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黑麦草是禾本科植物,具有生长快、产量高、营养丰富、质量好的特点,分蘖多达250~300株,粗蛋白质含量占3.88%,粗脂肪0.52%,粗纤维3.51%,无氮浸出物3.98%,是草食性鱼类可口饵料。10厘米以上的草鱼、鳊鱼均可摄食。一亩面积能产草0.5~0.75万公斤,每11公斤草可增0.5公  相似文献   

2.
一、选择优质饵料选择优质而新鲜的饵料投喂很重要.切不可用腐败变质饵料投喂。对于配合饲料来说.蛋白质是鱼类生长所必需的最主要营养物质.蛋白质含量也是鱼饲料质量的主要指标。夏季是鱼类的快速生长期,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很重要。对于同~种鱼类,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可适当减少投喂量.而蛋白质含量低的饲料就应增加投喂量。由于目前鱼饲料没有统一的营养标准.鱼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参差不齐.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全价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3.
7月份 ,我国大多数地区水温达到28℃以上 ,此期正是鱼类生长的旺季。在高密度放养的池塘内要保证鱼类的正常生长 ,必须投喂足够的人工饵料 ,同时 ,施肥也是保证滤食性鱼类生长的重要手段。投喂的饲料要求清洁新鲜 ,腐烂变质和不易被鱼消化的饵料最好不投。并且 ,应尽可能避免投喂单一化饵料 ,要根据鱼体需求投喂营养全面的饵料。另外 ,有了质量好的饵料还要掌握正确的投饵方法 ,方能收到较好的饲喂效果。在本月 ,一般每次投放精料量占鱼类总体重的3 % -4 % ,晴天多投 ,阴雨天少投 ,天气闷热应停止投喂 ,水质太瘦应增加投喂量 ,水质过肥…  相似文献   

4.
<正> 饲料配比要均衡 设计饲料配方时,必须首先满足鱼类对蛋白质的要求,这是鱼类营养需要的一种特异性。其二,它不仅构成鱼体蛋白,还要作为能源而消耗,因而鱼饲料要求蛋白质含量比较高。其三,鱼类不能把淀粉、脂肪合成为蛋白质,如果投喂的碳水化合物太多,鱼类便无法利用而出现病态。所谓“能量蛋白比”是指每公斤饲料所含能量物质与蛋白质的比例,能量低的饲料,蛋白质含量也必须相对提高。此外,还应考虑到饵料中的必需氨基酸的平衡,因为这直接关系到鱼类对饵料中蛋白质的利用率,氨基酸较平衡的饲料,蛋白质利用率高,反之则低。因此,在设计配方时一定要使必要氨基酸达到平衡或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5.
<正> 一、能量饲料 凡粗纤维含量低于18%,粗蛋白质低于20%的称为能量饲料。主要包括谷实、精制加工副产品和脱水的块根、块茎等。 1、玉米:玉米的有效能量和大米接近,而粗纤维含量却很少,硫胺素含量相当丰富,适口性甚佳,易消化。玉米的主要缺点是蛋白质含量低,且品质较差,色氨酸和赖氨酸的含量不足;含钙量少;缺乏维生素D;烟酸的含量则比小麦和大麦低,核黄素含量也很少。试验表明:单独用玉米养鱼不能满足营养需要,饵料系数在9以上,经济上不合算。  相似文献   

6.
<正> 科学投喂是提高鱼类饵料利用率和养殖效益的关键。本文结合工作实践介绍几种提高饵料利用率的方法。1.制成颗粒饵料。根据不同的养殖品种将各种原料按一定配比制成适口颗粒饵料,饵料营养应全面,蛋白质含  相似文献   

7.
<正> 一、饵料的投喂泥鳅为杂食性鱼类,可以摄食多种饵料。故稻田养殖泥鳅,一方面应通过施足基肥,及时追肥,充分发挥稻田中的光、热、水、气等资源的作用,培养大量饵料生物,作为泥鳅的天然饵料。另一方面,又应采取多种渠道,落实人工饵料来源,进行科学投喂。泥鳅的  相似文献   

8.
<正> 水库养鱼投资少、见效快。一般不投饵、不施肥,鱼类依靠摄食水中生物为主。水库养鱼需考虑水中饵料生物种类和数量,使放养鱼种的数量和种类与之相适应。一、种类。水库中浮游生物数量多,滤食性鱼类的饵料较丰富,而滤食鱼类中以鲢、鳙生长最快,个体大,苗种来源广,是主要放养  相似文献   

9.
<正>养殖过程中,人们对鱼类的品种、饵料中的蛋白含量等条件要求很多,很多养殖户发现相同品种的鱼,相同的饲料,养殖中却出现不一样的结果。有的养殖户高产高效,有的养殖户年年亏损,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忽视了养殖中影响鱼类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溶氧。  相似文献   

10.
<正>秋季是鱼类上膘的重要季节,池塘养鱼效益的大小,关键要看这段时间的管理措施是否科学合理。进入秋季,养鱼户应重点抓好如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抓饵料投喂关。秋季鱼类生长旺盛,对营养的需求比较高,要抓住有利时机,强化饵料投喂管理。吃食性鱼类,要注意增加投饲量、延长吃食时间,可适  相似文献   

11.
<正>饵料是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是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物质条件。在水产养殖界,饵料和饲料是同义词,但对一些活的天然饵料一般不称饲料。饵料主要分为天然、人工和配合饵料三大类,其中天然和人工饵料是基础饵料,而配合饲料是在基础饵料基础上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制作出来的人工配合饵料,其基础就是基础饵料。由基础饵料到饵料基础是由形式  相似文献   

12.
<正>氧气是鱼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俗话说养鱼有两怕,一怕鱼病死,二怕鱼泛塘。泛塘的突发性往往比鱼病短得多、危害更大,素有"忽穷"之称。主要养殖鱼类在生长季节迅速生长需溶氧在4-5mg/L以上,在温度等环境条件适宜下鱼类摄食量大,生长快,饵料利用率高,当溶氧量在2mg/L时,鱼不爱吃食,如鲤鱼在溶氧3-6mg/L时比0.5-2mg/L时饵料率增加1倍,当溶氧低于2mg/L时,鱼类开始浮头,低于1mg/L时即发生  相似文献   

13.
<正>鱼类终身生活在水中,投喂时给鱼类选食场、搭食台,养成鱼类固定摄食的习惯,不但能够节约饵料,提高饵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还能观察到鱼类的摄食、活动、病征及生长情况,方便管理。  相似文献   

14.
<正>一、科学投饵。鳜鱼属肉食性鱼类,一般以摄食鲜活饵料鱼为主,且其不同生长阶段对活饵料鱼的种类、规格等有不同的要求,一旦饵料鱼提供不及时、数量不足或大小不适口,养殖的鳜鱼就会出现"互残"现象,因此要根据鳜鱼不同生长阶段对饵料鱼的规格、数量的要求,有计划地进行配套生产或定购。饵料鱼的品种选择长体型的鱼类如鲢、鳙、鲤、鲫等为宜,饵料鱼投喂的规格为鳜鱼体长的40%55%。前期日投喂量为鱼体总重的15%,逐步减少到8%55%。前期日投喂量为鱼体总重的15%,逐步减少到8%10%左右,在  相似文献   

15.
饵料就是产量。饵料的质量和投饵的技术,是影响养鱼产量的重要关键。因此,应根据放养鱼类、鱼类活动情况和季节、天气、水温、水质等条件,选用来源广、价值低,鱼喜吃的饵料,采用“四定”投饵技术,才能取得高产量、高效益。“四定”中除定质一项是指饵料的种类和质量,属于物质条  相似文献   

16.
口服药物治疗鱼病,就是将药物拌入饲料中制成药饵来进行给药,或者在投饵时临时将药物拌入饵料中,这种方法用药量少,操作方便,不污染环境,对鱼体不产生应激反应,是一种能发挥吸收作用的投药方式。但对于摄食活性生物饵料的鱼类和滤食性鱼类,不能摄食药饵,则可采用间接法来防治鱼病,即先将药物投放到饵料生物中,鱼类通过吞食饵料生物而摄食到药物,使药物间接发挥作用.从而达到防治鱼病的目的。如鳜鱼、乌鳢、翘嘴红鲐、黄颡鱼等肉食性鱼类,如果不投喂配合饲料,仅投喂饵料鱼等活性饵料,则可采用间接法防治鱼病。  相似文献   

17.
<正> 俗话说,清明到霜降,鱼类生长旺。做好这段时间的饲养管理十分重要。首先,要满足各种鱼类的饵肥需要。由于5—9月水温处于20℃—30℃,正是各种鱼类大量摄食、迅速生长的时期。对草食性鱼类必须供给量足质优(鲜嫩、适口、无毒)的饵料,不可时饥时饱。此时期草鱼的日平均吃食量:嫩旱草约为其体重的20%—30%;水草约为其体重的80%—100%。投喂精料量约占吃食总量的3%—5%,每次的投饵量以投后3—4小时吃完为佳。下午投饵不能太晚(2—4时),否则鱼饱食过夜,耗氧量大,浮头时易死亡,特别是到了“双抢”繁忙季节,更应加强投饵管理。对滤食性鱼类应根据季节、水质、天  相似文献   

18.
<正> 6—9月是鱼类生长的旺季,应特别注意做好饲养管理工作。一、投足饵料 饵料以青料为主,精料为辅。青料如浮萍、苏丹草、黑麦草、苦荬菜等。精料有油菜饼、豆饼、麦麸、玉米面、米糠、蚕  相似文献   

19.
“营养不良症”是网箱养鱼经常发生的疾病之一。养殖者应采取有效的对症“进补”措施进行预防。1、维生素A类营养不良。其症状是鱼类皮肤与眼睛出血,鳃瓣畸形,鳃瓣常连成一体,尖端肥大,食欲不振,生长缓慢;防治时可在饵料中增加维生素A的含量,应注重使用维生素混合剂,如饲养草食性、杂食性鱼类,可在饵料中添加和搭配青绿饲料、胡萝卜和黄玉米等;2、维生素B类营养不良症。缺乏维生素B类的病鱼多呈鱼体肌肉萎缩、皮肤、眼睛及鱼鳍常充血,行动迟缓、运动失调,食欲不振,生长缓慢,体色变暗,死亡率增加,在防治时可采用饮食配方治疗方法,在鱼用饲…  相似文献   

20.
<正> 80:20养殖是将一种吃食性鱼类作为主养鱼,以2—3种滤食性鱼类为配养鱼,二者的放养比例各为80%和20%。主养鱼投喂全价配合饵料,利用条件反射的原理,在事先搭设的饵料台上进行驯化饲喂,以养成鱼类定点、按时摄食的习惯,可减少饵料与人力的浪费;配养鱼为主养鱼服务,起净化水质、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