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娟 《新西部(上)》2013,(10):103-103
本文介绍了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弗朗茨·约瑟夫·海顿的生平及音乐作品,对其降E大调奏鸣曲作了分析和总结。指出这首钢琴奏鸣曲是海顿最具庞大的钢琴作品,并常被人称为海顿最伟大的钢琴奏呜曲。这首奏鸣曲三个乐章都是古典主义风格,有一种非常振奋的活力,每一乐章的主题都具有不同寻常的密度,以他丰满的轻松和温暖给人以乐趣。  相似文献   

2.
牛思萌 《魅力中国》2013,(32):68-68
莫扎特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奏鸣曲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体裁之一。人们在描述莫扎特音乐时偏爱用“优美”或“欢乐”这类词,因为莫扎特的作品旋律线条优美,情绪上乐观明朗,结构规整,和声简洁,充满着青春的活力,欢快而跳跃,他在歌剧中表现出的非凡旋律天才,也充分展示在钢琴音乐的创作中。他的音乐无论是快板或慢板,都好似吟唱歌剧般,充满了歌唱性。  相似文献   

3.
田歌 《魅力中国》2013,(22):117-117
贝多芬早期和中期的大部分钢琴奏鸣曲都是由四个乐章组成的,但是在贝多芬晚期的钢琴奏鸣曲中,贝多芬将乐章的数量由四个乐章变为三个乐章或者两个乐章。贝多芬在晚期创作的钢琴奏鸣曲中使用了不定的乐章形式。同时各个乐章的顺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原来的钢琴奏鸣曲都是按照一慢一快的规则创作钢琴奏鸣曲,  相似文献   

4.
周瑾 《魅力中国》2010,(7X):214-214
莫扎特的钢琴音乐以优美、流畅、明朗、乐观为主要特征。莫扎特创造性继承、发展了阿尔贝梯低音写作手法,增强了低音的旋律性,既吸取了法国库泊兰古钢琴音乐中装饰音的曲雅趣味,又大大地改变了装饰音的形式,使装饰音不再仅仅装饰作用使之为旋律的组成部分。这种新的钢琴语汇创造,不仅形成了莫扎特钢琴音乐所特有的纤巧、优雅的风格,而且对19世纪波兰钢琴家肖邦也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贝多芬继承了海顿、莫扎特交响曲中的奏鸣曲式,并把它发展成庞大的结构,如第一乐章特别是扩大了尾声。他像海顿和莫扎特一样,把展开部看作是奏鸣曲式的动力中心。他的短小而深刻的主题为扩展和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机会,它们以猛烈的力量和气势展开。慢乐章在贝多芬手中具有赞美诗的特点,体现了贝多芬式的悲怆。他把小步舞曲乐章变为谐谑曲乐章,成为具有节奏动力的乐章,情绪从"纵情大笑"到神秘的和惊奇。他把终曲扩大,成为在规模和意境方面与第一乐章相仿的一乐章,使交响曲在凯旋中结束。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贸》2006,(11):96-96
2006年10月15日,“大师手下的莫扎特——莫扎特钢琴作品音乐会”——第九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纪念伟大作曲家莫扎特诞辰250周年系列音乐会的第三场在保罗剧院上演。钢琴大师保罗·巴杜拉·斯科达将纪念莫扎特诞辰250周年”系列音乐会推向高潮。保罗·巴杜拉·斯科达是世界级的钢琴  相似文献   

7.
魏盛楠 《魅力中国》2010,(32):269-270
贝多芬一生都在努力的追求着幸福、和平以及自由。他是继莫扎特之后的另一个被音乐界称之为天才的人物,他坎坷的人生经历和创作出的音乐作品有着密切的联系。《月光奏鸣曲》最能充分表现贝多芬在爱情世界里的执着地追求着幸福和向往自由的天性。这首《月光奏鸣曲》同时也凝聚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8.
奏鸣曲在贝多芬钢琴音乐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贝多芬奏鸣曲早期在古典传统基础上有所创新;中期情感和思想内容丰富,方法多样;晚期由早、中期的激昂转为宁静的精神升华。  相似文献   

9.
谭雯心 《魅力中国》2011,(2):259-259
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是其32首钢琴奏鸣曲中的经典曲目,广泛的被人们弹奏和分析,整个乐章充满了和命运抗争的力量和对热情的追求。笔者将对本首奏鸣曲做简要的概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莫扎特音乐现象新实验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专攻癫痫症的神经科专家约翰·休斯曾做过试验,在为病人播放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时,他惊奇地发现,在36名病人中有29人的症状得到了缓解.与此同时,休斯也用其他古典音乐做过试验,但最后证明只有莫扎特的音乐对他的病人具有持续、明显的效果.休斯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莫扎特音乐重复的频率.休斯说:“他的音乐比较简单,总是让某一旋律多次重复出现,而且是以我们大脑比较喜欢的模式重复.”这可能就是莫扎特音乐神奇效果的奥秘所在.  相似文献   

11.
谈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奏鸣曲在贝多芬钢琴音乐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贝多芬奏鸣曲早期在古典传统基础上有所创新;中期情感和思想内容丰富,方法多样;晚期由早、中期的激昂转为宁静的精神升华.  相似文献   

12.
段雪 《魅力中国》2012,(35):137-137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是德国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不仅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更被后人尊敬的称为“乐圣”。贝多芬是一名多产的作曲家,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他的奏鸣曲是所有作品中的奇葩。奏鸣曲的体裁是贝多芬重要的器乐领域,贝多芬通过这些创作把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奏鸣交响套曲形式推进到最高峰,并对奏鸣曲式结构的成熟与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奏呜曲是他早期的作品,具有贝多芬钢琴作品的典型演奏风格。尤其是第五奏鸣曲的第一乐章,从构思的巧妙,到技巧的纯属,无不体现出贝多芬出众的音乐才华。  相似文献   

13.
刘心畅 《魅力中国》2011,(8):259-259
德国作曲家贝多芬(1770—1827),他在西方音乐历史的画卷中独领风骚,由海顿、莫扎特创立并发展起来的维也纳古典音乐形式与风格,在贝多芬的手里被极大地扩充和发展。它将18世纪与19世纪、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连接起来,将一个时代的理想融汇于自己的音乐艺术之中,贝多芬的名字与崇高的信念、顽强不屈的意志、充满震撼力的音乐、为表达情感而不拘规范的气魄永远同在。  相似文献   

14.
曹世文 《魅力中国》2010,(20):216-216
贝多芬c小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中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音乐理解及演奏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卡巴烈夫斯基的两首钢琴奏鸣曲和一首小奏鸣曲,继承了古典奏鸣曲式的遗风,融入了俄罗斯民族特点,具有清新自然的创作风格,创造了不同于前人的奏鸣曲式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6.
何涛 《中国集体经济》2008,(13):129-131
朱践耳为独幕芭蕾舞剧《思凡而创作的钢琴叙事诗《思凡》是他音乐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作品结构宏达、气势非凡,以奏鸣曲式来呈现、发展戏剧情节、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人性的肯定,具有哲理思辨性。在新中国大型钢琴奏鸣曲的创作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从教学和演奏的角度来看,本曲也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优秀钢琴文献。文章通过对《思凡》细致深入地分析,根据笔者演奏实践所得出的经验,从钢琴教学和演奏的角度切入,挖掘本曲在教学和演奏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走向世界》2013,(39):50-51
<正>一提到奥地利,很多人都想到可以沉醉在莫扎特、海顿和舒伯特的世界里,朝圣维也纳一年一度的新年音乐会更是一生必做之事。但这个国家并非只有古典乐和蓝色多瑙河,享誉全球的高品质葡萄酒就是奥地利出人意料的一面。提起奥地利,很多人都会想到莫扎特和舒伯特的乐章。但这个国家并非只有古典乐和蓝色多瑙河,享誉全球的高品质葡萄酒就是奥地利出人意料的一面。在位于欧洲正中位置的奥地利,有着被称为欧洲心脏的音乐及美酒之都维也纳,一边是多瑙河畔清爽的凉风把音  相似文献   

18.
林慧 《西部人》2003,(10):25-26
2002年12月24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办的圣诞音乐会上,一位亭亭玉立的中国女孩在8000名观众的注目下走上舞台.她沉稳地坐在钢琴前,微笑着向维也纳爱乐乐团的世界著名指挥Claudia abboudo点了点头.随着指挥棒的起落,在庞大乐团的伴奏下,从中国女孩那双纤细而柔软的手指间,莫扎特钢琴协奏曲的美妙旋律宛如一股清泉流进观众心灵.……  相似文献   

19.
刘永良 《魅力中国》2014,(3):107-107
本文以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2 No.1第一乐章为例,旨在于深层次研究该乐章中的主题、和声与调性、曲式结构、材料等等,进而揭示该乐章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20.
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以其令人神往的旋律而流传于世。贝多芬是在怎样一种创作激情下谱写出这首优美的曲子呢? 有一天晚上,贝多芬在波恩郊外散步,突然一个乡下人家的小屋里传出了“F调奏鸣曲”的钢琴声。贝多芬循着琴声来到窗下,看到弹琴的是一位双目失明的少女,旁边一个男人正在灯下做皮鞋。他推门进去,听那皮鞋匠的介绍后了解到,这乐曲竟是那位少女在黑暗中的精神寄托。贝多芬大为感动,此时此刻,烛火被夜风吹灭,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