结论,为阐发以大城市为主导、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提供有力理论支撑;走“以大为主”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并非城市规模越大越好,因为城市规模与经济、社会因子等的效益不完全成正相关变动,需要具体分析,警惕拉美超大城市畸形发展的城市化“陷阱”发生。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但由于历史、地理等各方面原因,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一些东部沿海地区的年度GDP是西部落后地区的数十倍,同时各省一级行政区经济水平和与之对应的金融生态系统不匹配现象十分普遍。本文以2018年我国内陆地区各省一级行政区经济发展状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并用聚类的方法分析了区域经济的协调性,将各省一级行政区经济分为8类,最后根据分类结果给出了发展区域经济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的数据项目是英国政府寻求数据红利的一次创新性实践。该项目试图集聚政府、产业界和广大消费者的力量,发展个人信息管理服务市场,更直接地推动大数据经济。英国政府在我的数据项目中起到了协调、保障和扶弱的作用。借鉴英国我的数据项目,我国政府在推进大数据应用中,应该:开放数据,使大数据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聚合数据密集型产业,带动新的产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平衡各方利益,制定隐私和知识产权政策,设立纠错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接力创新的特性和产业发展现实,从技术、商业、教育和社会4个层面,研究了互联网大数据创新基础设施的构成,分析了每类基础设施的具体内涵、功能特性等,认为现阶段中国建设大数据创新基础设施要把握其社会化和共生性,并梳理了互联网大数据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主体。提出具体的建设思路,包括缩减政府职责、确定企业的主力地位、创建官产学研社协同发展模式、采取渐进性路径、借助全球基础设施网络等。  相似文献   

14.
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始终是一个中心话题。事实上,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城市化的发展并不是两道毫无关系的平行轨迹。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城市化推进对第一产业的优化作用,对第二产业的提升作用及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同样需要以城市为载体,以城市化为依托,并对城市化的发展起着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育红  张强 《经济与管理》2010,24(12):57-59
我国区域经济差距过大的税收政策存在税率相同而实际税负不一,税种设计、税收政策不合理,应利用税收政策刺激企业投资,实行差别税率,调整主要税种和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6.
快速城镇化对山东省粮食生产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在快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大量耕地资源被城市建设占用,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农业水资源紧张态势日趋严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减少,这些都对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要协调好城镇化发展和粮食生产的关系,合理规划城镇用地,以保障粮食生产及安全。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城市化及产业发展态势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段进军 《经济地理》2002,22(6):679-683
20多年的改革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为其经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将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这无疑又为长江三角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城市化以及产业发展已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文章对这种态势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并对长江三角洲整体经济一体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城乡一体化进程下西北干旱区生土民居营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北干旱区城乡一体化进程为宏观背景,分析当前城乡一体化进程对该地区村庄建设和生土民居的影响,以及大量生土民居被废弃的内在原因。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案例分析,结合生土民居改造、更新的设计实践,提出生土民居的营建策略,以期探索西北干旱区生土民居营建的适宜之路,使这一广大地区的乡村人居环境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91—2011年的数据,使用Johansen协整检验和方差分解等定量方法,从经验和动态角度分析了中国物流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之间的互动效应及中国物流业发展和城镇化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物流业发展的增加及人口城镇化可能导致碳排放强度增长。第二,我国物流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之间存在长期持续的互动关系。低碳物流业的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反馈系统。第三,物流业发展对城镇化建设具有较强的持续促进作用,且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城镇化建设对物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低碳物流业的发展能够调配城镇功能,并降低对于环境的影响,但由于城镇化建设对于低碳物流业的促进作用较弱,仍可能对碳减排目标的实现构成重大威胁。为了能够应对减排的挑战,仍需要寻求低碳经济下城镇化发展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针对浙江省城市化进程是否与高速发展的区域块状经济适应的问题,用空间自相关的方法,从区域块状经济类型(城市化和本地化集聚经济)着手进行解答。结果表明,浙江省1998年和2001年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拥有城市化和本地化集聚经济,且后者比前者的程度更高。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其次,同期制造业仅有本地化集聚经济,且水平随时间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