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是世界上十分独特的国家,她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传统和发展条件,她的发展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或者模仿外国模式。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始终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的主题和任务。1956年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把中国国情基本特点高度概括为“一穷二白”,他提出了探索“中国之路”的命题;1979年邓小平把中国国情概括为“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在,中国提前实现了经济总量“翻两番”的目标,大规模地减少了贫困人口,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2.
建设和谐社会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为未来中国社会发展和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必须加快和谐社会建设。并从六个方面,对和谐社会建设做出全面规划。这是党中央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基于对国情、民情的深刻洞察而做出的重大部署。笔者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终极力量,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既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4.
建设和谐社会主要靠依法行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同志在今年2月召开的省部级主要负责干部会议上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扎实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团结。把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贯串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整个过程中,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很有现实针对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南方农村》2005,(2):1-1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其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拉长农村文化建设的“短腿”,关乎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关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关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业。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深入学习贯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是我国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的大事,当然也是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任务。如何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巨大威力,如何以和谐社会建设理论自觉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相似文献   

8.
推进农业信息化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既是我国信息化领域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农业领域的一件大事.我们要通过大会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指示精神,不断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大力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这一切都要以诚信友爱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菲 《农业经济》2006,(4):22-2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大任务,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我国农村幅员辽阔,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农村社会发展在整个社会发展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经济能否发展,农村社会能否稳定,直接影响到  相似文献   

11.
陈功苗 《浙江林业》2006,(12):19-20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础,而兴林富民示范村建设,则是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实现山区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我国有13亿人口,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业和农村发展搞不上去,农民生活得不到显著改善,我们就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能实现全国的现代化。要从建  相似文献   

13.
领导者本身抓好了,才谈得上能很好地发展。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可靠的政治保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更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这物质基础便是各行各业的稳定、持续不断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顺利推进的一着妙棋,是把“三农”发展引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导航明灯,是破解“三农”难题、促进社会和谐的组合重拳。在实际工作中应注重发挥好十个作用:(一)强化规划引导作用。规划是龙头,是新农村建设的航向。建设新农村,必须首先制定一个科学的发展规划。只有抓好规划,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是首要任务;农村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坚持以发展为主题,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杭韵亚 《浙江林业》2006,(12):39-40
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自觉把人事人才工作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大局中去考虑和定位是我们搞人事人才工作的同志应该充分把握的。要把激发创造活力、体现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7.
随着《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贯彻实施和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完善,非公有制粮食经济在粮食流通领域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个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关于发展生产,农民增收,农村教育,农村环境等方面的建设,已引起各方面的重视,我感到很有必要重视农村的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19.
农村文化建设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社会的发展,需要政治、经济、文化的共同进步,一个经济发展文化落后的社会将是一个畸形的、不健全的、不和谐的社会.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文化建设事关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是我国文化工作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提出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任务,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保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胡总书记最近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内涵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