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移动互联网时代带给电信运营商的变革挑战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意味着日益复杂的产业格局、不断涌动的商业模式创新、更加迫切的创新要求以及大量的由此引发的企业变革。  相似文献   

2.
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概念的兴起得益于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商业模式变成了一个“标签”,从企业如何构建产品和服务来获取收入。到采取什么样的策略、组织结构。都可以贴上这个标签。而说到底。商业模式就是赚钱的方法、使企业获利的运作方式。 尽管互联网行业对商业模式早有层出不穷的探讨和热烈追捧。但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真正体会到商业模式创新的威力。却是从2007年开始的。2007年11月,在“GSMA移动电话亚洲论坛”上。中国移动集团总裁王建宙称:“目前移动通信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这些挑战并不是来自技术。而是来自商业模式。”他表示。新的商业模式包括手机制造商与运营商共享收入,互联网公司所倡导广告支持的手机服务等。 显然,运营商所面临的创新压力,除了技术发展促进三网融合所带来的产业之间的替代竞争,更重要的是,新的商业模式在冲击甚至颠覆传统的商业模式。因此,运营商的未来商业模式不得不“以变应变”。  相似文献   

3.
3G在中国的全面商用,使移动互联网成为2009年以来最火爆的领域,而关于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研究则成为电信运营商以及大大小小的互联网站和SP/CP最热门的话题。可以说,移动互联网以既结合了通信网络特性又结合了互联网特性的融合魅力掀起了一场产业革命。在这场变革中,电信运营商既面临着被管道化的威胁,也面临着开拓美丽新世界的机遇。而拒绝管道化的关键在于,电信运营商要具备互联网企业的运营思维,探索融合了通信网络与互联网所长的商业模式,从单一走向多元,在收费与免费中找到平衡。  相似文献   

4.
《中国电信业》2014,(7):28-28
6月18日,“2014中国互联网应用创新年会”在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张峰出席大会并作重要讲话。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高新民,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人民邮电》报社总编武锁宁,中国产业报协会名誉会长曹恒武分别代表指导单位、主办单位、支持单位致辞。来自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运营商平台领导、专家以及多个IT企业的技术专家,分别围绕产业互联网、模式变革与平台创新、感知提升与应用创新等热点议题阐述了他们的观点。来自互联网产业链上下游的近500名企业代表参加了大会,并与演讲嘉宾进行互动。  相似文献   

5.
运营商要做的就是如何充分发挥平台作用,使自己既不沦为管道,又不成为电信产业链的发展瓶颈。运营商要成为像苏果、华联那样的“渠道之王“。 对于电信运营商的商业模式变革,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起“系统锁定“优势”通过与行业内的多家企业形成紧密的战略联盟,塑造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通信业界流传这样一种说法——通信运营商的好日子到头了,因为随着互联网资本的介入,通信运营商逐渐沦为“哑管道”;还存在着另一种说法——2012年是移动互联网的元年,这会给通信运营商的发展带来转机。目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整个产业链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通信运营商与互联网公司的队伍正在被打乱并重新排序,运营商的前途正在被终端厂商和互联网公司所挤占,看似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但如果通信运营商能够抓住时机,开辟移动互联网这片巨大的“蓝海”,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想必2012年会成为运营商乃至整个通信行业发展的转折点。那么,运营商如何能摆脱被边缘化、管道化的困扰,重新站起来呢?  相似文献   

7.
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如同电信运营商引入的特洛伊木马,对电信运营商基于通信服务和互联网基础网络服务双重角色的传统盈利模式构成了巨大挑战。依附于移动互联网的各类细分产品快速蚕食电信运营商的谓音、短信、彩信业务,并压制着运营商阅读、音乐、游戏等增值业务的发展,电信运营商日益“管道化”.逐步沦为“流量供应商”。  相似文献   

8.
流量经营是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核心课题,除了在技术、网络、应用、服务等方面实施生产要素的再优化和变革之外,寻找到一种能够与移动互联网数据流量变化趋势相匹配的柔性适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运营商自身组织、业务、流程的动态优化,则成为流量经营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当前,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让人应接不暇.“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拼着谁给用户钱多,微信春节发红包的活动又让入耳目一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力图去电信化的基础运营商又该向互联网企业学点什么?  相似文献   

10.
股权投资助运营商重新定位 面对移动互联网的汹涌浪潮,尽管电信运营商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但是以微信为代表的OTT仍然让他们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早在多年前,中国电信运营商就开始筹划转型,从传统电信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然而,面对移动互联网大潮所带来的剧烈变革,电信运营商的转型步伐还需要再快些,再坚决些.从企业运营层面,股权投资是电信运营商可以考虑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1.
幕名 《中国电信业》2011,(10):14-17
金秋九月,“201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再次吸引了整个行业的目光。虽然此次通信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题,但是在记者看来,技术背后折射出更多的是行业发展的趋势与潮流。在产业融合的大背景下,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关键时刻,我们看到,此次通信展不但汇集了传统的运营商、设备商,更有许多新兴的终端厂商和互联网企业。在这里,  相似文献   

12.
在去年的移动互联网论坛上,中国移动总裁李跃在演讲中提出当前通信企业面临众多挑战,但最根本的挑战还是移动互联网对整个企业、整个行业的影响,中国移动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移动互联网战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也分别提出了做“智能管道的主导者,综合平台的提供者和内容业务的参与者”的新三者战略和开放平台策略,以把握和应对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机会与挑战。那么,移动互联网到底给通信运营商带来了何种挑战?又给运营商的业务和管理创新带来了哪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由人民邮电报社、中国互联网协会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主办的“2015流量开放合作大会”近日在北京成功举办.大会年度主题为“流量+”,工信部领导、三大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知名专家学者等济济一堂,围绕“流量”展开交流:流量在左,传统行业、互联网企业等在右,二者应该相辅相成,迸发“创新”与“合作”的火花,推动流量产业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国际新闻     
《中国电信业》2005,(6):77-78
SK 电讯率先推出无线互联网智能服务利用手机实现个性,专业的交互性互联网智能服务一直是手机用户和各运营商、手机终端企业期待实现的重要应用。近日,韩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 SK 电讯宣布正式推出“1毫米”服务,率先实现了这一手机应用的全新梦想。所谓“1毫米”服务,指手机和用户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具体而言,是通过用户与设置在手机首页画面上的  相似文献   

15.
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运营商服务内容不断外延,如今我们可以从运营商处获得出行服务、支付服务、商家优惠、互联网应用特权等,涉及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都是运营商在“管道化”危机下不断自我突破和寻求跨界合作的结果。面对自身传统业务的不断下滑与来自新兴互联网企业的多重压力,运营商开始重新审视自身所拥有的资源优势,一改过去独断专行的作风,以开放合作的态度广泛寻求社会资源合作,一方面通过合作树立自身品牌,拉动业务销量;  相似文献   

16.
如今,几乎全球主要的电信运营商都号称已经或者准备进军移动互联网。但市场游戏规则的变化造成了电信运营商的诸多不适应,很多人把这种不适应归于电信运营商缺乏互联网基因,在业务创新、人才激励、运营管理等方面体制笨拙,不如互联网企业灵活。  相似文献   

17.
移动互联网发展给电信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挑战,但也孕育了无限的商机,各种各样的创新基地和孵化基地应运而生,“去电信化”、“向互联网企业转型”成为电信运营商各管理层的关键词。这些等级森严的巨无霸能否华丽转身?转型的路径在哪里?基地如何孵化出能下金蛋的好产品?我们不妨看看以色列——一个曾经满目疮痍现今活力四射的创新国度,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2013年年底,工信部在一个月的时间里相继发放了4G牌照、调整了网间结算资费、批准了首批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许可。这三大决策的出台给通信市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显示2014年必将是通信业的变革年。时三大电信运营集团来说,尽管机遇与挑战并存,但移动互联网对传统电信的进一步替代,“更高速的通信网+更互联网化的业务模式”将成为电信运营企业新的发展方向。由此,电信运营企业首先要考虑的是管理变革,这包括销售、渠道、网络等全方位的管理变革。  相似文献   

19.
运营商生存环境之变 近些年来,随着3G技术应用的邻近,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的“三网融合”趋势在不断加强,移动互联网业务日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以Google、微软、苹果、诺基亚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设备厂商等巨头都已经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攻城略地,电信运营商曾经在各自的围墙里耕耘一亩三分地的局面已经被打破。  相似文献   

20.
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分享、开放和共赢的时代。对于缺乏互联网基因的电信运营商来说,要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要求,需要在体制、理念、平台化和应用等方面进行大的变革,转型势在必行。本期专题以"电信运营商如何实现向移动互联网方向的转型?"为主题,四位作者分别从各自的角度为运营商转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希望能对运营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