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国际电信联盟曾使用的信息通信技术(ICT)发展指数(IDI)基础上,提出改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指数。通过分析2007—2020年二十国集团(G20)的19个成员国的IDI指数和ICT相关指标揭示了G20成员国在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方面的特点和差异性。分析发现G20成员国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水平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国家之间的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差距逐渐缩小,但增长速度和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G20成员国中韩国、日本、法国、德国和英国的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水平最高,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的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居于G20成员国的中上水平,意大利、阿根廷、中国、巴西、土耳其的发展居于中下水平,墨西哥、南非、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的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2.
沈联涛 《大陆桥视野》2013,(4):22-22,24
互联网会给整个亚洲以及亚洲知识经济的发展带来多大影响?我们每一天都感受着信息通信技术(ICT)为社会传媒、教育与商业模式带来的巨大变化。但什么是使用知识经济促进经济发展的最好方式,对我们来说仍是个未知数。  相似文献   

3.
信息通信技术(ICT)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CT)相互融合而产生的新的技术领域,其作用是从事信息内容的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作为一种高新技术,ICT不仅能提供基于宽带、高速通信网的多种业务,还可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是一种通用的智能工具.  相似文献   

4.
信息社会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在概念上有所区别,前者包含了后者。欧洲信息社会技术前瞻项目分析了未来10年左右10项信息社会技术的发展趋势。欧洲研究区的信息社会技术(IST)前瞻项目(FISTER- A)是作为欧盟委员会的重要政策支柱——“电子欧洲2002”和“电子欧洲2005”行动计划的组成部分而实施的。在这一前瞻性研究中,IST与ICT(信息通信技术)有着明确的区别。ICT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http://baike.baidu.com/view/2187578.htm〉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http://baike.baidu.com/view/92404.htm〉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相似文献   

6.
国际数字鸿沟的经济发散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芸 《经济论坛》2007,(3):52-55
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是伴随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lion technology,以下简称ICT)发展所产生的新现象。ICT作为一种通用的智能工具,是从外部世界得到本体论信息,再以认识论信息的形式通过通信网络传递,并且支持整个信息流程的实现,是由通信、传感、计算机、人工智能、控制系统构成的一个完善的系统网络,成为现代传播信息与知识的重要工具。从Lloyd Morrisett最早提出数字鸿沟名词开始,数字鸿沟被赋予广泛的学科内涵,学者从社会学、伦理学、民族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角度来审视数字鸿沟现象,打破了传统的数字化趋同说。从狭义上来讲,所谓的数字鸿沟就是不同主体之间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ICT普及和扩散中的不均衡状态;从广义的角度,数字鸿沟则是ICT在各个国家、地区、行业之间存在的差距的集合体,表现为个人和企业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ICT接入、使用、生产和应用创新上的差距,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知识与信息的创造、理解、应用和吸收能力的差距。在2006年4月28日颁布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将缩小数字鸿沟作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计划之一。因此,本文试图从经济学视角,分析国家主体之间存在的数字鸿沟将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ICT)的不断进步,通信网络作为信息通信技术的重要基础,已经从人到人的通信发展到人与物以及物与物(H2H),并逐渐趋向于从纵向的局部物物相连过渡到横向的跨应用、跨地域的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机制对城乡生产要素配置的基础作用愈来愈明显,依靠信息通信技术(ICT)实现要素互动是实现市场对城乡要素配置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分析ICT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应用的作用机理基础上,以北京城乡ICT终端产品运用情况和ICT终端产品入网情况等数据分析为实证研究重点,结合数据分析与实地调研,重点提出了ICT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全球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行业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持续增加,加快减排已为国际共识,ICT行业领跑者纷纷提出碳中和目标。随着数字经济的爆发性增长,ICT行业能耗将迎来大幅增加,亟须明确其碳达峰碳中和转型路径,为我国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工厂     
澳大利亚通信和信息技术部委托霍华德伙伴公司就ICT在非CT制造业的开发与应用行研究。此次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在非ICT制造部门中如何丌发和应用ICT。此次研究还分析丁ICT对公司运作、生产率、商业模式以及竞争地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2001—2018年全国288个地级以上城市统计数据,对信息通信技术(ICT)创新扩散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首先采取改进的Bass模型来测算ICT创新扩散速度,然后构建ICT创新扩散及其影响因素的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动态SAR模型,并采用拟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动态SAR模型进行参数估计。研究表明:ICT创新扩散的时空效应显著,创新扩散不仅受本地影响还受邻近城市的影响;人口密度、人口流量、户均ICT消费支出及ICT供给能力等因素对其创新扩散有显著影响,且这些因素短期空间溢出效应和长期回流反馈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2.
欧盟《数字经济五年发展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5月31日,欧盟委员会正式批准了欧盟《数字经济五年发展规划》(2005-2010年).这是欧盟落实里斯本战略的重大举措.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发展是欧洲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强大支柱,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1/4来自ICT,40%的生产力依靠ICT的发展.2005年的欧盟春季峰会做出决定,把研发和创新作为欧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发动机,再次强调建设与发展欧盟信息社会的战略意义,并具体制定了在公共服务部门、中小企业及家务管理等领域充分使用ICT的市场计划.近年来,不断发展的ICT大大地丰富了信息社会和媒体领域的内涵,导致ICT技术的快速更新换代,连接更加多样化的终端,使传统的内容(电影、录象、音乐等)变成数字模式,便先后出现了新的诸如相互影响软件等直接服务网络.  相似文献   

13.
孙立芳 《经济师》2008,(6):22-24
高速发展的信息通信技术(ICT)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都标志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然而,世界财富的巨大增加并没有带来贫富分化问题的解决,反而使这种分化更加剧了。文章通过对信息时代特有的数字鸿沟、报酬递增规律及知识的自我强化规律等进行探讨,揭示信息时代贫富分化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14.
《财经文摘》2010,(7):46-47
“智能城市”这一关于人类生活环境高科技化的概念正在全球流转,并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类生活的未来图景究竟怎样?可以把城市和地球打扮成什么模样?智慧城市什么样?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哈马德·图埃认为,每个国家的城市将会因为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变得更加美好。他说,未来的城市会更加地高效,信息通信技术能够进一步改进公共交通的方式,同时也能让行人了解更多的出行信息;未来的城市环境将变得更加健康,  相似文献   

15.
陈丛波  叶阿忠  陈娟 《经济地理》2022,(10):92-99+168
从城市创新产出和空间知识溢出角度提出了信息通信技术(ICT)重塑城市创新格局的理论假说。基于中国26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半参数门限空间杜宾模型测算ICT对中国城市创新产出的非线性作用和非对称的空间知识溢出。结果发现,ICT显著提升了城市整体的创新产出,且创新提升效应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ICT用户规模更大的中心城市创新提升效应更大;空间知识溢出提高了城市整体的创新产出,但空间知识溢出具有非对称性,中心城市利用ICT集聚优势能够获得更大的空间知识溢出。通过扩大外围城市ICT用户规模,达到70万户的门限值,有助于塑造协调的城市创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遵循新发展理念,构建基于“双循环”发展新阶段的中国经济发展质量指标体系,通过测算2003-2017年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综合指数及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y,简称ICT)生产性资本存量,运用中介效应、动态门槛效应模型对ICT资本结构变化点及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ICT资本深化作用明显,ICT资本每增加1%,经济发展质量将提升2.8%~3.6%;从传导机制看,技术扩散效应、人才配置效应和自主研发效应是ICT资本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渠道。其中,技术扩散和人才配置起非线性调节作用,随着技术扩散和人才配置越过门槛值,ICT资本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呈现出倒U型特征,但人才配置位于倒U型左侧。该结论表明,当技术扩散越过对经济发展质量正向影响的临界值时,ICT资本积累将成为经济发展质量阻碍因素。通过揭示中国经济亟需从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转换的内在逻辑,为促进内循环经济投资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e-Taiwan计划"、"m-Taiwan计划"的基础上,台湾地区最近又出台了"u-Taiwan计划",3年内(从2008年起)将列支160亿新台币.该计划目的是希望将台湾地区在信息通信技术(ICT)领域的优势扩展到社会领域,建设优质的网络社会.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该计划出台的沿革、计划内容等,并分析计划出台的原因,以期了解台湾地区ICT下一步发展的动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马来西亚、越南、泰国、菲律宾等国的外资投入的增多,取代了中国的部分市场份额,导致我国的ICT(信息与通信技术)产品的出口规模呈现下降的趋势。ICT产品与其他产品相比,贸易便利化水平的高低对ICT产品出口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各国容易改变ICT产品的进口措施、政策。因此,研究我国ICT产品与贸易便利化水平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一带一路”沿线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将其分为非常便利、一般便利、不便利和非常不便利四个范畴。然后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行评价,并从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海关环境、规制环境、国际交流方面提出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4—2019年中国内地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信息通信技术(ICT)对城市创新产出的影响机制和溢出效应。结果发现:(1)以互联网和移动电话为代表的ICT均促进城市创新增长,并且产生显著空间溢出效应。相比于移动电话,互联网对创新数量的提升作用更强,移动电话能够提升城市创新质量,而互联网则会导致平均质量下降;(2)移动电话对创新的溢出边界为1 000km,最优溢出范围为100k~1 000km,而互联网则达到2 000km和1 000~2 000km;(3)互联网造成创新质量下降是因为其在促进城市高质量创新的同时形成大量专利泡沫,且影响程度远大于移动电话对专利泡沫的缓解作用,可见,ICT总体上产生较为明显的创新分化效应;(4)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互联网能够缩短信息搜寻时间,从而为创新模仿提供便利,导致专利泡沫化加剧,另一方面互联网和移动电话隐性知识传递有利于形成创新合作,从而促进高质量创新;(5)ICT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总体上在中西部地区和非省会城市更加明显。研究结论可为打造城市高质量创新模式、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我国信息通讯技术领域专利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信息通讯技术(ICT)领域在1985-2006年期间的发明专利申请情况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在华知名跨国公司与国内企业在15个最主要的ICT子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情况,计算了主要ICT子领域对各企业的技术重要性、各企业在ICT子领域及整体领域的技术竞争指数、各企业在ICT子领域的技术比较优势指数等。研究结果揭示了我国ICT的重要技术创新和竞争子领域;在我国整体ICT领域的竞争指数最大的公司依次为三星、华为、松下等,而国内其他公司的竞争指数都较低;在各ICT子领域最具技术竞争力的公司几乎都是发明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公司。研究进一步表明,并非所有公司都能在对其最具技术重要性的领域保持技术竞争优势。本土ICT企业要缩小与跨国公司的技术差距,必须重视对重要技术领域的选择并加大创新投入,实施专利战略,以保持自身在这些领域的相对技术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