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波导一不小心卷入了有关外行(民企)浩车的口水战——将波导撤资事件视为外行造车终结标志的舆论甚嚣尘上。难道,一度风生水起的外行造车热真的就此落幕?那些已经将手伸入汽车业的民营企业家,他们就甘心从此偃旗息鼓么?如果外行造车真的如浪潮,快涨快落,那么退潮之后的沙滩总该给我们留下点什么…… 相似文献
2.
近来,公开承认有整车制造计划的国内企业层出不穷,前有家电业的春兰.美的.新飞和奥克斯,后有烟酒业的红塔和五粮液,但“波导”牌轿车今年3月底正式下线的消息,预示着一个标志性事件的到来。 相似文献
3.
台湾电子元器件工业经过2003年第三季度的反弹,预计2003年度的收入将达到新台币9151亿元(合269.4美元,按33.97台币兑1美元的换汇比计算)。台湾经济事务部下属的工业技术情报服务机构指出,这个行业将达到每年9%的增长率。 相似文献
4.
说到底,中国汽车僵局的打破,中国汽车业与中国老百姓之间冷战时代的结束,是靠2002年中国汽车业硝烟四起的降价战来实现的。由于长期对汽车产业的保护,使得中国汽车的价格处于完全违背市场规律的扭曲价格体制中。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第一年,由于进口车价格下降的预期,使得国产汽车率先降价,引发了全国汽车市场降价的连锁反应。与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们的担心相反,中国的汽车业不仅没有遭到灭顶之灾,反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丰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