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远见》2009,(7):122-122
编者按:2009年4月,有两部注定会在中国人心中激起波澜的电影——《南京!南京!》和《拉贝日记》(John Rabe),同时在中国各大影院上映。影片《南京!南京!》是中国导演陆川四年磨一剑的史诗,是一部抚摸民族伤痕的电影。在1937年被比喻为第1937层地狱的南京,中国军民从黯然兵败到被肆意杀戮,从彷徨呐喊到奋起抵抗,从恐惧迷茫到舍身忘我……虽然影片没有色彩,但银幕上的展现触目惊心,仿佛一段充满伤痛的生命挽歌。而由中德合拍,由德国导演弗洛里安·加伦伯格(Florian Gal lenberger)执导的《拉贝日记》,则反映了全世界人民对于战争和人性的思考。《拉贝日记》所描写的,是德国人约翰·拉贝(John Rabe,1882~1950)在中国经历的一次永生——他作为一个普通的商人,在血雨腥风的南京大屠杀中,拯救了大约二十多万中国人。有着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两个青年导演,虽然面对同一历史题材所表现出的侧重点各自不同,但他们对历史,对战争积极而独特的反思精神,使他们的作品都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在这场天谴人怨的浩劫面前,永不遗忘才是我们最基本的悼念行为。  相似文献   

2.
王楠 《活力》2011,(13):62-63
绪论 如果列举当代好莱坞十位杰出的电影摄影大师。贾努兹·卡明斯基必在其中。他曾凭借《辛德勒的名单》和《拯救大兵瑞恩》获得两次奥斯卡最佳摄影奖,他作为摄影指导参与创作的其他影片也被多次提名,除此之外,更是在影评人协会和各大影展中屡获殊荣。  相似文献   

3.
张潇 《中国新时代》2012,(12):126-126
要想让商人担负起社会责任,首先应先给予其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的认同。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平等,平等的社会基础是尊重。"让劳动者活得有尊严"!商人同样是劳动者从《威尼斯商人》到《金瓶梅》我们看到的好商人很少,本人只看到过一部赞扬商人的片子《辛德勒的名单》。这很奇怪,自从有了商人这个职业开始,人们就不停地贬低他们,但又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他们的行列。每每谈到社会道德败坏的时候,代表人物总是商人。而涌现出来好人好事的时候从没有商人的影子。我国古时更有"七科谪",可见商人地位不高,等同于罪  相似文献   

4.
悦读     
《新前程》2009,(6):93-93
《拉贝日记》[德]约翰·拉贝/著江苏人民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最近,约翰·拉贝再一次在中国家喻户晓。令国人出离愤怒和痛苦的电影《南京!南京!》就是以约翰·拉贝的日记为线索,再现了南京大屠杀的片段;狂揽“德国奥斯卡”劳拉奖四大奖项的同名电影《拉贝日记》也取材于这部战时日记。  相似文献   

5.
距今490多年前一个叫米歇尔·德·诺查丹玛斯的法国人,写了一本《诸世纪》的预言书,书中说:“1999年7月之上,恐怖大王从天而降……”就在1989年,有一个叫五岛勉的日本人,号称自己被译了400多年以前的《诸世纪》,说人类将在1999年遭遇无可避免的“劫难”,而这一天是1999年的8月18日,所谓“大十字”日。也是在1999年,在中国又有一人站出来如是说:地球就要爆炸,以前爆炸了两回,第一回让我师爷拯救了,第二回让我师傅拯救了,这一回就得靠我。中央领导和我商量,我才将地球大爆炸推迟30年……正是在8月18日这一“大十字”日,编者…  相似文献   

6.
与上帝签约     
忘不了《辛德勒的名单》里最感人的一幕:为报答辛德勒的救命之恩,犹太工人在他逃亡的前夜,拔掉牙齿,用包牙的金子打造了一枚戒指,上刻"救一人即等于救全世界"。 这句话出自《塔木德》--犹太人的第二圣经。 《塔木德》是2000名犹太学者在1000多年的讨论和研究中写成的,严格地说不是一部律法书,而是一部自己研究和探索的书,每一个犹太人的研究都是自己的见解和观点。犹太人规定,5岁时学习《圣约》,15岁时学习《塔木德》,它被视为犹太民族的智慧基因库。  相似文献   

7.
《英才》2003,(1)
虽然被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商人,但是他们当中却很少有非常出名的人。这也正是《时代》杂志(TIME)和美国有线新闻网(CNN)从《时代》全球记者推荐的100多名候选人中选择他们的部分理由。他们15个人当中每个人都表现超凡。他们都是各自所在行业的领袖人物。他们虽然来自11个不同的国家,但是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全世界都是他们的市场、他们的家。他们用自己的超凡影响力影响着世界,拨动世界经济之弦。他们是:  相似文献   

8.
期刊/演出     
《名利场》VANITV FAIR 二战小说三剑客的新作 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莫测,和平对世界人民来说可谓意义重大。美国著名的二战小说三剑客Gore Vidal(代表作《骤风》),Norman Mailerand(代表作《赤裸与死亡》)和Kurt Vonnegut(代表作《第五屠宰场》)虽都已年过古稀,但仍活跃在反战斗争的最前沿。作为亲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老兵,他们用自己嘴和笔告诫人们今天的和平是无数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取的,如果政治家们再次发动战争,只能将人民重新带回到充满血腥的动荡社会中去。 现年已80高龄的Mailer曾写过一部反战小说《我们为什么在越南》。小说通过鲜活的人和  相似文献   

9.
《哈佛商业评论》是这样评价他和其他与之并列的大师们的:“一听到他们的名字,在企业的丛林中就会有无数双耳朵竖起来听。”  相似文献   

10.
白鹤 《秘书》2006,(3):46-47
王羲之和颜真卿是中国书法史上最辉煌的两个星座,他们分别以不朽的杰作——《兰亭序》和《祭侄稿》为世人所称道。但就书法真迹而言,前者早已名存实亡,  相似文献   

11.
怀着喜悦的心情,我们迎来了《上海企业》创刊25周年. 25岁,对一个人而言正值青春年华,正是大有作为的黄金时期,对一本刊物而言也是如此.《上海企业》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应运而生,伴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见证了探索改革、深化改革的风雨历程,一直坚定不移地宣传党的经济和改革方针政策,在强手如林的经济类期刊中闯出一条独特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核心竞争力(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内涵企业核心竞争力也称为企业核心能力,最初是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得和哈默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就短期而言,公司产品的  相似文献   

13.
刘翠翠 《企业导报》2011,(19):146-147
<正>2011年7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25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婚姻法解释(三)》一颁布,人们立刻有了不同的反响。《婚姻法解释(三)》的颁布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男性的权益,尤其是关于房子的归属权问题。对于那些骗婚的人,正是因为她们离婚后就可  相似文献   

14.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对于无数个心怀就业梦想的包头百姓而言,就业培训,就是他们撬起生活的支点。  相似文献   

15.
一位著名作家在西藏阿里的雪山之上,面对着浩瀚的苍穹和壁立的冰川,如同一个茹毛饮血的原始人,反复地思索人生的意义,经过了无数个晚上和白天,最终得到这样的答案:“人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毕淑敏《给生命加一个意义》)这种想法受到了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赞同。  相似文献   

16.
边看边说     
互联网热潮真的来了吗?看完贵刊6月号的封面故事《酷一代——纪录互联网第二次浪潮中的“玩家”与“幸运儿”》,我觉得很振奋,不免让人浮想联翩,就像那些曾经逃离互联网的人纷纷归队时的心情一样。然而,正如同奇虎网齐向东形容的那样,现在互联网业界,只要一锄下去,就可以看到无数的竞争者剑拔弩张。记得2000年左右,互联网正处于颠峰时期,无数风险投资家高呼,他们所面临的最大的投资风险是不投资。这种观点当时在整个投资界颇有市场。事实证明,当时的业界的确是有很大的泡沫成分。现在,我们似乎又听到了六年前类似的声音,几乎相当多的投资者…  相似文献   

17.
《经济学人》的强项还是在它的解释权威,而解释正是话语权的核心。 比尔·盖茨说他不看电视,因为要是看了电视,就没时间从头至尾阅读《经济学人》了。  相似文献   

18.
对于美国经济而言,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取得真实进步和真实经济增长的10年。正是这十年,美国经济开始进入新经济时代, 生产率与前二十年相比增长了两倍以上。这种进步与增长是如何发生的?新经济时代是如何产生的?衰退的种子是如何埋下的? 这是无数经济学家、经济史学家和政策研究人士关心、思考并试图给出答案的问题。在众多的思考和答案中,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的新著《喧嚣的九十年代》可谓是对这一问题最为权威和理  相似文献   

19.
前些天,有一位法律报刊记者采访我,问法律人应具有什么品性。我想了想,作为一般法律人,首先恐怕是相对于政治人(政治家与政治学者等)而言,其次是相对于经济人(企业家与经济学者等)而言,再次是相对于哲学人、文学人、科学人等而言。有了这么一个思路,我脑子里就开始有了法律人品性的概念。于是,我对记者说,法律人的品性主要有三:信仰法律、追求正义、崇尚秩序。信仰法律。法律人信仰法律就像政治人信仰权力、经济人信仰利润、科学人信仰真理一样。他们往往以法律为标准和尺度来衡量各种事物的是非曲直,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法律,而不会如同政姜明安  相似文献   

20.
城市胜利了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爱德华·格莱泽(EdwardGlaeser)于2011年底出版了一本新书《城市的胜利》,引起了从《经济学人》到《纽约时报》等严肃国际媒体的广泛注意。他在《波士顿环球报》上也发表了文章,题为《如果你热爱自然,就搬到城里来》。正是在这篇文章中,他把我们心目中的环境主义先知梭罗描绘为一个罪恶昭彰的环境破坏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