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部是我国区域发展的重要经济板块,承担组织和协调区域经济活动的桥梁作用。城市群是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是实现中部崛起的基本地域空间单元;城市是区域与城市群发展的重要经济体,是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承载体和竞争平台。"两型社会"背景下,中部城市发展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空间和流通平台。以省会城市为例,在现状分析与诊断的基础上,从区域关联、经济、产业、要素流等方面提出了中部地区省会城市协调发展的多中心联动、集群式与创新性发展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2.
<正> 区域经济问题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区域经济问题中,东西部①关系无疑是目前最突出和最重要的。一、区域发展不平衡及不同的发展使命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综合考察可以反映出,我国东西部经济差异不仅是量  相似文献   

3.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了测评,测评结果表明:影响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因子是基本经济竞争力因子、创新因子、生活水平竞争力因子和经济增长潜力因子;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差距显著。文章将重庆市经济空间分为稠密区域、准稠密区域、结构弱化区域和农村区域,提出未来一段时期内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空间整治目标是搞好"一圈",完善"一轴",培育"一核"。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转移剩余劳动力,缩小地区差异;建立统筹城乡的土地整治储备制度等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区域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现代社会经济背景下,区域创新促进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而区域经济自身的发展又会进一步促进区域创新的进行;区域创新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经济发达国家与地区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和实现区域发展的基本形式。区域创新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也已引起我国各级政府的极大重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纷纷建立了适应自身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区域创新系统。在这样的背景下,构建长春市的区域创新系统也是一个需亟待解决的问题。区域创新系统RIS(Regional InnovationSystem)的概念最初是…  相似文献   

5.
唐硕依 《财富时代》2023,(11):100-102
<正>在全球经济高度竞争的时代,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变革显得更加紧迫和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传播作为一个关键的媒介平台,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变革和创新的重要引导者。本文对新闻传播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探析,主要包括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对区域经济变革的推动作用以及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三个方面的论述。其中涵盖了新闻传播对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品牌塑造、政策效果传递、技术创新发展、跨境合作、社会文化发展以及企业社会形象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田滨 《当代经济》2010,(14):90-91
品牌是市场经济趋向成熟的必然结果,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发展可持续力的重要特征。努力培育品牌、聚集品牌,必须切实增强企业和全社会的品牌意识;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要加速产品品牌向产业品牌和区域品牌的提升和转变,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是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大城市为中心、发展水平相近地区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加强,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区.我国区域经济按地理位置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从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厦门、深圳、湛江等整个海岸线为快速发展的经济区域;第二层次是从哈尔滨、沈阳、石家庄、太原、郑州、武汉、合肥、南昌、长沙等内陆属于发展较慢的经济区域;第三层次是西部地区为发展落后的经济区域.  相似文献   

8.
赵治中  王健  姚红义 《经济师》2006,(8):269-269,271
一定的发展模式是不同经济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青海各经济区域在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差异较大,为了充分利用各经济区域的有利条件和优势资源,通过对各区域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青海各经济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西藏地区是我国西部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和生态地位的独特区域.确保西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与长治久安,对于维护西藏地区的稳定发展,各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安全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最近,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赵曦著<中国西藏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是作者运用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西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一部创新性成果.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区域经济政策是企业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通过经济政策的实施对经济资源的配置在宏观上进行指导,从而促使区域形成自己的经济格局和产业空间布局。只有用多种经济政策对经济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将从区域财政政策、区域金融政策、区域产业政策等几个方面对区域经济政策进行探讨,以研究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经济发展实践表明;产业集群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产业集群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同时。由于体制、机制和政策不配套等原因,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着力构建区域创新政策体系,营造产业集群内外部创新环境和氛围,是一些地方产业集群走出困境、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获得外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学习创新效应、文化品牌效应,是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基本动因。概括了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国际经验,提出服务业集聚发展是实现服务业内部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区域服务业体系的整体功能和创新能力之重要依托;服务业集聚发展是培育网络化的服务业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也是发展壮大服务业、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支撑;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引领力量,也是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的重要载体;服务业集聚区是城镇功能疏解和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也是深化产城融合、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的重要依托;区位条件、市场需求、基础设施和产业生态环境等是服务业集聚区形成发展的基本原因,但政府规划和政策引导的影响往往也是举足轻重的。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与制度发展的非均衡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曹阳 《经济学家》2001,3(4):67-71
制度非均衡发展是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众多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区域政府作为执行正式制度规则的组织,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但区域政策规模过大反而会阻碍区域经济发展;非正规制度可统称为“社会资本”,它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潜移默化的深层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一定经济空间内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这种关系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各产业之间的联系方式或关联方式。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是指从整个区域经济出发,以一定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为指导,通过一系列深入细致的定性定量分析,得出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模型和方案。在此基础上,制订和实施相应的产业政策,实现区域内产业间比例关系和关联方式的优化调整、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各种资源的最佳配置,从而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它关系到发展战略的途径选择,左右着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因此,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适宜的区域经济政策是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我国西南六省区市①的经济联动发展进程中,区域经济政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我国西南六省区市经济联动发展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区域经济政策与西南六省区市经济联动发展关系的分析和区域经济政策在西南地区实施效应的研究,用新的思维和方式来探讨适宜我国西南六省区市经济联动发展的区域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6.
李伟 《生产力研究》2008,(3):107-108
赫尔曼·西蒙教授的隐形冠军理论对中国当前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小企业完全可以成为与世界500强媲美的优秀企业并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论文从隐形冠军成长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角度,阐释了隐形冠军在不同发展阶段与区域经济发展有不同的关系模式,总结了三种隐形方式;指出区域隐形冠军发展的四个步骤及区域各主体努力的方式;论证了隐形冠军群体的出现与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是相伴而生的;提出隐形冠军的区域集中分布是区域文化经济嬗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也是衡量区域经济现代化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甘肃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优化甘肃省产业结构和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基于1978—2013年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测度了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关联度。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三次产业关系密切;第二,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第三,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甘肃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8.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从投资和外向型经济驱动为主加快向科技创新驱动和内需拉动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区域发展格局在转型发展中的变化将成为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研究新因素、新机制的新命题,而且对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对转型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统计数据分析传统发展模式——投资和外向型经济驱动下形成的区域发展格局的基本特征,得出以下结论:投资拉动区域经济的力度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降低而显著增加,外向型经济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明显增加;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贡献程度在省际层面正逐步超过投资和外向型经济的贡献;当前科技创新能力的区域差距大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距。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科技创新能力对未来区域发展的作用及区域发展格局有可能强化"沿海—内陆"梯度的前景,提出在创新驱动下我国区域间发展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大的预测结论,从而说明统筹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同协调、均衡、共享等区域发展理念的必要性。针对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在新一轮发展中最大短板是科技创新能力落后,为避免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在新一轮起跑线上就落伍,提出了着力资源优势转化、激活"三线"科技创新潜力以及打造创新链条等培育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 汽车工业是吉林省经济的主导产业。研究和探讨这一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空间转移和结构演变,对于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近代产业在地区经济一般发展特征的简述,探讨汽车工业在吉林省区域经济中聚集与扩散的基本思路。一、近代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中部崛起战略是中央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我国经济整体腾飞和国家落实区域经济发展序列的重要战略步骤之一,也是我国经济新一轮转型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保证。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河南、江西、湖北、湖南六省,国土面积为102.6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7.7%,2001年人口35147万人,占全国的28.1%;国内生产总值2.15万亿元,占全国的22.4%,是我国人口、资源、经济较为密集的区域。该地区经济状况、政策效用等呈现明显聚类特征,在我国区域发展中形成了举足轻重的中部区域经济体系,是中国的粮仓和现代工业的摇篮,也是支撑中国版图的脊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