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主体和经济活动在不同地理空间的集聚产生众多城市,城市之间的分工和经济联系形成城市网络。产业在城市的集聚可能带来集聚经济或集聚不经济,且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影响城市生产效率的机制不同,因而MAR外部性与Jacobs外部性对城市生产效率可能有不同的影响并表现出区域异质性;城市可以“借用”网络内其他城市经济集聚的外部性,但其生产资源也可能被“集聚”到其他城市,因而城市网络外部性对城市生产效率的影响具有“借用规模效应”和“集聚阴影效应”两种反向机制;城市间交通条件的改善有利于“借用规模效应”和“集聚阴影效应”的发挥,而产业功能互补性的增强会强化“借用规模效应”和弱化“集聚阴影效应”。以2003—2019年中国285个城市为样本的分析发现:在全国层面,MAR外部性与城市生产效率呈现倒U型关系,而Jacobs外部性对城市生产效率具有负向影响;城市网络外部性与城市生产效率显著负相关(“集聚阴影效应”强于“借用规模效应”),交通条件的改善会强化而城市功能互补性的提高会弱化这种负面效应。在城市群城市与非城市群城市层面,Jacobs外部性对城市群城市生产效率的影响呈现倒U型趋势,但对非城市群城市生产效率具有负向影响;城市网络外部性对城市群城市和非城市群城市生产效率均具有正向影响,且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功能互补性的提高均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在十大城市群层面,产业集聚外部性和城市网络外部性对城市生产效率的影响表现出多样化的异质性。因此,应进一步强化城市间的产业分工,提高城市功能互补性;城市群发展要注重改善内部交通条件和产业分工,并完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非城市群城市应找准自身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定位,与其他城市形成合理分工和功能互补,并改善交通通达条件。  相似文献   

2.
借用规模、网络外部性与城市群集聚经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行政区经济正积极向城市群经济转变,过去"单体城市"发展模式下的集聚经济理论已经不再适用于解释当下我国城市群的迅速崛起,尤其是不能解释城市群内中小城市的经济增长动力来源。利用2003—2015年我国八大国家级城市群~①及其周边非城市群的197个地级市基础数据,采用系统GMM等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借用规模、网络外部性对城市群集聚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在城市群内借用规模和网络外部性使得集聚经济的范围不断扩大,不论彼此是否相邻,中小城市都能享受和大城市一起所产生的集聚经济的好处;其次,多中心城市群倾向于出现借用规模行为,而单中心城市群则倾向于出现集聚阴影,此外,借用规模行为作用下的集聚经济效应需要充分考量通达性的影响;最后,城市群网络外部性有利于提高城市群内城市的经济效益,且对集聚水平偏低的中小城市作用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本身具有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但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也必将带来规模不经济和集聚不经济,城市群就是克服规模不经济和集聚不经济的有效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6—2019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国家级城市群建设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国家级城市群建设对城市绿色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国家级城市群建设对城市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中心城市、非老工业基地城市、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城市中更强,同时各城市群建设对其内部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化特征。(3)绿色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是国家级城市群建设赋能城市绿色发展的两种机制。(4)国家级城市群建设在促进本地城市绿色发展的同时,还能够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周边城市绿色发展;创业活跃度和金融集聚水平能够强化国家级城市群建设对城市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但经济预期目标会弱化国家级城市群建设对城市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为进一步开展国家级城市群建设和推动城市绿色发展提供了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5.
前沿研究主要关注要素集聚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却普遍忽视创新要素集聚空间演化趋势,以及对区域创新产出的空间效应和作用范围检验。文章利用2006—2017年28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结合空间计量模型,考察创新要素集聚空间演化趋势,检验创新要素集聚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及空间作用范围。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创新要素主要集聚在直辖市和部分省会城市,并逐渐形成以城市群为区域范围的集聚趋势,但创新人员集聚范围明显超过创新资本集聚范围。第二,创新资本和创新人员集聚有助于本地和关联地区创新产出水平的提升,京津冀、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作用较明显;第三,不同城市群创新要素集聚的空间作用特征差异显著,京津冀、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创新人员集聚的最强作用范围为200千米、150千米和175千米,成渝城市群在125千米范围内作用明显;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创新资本集聚空间效应在125千米和100千米范围内作用突出。第四,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创新要素集聚有助于提升本地创新质量,且创新人员集聚有利于提高关联地区创新质量,长三角城市群作用程度最大。京津冀、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创新要素集聚对本地协同创新作用较大,创新人员集聚对协同创新的空间效应在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较强。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了中原城市群30个城市的高、低端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多样化集聚对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原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空间集聚对本地与邻近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多样化空间集聚对本地和邻近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则不显著;(2)中原城市群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扩散效应”大于“极化效应”,而低端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3)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能够推动绿色技术进步进而提升中原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基于此,从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形成、推动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推动集聚实现绿色技术效率增长等方面,提出了中原城市群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袁方 《西部金融》2022,(6):75-81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及生态屏障。本文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重大战略为背景,选取2005-2018年该流域内城市群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对金融集聚与碳排放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总体上,该流域内城市群金融集聚对碳排放显著抑制;分城市群看,流域内城市群的传统能源产业结构占比普遍较重,金融集聚规模效应对碳排放抑制并非普适,金融集聚对碳排放的技术效应在能源利用率提升的城市群发挥作用。本文提出了优化布局金融产业、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促进黄河全流域一体化发展与流域内差异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城市首位度、城市基尼系数、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和地理联系率这四个指标的变化,探究人口空间结构演变特征。研究发现:扩容进程中长三角城市群人口空间结构先向集聚方向发展,而后逐渐向多中心、分散化方向演变。通过构建长三角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网络结构,探究经济联系空间结构演变特征。研究发现:从整体网络特征看,长三角城市群扩容进程中,网络关联关系数在增加,但网络密度呈下降趋势;从中心性分析看,上海的核心地位和杭州的中心地位有所下降,南京、合肥的中心地位不断凸显,网络呈多中心化方向发展,形成了多个都市圈绵延发展的趋势;从多中心特征分析来看,集聚特征减弱,首位城市的主导地位在下降,多中心性特征增强。  相似文献   

9.
运用分形理论从城市空间分布的向心性、相关性及均衡性三个方面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集聚性,表现为从中心城市向周围城镇密度递减;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镇的空间相关性较强,联系较紧密,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镇空间分布总体上比较均衡。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城市发展质量、城市发展效率、城乡统筹3个方面构建城市群新型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对1999—2018年成渝、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四大城市群的新型城市化质量进行测算与比较。结果显示:四大城市群中,成渝城市群的新型城市化质量综合得分尤其是城市发展质量得分最低;与其他城市群类似,成渝城市群的社会发展质量和经济发展质量得分较高,生态环境发展质量得分较低;城市发展效率尤其是生态环境发展效率得分较低;城乡统筹尤其是城乡经济统筹得分较低;各城市的得分因城市规模和行政级别等不同呈现显著差异。因此,成渝城市群城市化政策的制定要客观认识城市群发展的短板所在,重视整体理念,还要因地制宜,借鉴其他城市群城市化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