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文章通过测算G20国家创意商品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从G20国家整体层面、发达国家层面及发展中国家层面,运用2003~2012年跨国面板数据对创意商品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入、贸易开放度、外商直接投资对创意商品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外商直接投资的这种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实际人均GDP与物质资本变量对G20国家创意商品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具有差异性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法,测算中日韩服务贸易的出口技术水平GVC指数以及出口技术增加值,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技术水平比日韩低,但是攀升速度明显高于日韩;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技术水平提升动力主要来自于中低技术密集度服务贸易,而日韩服务贸易的出口技术水平提升动力主要来自于高技术密集度服务贸易;导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水平低下的原因在于中国服务贸易的间接和国内技术增加值偏低,而国外技术增加值偏高。  相似文献   

3.
高技术制成品技术复杂度越高,生产过程中需要的高级生产性服务投入就越多,生产性服务进口可通过提供更多更好的中间服务投入来促进一国专业化生产和出口高复杂度的高技术产品,从而提升一国商品尤其是高技术制成品的出口复杂度。本文根据52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与所有商品出口复杂度相比,生产性服务进口对高技术制成品出口复杂度的促进效应更大;与发展中国家相比,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发达国家出口复杂度的影响更突出;不同部门生产性服务进口对高技术制成品出口复杂度的促进效应存在较大差异,其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高技术制成品出口复杂度的影响也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1-2014年86个主要国家的面板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全球贸易网络,并从网络中心性、网络联系强度、网络异质性三个维度分析个体国家的网络特征与地位,以及对其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国的贸易网络地位提高对其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一国的出口技术复杂度由条件分布的低端向高端攀升,贸易网络地位提高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作用呈现弱化趋势;贸易自由化水平提升能够强化一国贸易网络中心性及异质性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效应,但削弱了贸易网络联系强度的正向效应。研究结果对推动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实现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国民经济亟待转型升级、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建立3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模型,以人均GDP增长率、外国直接投资额、各国研究开发支出作为控制变量,实证检验了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对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影响。分析表明,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对产业结构服务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在不同国家和不同行业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同时表明,外国直接投资额、研究开发支出与产业结构服务化具有正向关系,人均GDP增长率与产业结构服务化具有负向关系。最后,据此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数字经济成为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的背景下,研究城市层面出口技术复杂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2011—2016年数据测算城市层面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出口技术复杂度,并探究数字经济提升城市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我国城市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促进市场竞争是其中两条重要路径;城市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二三线城市以及高技术制成品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外部需求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下,数字经济对城市出口技术复杂度仍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04~2012年金砖五国服务贸易出口复杂度指数的测算,对金砖五国服务出口技术结构的分布及演进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虽然近年来我国服务出口技术结构有所优化,但服务出口的技术含量相比其他四国仍然较低,表现为服务出口"质"与"量"发展的不协调,具有质低量多的"粗放型"发展特征。中国与俄罗斯、南非的整体技术水平相近,在"质量"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性;而中国与印度、巴西的整体技术水平有些差距,在"质量"上存在一定的互补性。据此提出了提升我国服务出口技术水平及进一步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借鉴波特"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产业、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以及政府和机遇等6个方面,选择了20个具体指标,并结合因子分析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生产要素中,劳动力供给与城市化水平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程度最大,而技术要素的影响力不及劳动与资本,国内第三产业对服务出口的带动作用也还未完全发挥出来。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实际仍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以服务贸易为主的第三产业在GDP的比重较小。与其他因素相比,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受汇率的影响程度最弱。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2000~2013年OECD 31个国家和中国的样本数据,检验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FDI)与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将会促进出口技术复杂度水平的上升,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增加1%,出口技术复杂度将提高0.08%;国内技术进步水平、人力资本、基础设施、金融发展水平、制度质量、产业结构优化、服务业开放度和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都是促进出口技术复杂度水平提高的积极因素。本文以各国金融发展水平作为门槛变量构建了门槛回归模型,实证结果显示,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与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存在双重金融发展水平门槛值,金融发展水平越高,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积极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0.
全球价值链下,越来越多的服务通过物化在商品中实现了可贸易,一国出口中的服务含量不仅包括服务本身跨境流动价值,还包括商品跨境流动中所隐含的服务价值。基于贸易增加值角度,测算1995—2011年中美两国出口中的服务含量及其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的变化及发展趋势,研究表明:中国总出口中的服务含量(尤其是境内服务含量)明显低于美国,而境外服务含量高于美国,中国服务出口增值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有待提高;服务业和建筑业的出口服务含量最高,除电力、煤气和水供应业外,中国各行业出口的境内服务含量均低于美国;中国总出口中的境外服务含量主要源自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国服务处于行业价值链的相对低端位置;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中美两国在出口服务含量整体收缩的同时境外服务含量相对上升,其服务国际化的步伐并未受到阻碍。  相似文献   

11.
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从FDI动机、市场规模、相对距离和共同语言方面论述中国服务出口的影响因素,以中国与19个OECD国家和地区之间2000—2008年的服务贸易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中国吸引外资与服务贸易出口之间的互动关系。计量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和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促进服务贸易出口的显著因素,但外商直接投资对于服务贸易出口的促进作用较弱;相对距离构成了服务出口的显著摩擦力因素;共同语言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HS大类数据,通过适当修正的Hausmann(2005)模型测算了2002~2008年中国28个省级区域出口技术复杂度。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环境管制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并基于区域视角进一步研究了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因素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2002~2008年间中国的环境管制不但没有削弱对外贸易的整体竞争力,而且具有促进作用,环境管制可以作为贸易结构调整的备选政策工具。本文的另一个启示是:要想提升出口复杂度以实施有限"赶超战略",不同地区必须实行有差别的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制定引导政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OECD-DSTRI和WIOD-WIOTs数据库,利用37个国家18个服务行业的面板数据考察了数字服务贸易壁垒对服务出口复杂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准回归表明,数字服务贸易壁垒显著地抑制了服务业出口复杂度的提升.行业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服务贸易壁垒对金融保险和信息通讯服务业的负向影响最大,对专业科技和批发零售服...  相似文献   

14.
以1985~2005年数据为样本,通过统计分析与计量经济分析,对服务贸易出口与中国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服务贸易出口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服务贸易出口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服务贸易出口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进一步分析了发展服务贸易,提高服务贸易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度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选取中国2002—2017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国内市场整合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域出口技术复杂度呈现出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内陆地区梯度递减的格局,并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在考虑空间关联的情况下,国内市场整合程度的提高显著促进了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市场整合的空间溢出效应是驱动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的重要因素。市场整合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时期异质性特征,在市场整合处于相对较低水平时期,其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而在市场整合处于较高水平时期,其空间溢出效应大幅增加,对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起到显著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产品空间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基于1995—2017年全球贸易数据,探究出口产品间的相关性、进口国家间关联与出口国家间关联在中国拓展贸易产品和市场范围过程中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产品相关性、进口国关联度和出口国关联度对中国出口多元化均具有促进作用。进一步分产品类别的检验结果显示,随着产品复杂度的升高,产品相关性对贸易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弱,在高复杂度的产品中,出口国关联度对贸易扩展产生了相反的抑制效应。从出口贸易的特征分析,可以认为中国当前处在国际分工的相对低端环节,出口结构存在一定缺陷;地理邻近的国家间不仅存在着交流与合作,也存在着竞争和挤出。应当沿着相关性原则推动贸易多元化进程,基于现有产品优化出口结构,以邻为鉴,建立更多贸易关系,提高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规模和生产能力,向高端产业转型,始终保持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各国保持对话和交流  相似文献   

17.
文章简要回顾了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现状,并对影响服务贸易出口的可量化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1990—2004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及其可量化因素的时间序列数据做出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印证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世界GDP增长率、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货物贸易出口额等因素对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文章最后还就增加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资源性商品的贸易大国,当前我国主要采取出口关税、出口配额、出口许可证等对资源性商品的出口进行管理,但是,“中国原材料案”的败诉结果势必对我国当前资源性商品出口管理体制产生巨大冲击。研究发现,今后我国出口税费、出口配额措施的适用将受到极大限制,出口管理程序、自由裁量权也将受到诸多挑战。在此情况下,我国应积极推动出口关税减让表谈判、优化出口配额及出口管理程序、建立“三要三步”的贸易政策合法性审查及资源型贸易企业出口风控专员机制。  相似文献   

19.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理论上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理,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可以对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绝对规模及相对规模对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外商直接投资进入的绝对规模及相对规模越高,其对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作用就越明显。进一步地,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即在市场化进程更深入的东部沿海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在中国新一轮深化对外开放及招商引资质量亟待升级的背景下,应在加大引资力度的同时注重优化外资结构,并着力推进地区市场化改革和契约环境建设,进而充分发挥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溢出效应,以促成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攀升。  相似文献   

20.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对制造业效率乃至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根据28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与制造业整体相比,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促进作用更大;将服务贸易分类考察时发现高技术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影响作用更显著;不同类型的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对不同类型国家的制造业竞争力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