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是目前我国股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必须综合考虑一些基本影响因素,如市场经济的誊展趋势、历史成因和现实的矛盾性、非流通股份按照非市场规则进入市场流通、非流通股与流通股之间的质地差并等。  相似文献   

2.
回顾股权分置的由来及发展过程,分析其必要性及发展中的一些经验与教训。在此基础上,总结一些专家学者及相关人士的看法及法规,重点分析当今中国的股权分置的主要精神及方式。透过一些掩藏在大好形势下的危机要素(尤其是第二次“大跃进”),对当今股权分置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维宾 《新智慧》2005,(9):40-40
当前正在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顺应了市场规律的要求,有利于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有利于切实保护公众投资的合法权益。根据试点上市公司公布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非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的方式基本有四种:送现金、送股、缩股和送权证,在实际操作中上述方式往往组合运用。  相似文献   

4.
非流通股估价问题是股权分置改革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解决非流通股估价问题的有益方法是:运用市盈率影响因素回归模型的非流通股估价方法,通过包含流通股比例及其它影响因素在内的市盈率模型中所揭示的流通股比例与市盈率的数量关系,推导出全流通后的市盈率,进而得到全流通后的股价,并推算出非流通股价格.  相似文献   

5.
张凤莲 《新智慧》2006,(6):58-58
一、相关规定的不足 1.关于“股权分置流通权”的结转。《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设置的“股权分置流通权”这一会计科目,将非流通股股东支付的对价予以资本化。该科目在资产负债表“长期资产”项目下列示,平时不结转,非流通股股东禁售期满后出售股份时再按比例结转出售部分的账面长期股权投资,同时结转该项成本,与出售收入配比确认投资收益或损失。这样做虽符合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但考虑到股权分置改革中涉及的上市公司很多是大中型企业,类似于长江电力、中石化等,  相似文献   

6.
论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股权分置下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呈现出政府介入过深、财务性并购多、协议收购为主、支付方式匮乏等与成熟市场不同的特点。股权分置改革将使上市公司并购发生重大变化:并购渐趋身市场化、战略性并购逐渐成为主流、要约收购逐步得到推广、股票支付等支付方式逐步增多。对此,政府、监管部门、企业、流通股股东、券商等相关主体必须未雨绸缪,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7.
股权分置与上市公司绩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股权分置是我国上市公司的一个基本特征。这种将上市公司的股份分作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做法导致了股东权利与义务的失衡。目前关于股权分置的实证研究所获得的结论是相互矛盾的。本文认为,非流通股比重与上市公司绩效之间存在着横S型非线性关系,即存在着双拐点。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随着上市公司非流通股比重的下降,企业的绩效趋于好转,但当非流通股的比重低于一定水平时,企业的绩效又开始下降,出现了第一个拐点;如果非流通股的比重继续下降至接近全流通的时候,企业的绩效又开始好转,出现了第二个拐点。非流通股股东的获利方式较好地解释了这一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冯先洲 《新智慧》2006,(4):66-66
一、关于非流通股股东对价支付的会计处理 对价支付不应该作为当期损益,应视为资本性支出计入资本项目。对价支付与前期投资项目虽有联系,但是该对价并非“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权益份额的差额”,从本质上说,这是一项由于新的投资所带来的未来资产性收益。因而,在不增加科目的情况下,在“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下单设“流通权”明细科目是较为可取的。  相似文献   

9.
《新智慧》2006,(2):73-74
一、会计科目设置及支付对价的会计处理 股权分置改革中非流通股股东(以下简称企业)应当设置“股权分置流通权”和“应付权证”科目,分别核算企业以各种方式支付对价取得的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流通权(以下简称流通权)和企业为取得流通权而发行权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早期我国采取了股权分置的办法作为股份制发展的过渡。股权分置问题,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上特有的股权结构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中央政府有关部门的具体行动。实现同股同权、同利,从根本上解决股权分置问题。  相似文献   

11.
资产重组是我国企业改革的新事物,通过资产重组,盘活了国有存量资产,提高了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但是,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仍没得到有效控制。实践中,人们往往将资产流失与资本减值混为一谈,这无形中夸大了资产流失现象,资产流失与资本减值,是两个既有区别联系的概念,将两者混淆,理论上不科学,实践中也不利于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股权分置改革后的辽宁国有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治理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股权分置改革后辽宁国有上市公司不同融资治理机制具有不同的治理效应,第一大股东持股、管理者持股和机构持股等机制效率低下,其他大股东持股治理效率显著,而债权融资非但没有起到应有的治理效应,反而会加大代理成本。这一结论为国有企业在股权分置改革后的深化改革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事件研究的方法对上市公司公布股权分置改革信息前后的股票异常收益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对此反应积极,期间累计异常收益率为正,且市场反应程度与公司送股比例显著正相关,而与非流通股比例无关.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会降低资产负债率,控股大股东的"掏空"行为会提高资产负债率,大股东控制的上市公司同时存在着股权融资偏好和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通过对2007年和2008年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对资产负债率没有显著影响;股权性质对资产负债率、留存比率、负债结构有影响,其中国有控股企业资产负债率、长期负债比率最高,自然人控股企业留存比率最高、资产负债率最低。  相似文献   

15.
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属于资本市场场外交易市场的范畴,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为区域内中小企业提供股份转让、债券发行等直接融资服务。通过提升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融资功能、中介服务功能以及政策服务功能,可以吸引更多的区域内优质企业,也能够为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发挥应有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功能的不断完善,股权市场板块结构关系越来越复杂,如何提升股权交易过程中的服务功能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下,各类股权份额上存在多种资本层次结构,各类企业通过融资和交易完成资本激励,从根本上实现了市场服务的完善,对提升市场经济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服务功能仍然存在某些缺陷,本文就提升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服务功能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部分。新资产减值准则对资产减值迹象的确认条件、可收回金额的估计方法、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范围等内容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新资产减值准则在实践中仍存在诸如不能杜绝企业操纵利润、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存在技术难度和资产组确认随意性较强等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应从企业内外部两个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公允价值在金融资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财政部出台的系列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导入是个亮点。在存在活跃市场和不存在活跃市场条件下,公允价值有三种存在先后级次的确认方式。新准则将金融资产分为四类,而不同种类的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的确认和计量具有不同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对于《资本论》中的劳动价值理论,必须在了解《资本论》与西方经济学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的重大区别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才能进一步发展马列主义经济理论,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0.
文化产权交易所应如何进行业务创新,既能充分发挥对于文化产业投融资的支持作用,又能使自身获取充沛的经营现金流、实现持续发展,是理论研究和行业实践所需亟待解决的问题。泰山文交所艺术品股票式份额化交易存在的显著问题是:价值来源与场内艺术品退出问题、过度投机问题以及政策风险问题;其经验教训是:金融创新不能脱离艺术品的本质属性与艺术品产业链而独立存在、脱离艺术品产业链的简单手续费模式是难以持久的、要注重在运营模式中建立防火墙与风险隔离机制。为了提高交易流动性,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框架内,文章提出一种将拍卖与电子交易结合的创新交易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