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中国老年人口自杀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口是自杀率最高的人群。中国老年人口自杀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城乡差异和年龄差异。将我国老年人口自杀率与全球已进入老龄社会的国家作了对比,提出老年人口自杀率的三种不同模型。虽然我国老年人口的自杀率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农村老年人口和高龄老年人口的自杀率仍然很高。应对老年人口自杀问题,一方面应着力解决相关的老龄问题,消除与减少老年人产生自杀意念的诱因;另一方面,要重点关切高自杀风险的老年群体,特别是群体中的男性老人、农村老人和高龄老人;还要高度重视老年人精神健康问题与精神卫生工作。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与国际地位的日益增强,我国大中小企业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随着全球化脚步的逐渐加快,数据的流通与处理工作相对来说也变得困难起来。审计抽样是进行数据处理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将介绍关于审计统计的抽样技术研究方法,希望大家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乡老年健康及照料状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乡的老年健康及老年照料问题日益严重.利用中国城乡老年人状况调查数据、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以及国家卫生服务利用调查数据,从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残疾水平、自评健康以及健康预期寿命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城乡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探讨了目前我国城乡老年人的照料提供来源.提出了人口老龄化趋势下提高老年健康水平,应时老年人口照料危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杜鹏  李龙 《人口与发展》2022,28(1):59-67
针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如何影响未来30年老年人口的受教育结构、2050年中国建成现代化强国时老年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是多少等问题进行分析,在运用人口普查以及1%人口抽样调查等数据对中国老年人口教育水平历史演进做出回顾的基础上着重预测未来趋势。结果显示:老年人口在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从八成不识字到八成受教育的历史性转变,且男女两性老年人口在受教育程度上的差距趋于缩小;到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预计可达10年,基本具备高中教育水平,且男女两性老年人口教育不平等的状况将会显著改变,受过高等教育比例快速上升。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长的时代同时也是老年教育水平大提升的时代,这可以为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等创造更有利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5.
食品抽样检测的方法及技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聚氰胺,苏丹红以及地沟油等事件,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食品安全隐患,影响了人们身体健康,严重的甚至导致死亡,因此人们对于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对食品安全检测的信任度越来越低。  相似文献   

6.
对天津和上海两市老年人口的健康与医疗状况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超前的城市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口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同时由于传统的医疗体制的束缚,老年人口的医疗保障水平仍相对较低.必须建立适应人口老龄化需要的医疗保健运行机制和医疗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老年人健康计划,逐步建立以家庭为依托,以社区为主体的老年供养、护理和医疗服务体系和网络,以促进老年人口的健康与医疗卫生状况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对天津和上海两市老年人口的健康与医疗状况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超前的城市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口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同时由于传统的医疗体制的束缚,老年人口的医疗保障水平仍相对较低.必须建立适应人口老龄化需要的医疗保健运行机制和医疗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老年人健康计划,逐步建立以家庭为依托,以社区为主体的老年供养、护理和医疗服务体系和网络,以促进老年人口的健康与医疗卫生状况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利用1998年、2003年和2005年连续三次上海市老牟人口状况和意愿调查和跟踪调查数据,对影响上海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的经济、健康和居住三个方面作了纵向对比分析,研究了上海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的现状、变化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提高老年生活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利用1998年、2003年和2005年连续三次上海市老年人口状况和意愿调查和跟踪调查数据,对影响上海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的经济、健康和居住三个方面作了纵向对比分析,研究了上海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的现状、变化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提高老年生活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五普数据,从不同角度比较分析了中国老年人口受教育状况,结论是:(1)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受过良好教育的老年人口比例很低.(2)两性之间受教育程度以及文盲、半文盲率的差别是显著的,且保持了某种历史的连续性.(3)我国具有较大开发价值的老年人才资源达到百万之众.(4)越是年轻的老人,接受的教育越多.(5)城乡之间老年人口受教育水平发展的差距主要是女性老年人口差距所致.(6)汉族老年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要高于少数民族.提出了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研究中国各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地区(县/区)内部工资性收入不平等的关系.中国地区间的差异是个人工资收入不平等最突出的决定因素,而地区内不平等程度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农村劳动力人口的迁入有助于降低区内的收入不平等,而迁出则起相反的作用,而且这两种作用在县、县级市和市辖区间存在着显著差别.在研究中国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内和地区间的不平等关系时,应该从迁入、迁出两个角度分析其影响,并将城乡分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状况考虑进来.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研究中国各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地区(县/区)内部工资性收入不平等的关系。中国地区间的差异是个人工资收入不平等最突出的决定因素,而地区内不平等程度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农村劳动力人口的迁入有助于降低区内的收入不平等,而迁出则起相反的作用,而且这两种作用在县、县级市和市辖区间存在着显著差别。在研究中国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内和地区间的不平等关系时,应该从迁入、迁出两个角度分析其影响,并将城乡分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状况考虑进来。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微观个体的角度,证实网络效应在我国城乡移动通信扩散过程中的作用,揭示流动人口在城乡之间发挥传导作用并影响城乡移动通信扩散差距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网络效应对城乡移动通信扩散均发挥显著的正向作用,且城市地区的网络效应大于农村地区;城市强网络效应促使移动电话在流动人口群体内加速扩散,使流动人口的网络效应增强;移动电话在流动人口群体内的扩散对农村移动通信扩散具有促进作用,表现为与亲人之间联络产生的直接效应和通过增加农村安装基础产生的间接效应.流动人口在城乡群体之间发挥传导作用,最终使城乡移动通信扩散的差距得以缩小.  相似文献   

14.
15.
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持续发生的大规模乡城迁移背景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养老保障的供给方面看,人口乡城迁移有助于提高农村地区老年人的经济保障水平,但在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会有所欠缺.农民从农村走向城市,不仅提高了人均收入水平,而且在经济上为农村地区开展社会养老提供了可能.事实上,人口乡城迁移在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加快了我国农村地区养老观念的转变和养老保障体系的重建.  相似文献   

16.
论人口乡城迁移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持续发生的大规模乡城迁移背景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养老保障的供给方面看,人口乡城迁移有助于提高农村地区老年人的经济保障水平,但在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会有所欠缺。农民从农村走向城市,不仅提高了人均收入水平,而且在经济上为农村地区开展社会养老提供了可能。事实上,人口乡城迁移在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加快了我国农村地区养老观念的转变和养老保障体系的重建。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与城镇居民消费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朱诗娥 《消费经济》2007,23(4):46-49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后发现,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与城镇居民消费不仅在消费水平上,而且在消费结构上都存在很大差距。进一步的分析探讨表明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落后等因素是出现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本文据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村金融服务促进统筹城乡收入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运用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我国1985-2005年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发现农村金融服务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呈现明显区域化差异,G.J倒U型理论在东部地区内已经体现。长期中,东、中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拉大城乡了收入差距,短期中东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应注重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系统,改善农村金融资本单向流动现状,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9.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难题.在分析我国未来人口老龄化变动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未来我国养老机制的基本原则及可行模式,并就此内容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人口老龄化冲击下的我国养老机制及其再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难题.在分析我国未来人口老龄化变动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未来我国养老机制的基本原则及可行模式,并就此内容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