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地球上水资源总量约14亿立方千米,其中淡水资源总量仅占水资源总量的2.5%。在这些淡水资源中,约70%是以山地、极地的永久积雪存在,人类可开采或直接使用的水资源为地表浅层水和深层地下水,其数量不足世界淡水资源总量的1%。按地区分布看,地球淡水资源分布不均,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哥伦比亚和刚果等9个国家的淡水资源总量占了世界淡水资源总量的60%,一些最干旱国家或某些孤岛的水资源量非常紧缺,约3亿人生活在极度缺水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2.
一、建筑节水形势分析 水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当前中国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不仅困扰国计民生,并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据水利部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缺水范围不断扩大,缺水程度不断加剧,全国670座建制城市中有400座不同程度的缺水,110座严重缺水。节约用水已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建筑节水更是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近年来,平泉的水利建设虽有了长足发展,但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持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资源需求量也相应增加,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也日益凸现。加之长期以来,人们对水无节制的开采、浪费、污染,引发的水厨眭缺水所导致的资源供需矛盾和水环境压力的增大,给我们的生存环境更加奏响了不和谐的音符。如何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无法回避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及挑战全世界消费的水,包括从河流和地下汲取的水,大约70%用于灌溉,20%用于工业,10%用于居民消费。在这三大部分之间,在对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缺水问题已经引起全球的普遍关注。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水资源仅为11000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世界上有八十多个国家的二十多亿人口正面临着淡水资源危机,联合国数据表明, 20世纪全球用水量增加36倍,是同期人口增长两倍之多,快速增长的水要求造成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水危机。在全球缺水的背景下,中国的水资源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4位,但是人均水资源  相似文献   

6.
地球上约65%的淡水资源集中在不到10个国家而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却严重缺水。联合国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目前有11亿人缺少生活用水,26亿人缺乏基本的卫生设施。  相似文献   

7.
在第4期《环境经济》杂志上,有一篇题为"中国的水问题:转型、治理与创新"的文章给我印象颇深,也许因为水是基础自然资源,与生活息息相关。曾经看过一组数据: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  相似文献   

8.
陶杰 《经济月刊》2010,(8):34-36
新加坡地处赤道,四季如夏,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一年中雨水充沛,绿色常青。如果说新加坡是个缺水的国家,可能没有人会相信,就连我自己都不相信,但是新加坡确实是世界上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倒数第二的国家。来新加坡工作差不多有半年多的时间了,感觉上好像是天天下雨,即使是一分钟前还艳阳高照,可是转眼间就会大雨如注,  相似文献   

9.
让水安澜     
《财经文摘》2010,(8):50-51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约20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约第120位。据统计,如果世界人均水资源是一满杯水的话,中国的人均水资源仅仅是一个杯底。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淡水资源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淡水资源严重不足。因此,加快海水利用是保障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十五”时期,我国海水利用产业化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技术取得突破,规模不断扩大,成本大幅降低。海水利用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对海水利用的技术研发、产业推动、工程投资等倍受关注。然而,我国海水利用仍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11.
向天宽要水     
中国是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分布很不均匀。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我国也采取了很多措施: 1.提倡节约用水。为了使节水工作有章可循,我国制定了大量与节约用水有关的法律、法规。1984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大力开展城市节约用水的通知》;1986年建设部、国家经委、财政部以城字377号文颁发了《城市节约用水奖励办法》,明确了节约用水奖励的原则和办法;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设部颁发了《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明确国务院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城市节约用水工作。针对目前全社会节水意识和节水管理工作薄弱,水价偏低、用水浪费严重,水的重复利用率低的问题,在水法修订中,节约用水不仅成为修改的重点,而且在新水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水法与原水法相比较,节约用水的条款总共有19条,比原水法增加了15条。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对节约用水、建立节水型社会,从方针、政策、制度以及节水技术等方面制定的最全面、最系统、最详细、最具体的专门法典。为了树立节约用水的观念,我国政府还进行了大量的节水宣传教育,在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后,水利部便确立了“中国水周”,在每年的“中国水周”,政府都会开展大量节水宣传活动。 2.预防和治理水污染。早在1982年国务院就制定了《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依据该办法的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凡是其污水排放的污染物超出国家或地方标准的均需缴纳排污费,征收的排污费纳入预算内专项资金管理,用于污水处理,由此开创了企事业单位缴纳污水处理费的先河。为了加强水源的保护力度,199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预治法》明确了“城市污水应当集中进行处理”,强调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在向排污者提供污水处理服务的同时要征收污水处理费。另外,我国也采用一些先进技术处理污染过的水,并将之运用于农田和园林的灌溉,以及美化城市的喷泉。 3.开发水资源,提高供水能力。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用水问题,除了节流外,就是要“开源”,即寻找新的水资源。海水、雨水和微咸水等都是非常规水资源,对于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也是缺水时代和缺水地区的一种选择。目前,天津、大连、山东、长岛等沿海城市和地区都已相继建立了海水淡化厂。对于离海岸较远的西北缺水地区,贮存和利用好雨水成为解决水资源短缺行之有效的方法。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将传统的雨水利用技术和现代节水灌溉方法结合起来发展集雨工程,灌溉面积达150.67万平方米,解决了2380多万人、1730万牲畜的饮水困难和近1740多万人的温饱问题。 4.改造现有水利设施,兴建新的水资源工程,实施跨流域调水。针对水资  相似文献   

13.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和生物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是发展工业的重要条件和农业的命脉,是其它资源无法替代的自然资源。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水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对工农业生产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保护水资源,是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我国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缺水国家,人口占全世界的22%,而淡水量仅占世界的8%,人均淡水拥有量只占世界人均的1/3;吉林省又是我国缺水省份之一,吉林省年度水资源总量为404.25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径流量356.57亿立方米,地下水113.18亿立方米,重复量65.5亿立方米,人均占有地表水资源…  相似文献   

14.
“全世界面临着淡水危及,中国三北一些地区也严重缺水”。“黄河持续断流,影响深远,长江必须发挥中国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主力军作用!”“上海是一个缺少优质水的缺水型城市,重庆也很可能成为第二个蹲在水边(因污染)没水喝的蚌埠市!”“保护黄河!保护长江!千万不要...  相似文献   

15.
淡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在全球以及中国许多地区已经或将要进入紧张时期,淡水资源的过度消费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水危机已成了我们共同面临的现实。1.用水量的增长主要由三个因素来决定: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人口的城市化趋势。2.从环境许可的条件来看,河J!!径流的最大允许利用率约为35-40%,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应能保持来补平衡,即最多不能超过当年补给更新量。山西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到60%以上,显然已经大大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严重恶化了环境。据预测:山西到助加年将缺水21%。届时万家寨引黄一期…  相似文献   

16.
海水淡化--国际承包工程的新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地球上水的总储量中97.5%是咸水包括海水和苦咸水,无法直接饮用,在余下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人类对淡水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全世界淡水消耗量自20世纪初以来增加了六至七倍,比人口增长速度高两倍。据联合国不久前发表的《对世界淡水资源的评估》的预测,到2005年,人类若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全世界将有1/3的人口遭受“中高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用水紧张局面已经突显,节约用水势在必行。而农业用水量占发展国民经济全部用水量的80%以上,因此,节约农业用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这种原因,我们从1999年就开始研究小麦节水灌溉制度,多年来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唐颖 《经济论坛》2001,(16):50-50
我国淡水年均总贮量达28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13亿人口的总数使得人均年贮水量仅为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值的1/4,因此,我国属12个贫水国之一。此外,我国有限的淡水资源的分布随地域和季节的差异有很大的差别,南方较丰水,而北方缺水。在中国北部,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多和经济的发展,缺水问题愈益严峻。2001年,中国已有400多座城市面临着缺水问题。一些城市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千方百计寻找和开发新的水源,如天津的“引滦入津”工程、青岛的“引黄入青”工程、大连的碧流河引水工程、河北省秦皇岛市…  相似文献   

19.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但是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1997年1月联合国发表的《对世界淡水资源的全面评价》报告中指出:“缺水问题严重制约下个世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并可能导致国家间冲突。” 水是不可代替的宝贵资源。然而今天当我们为人类文明和进步感到欢欣鼓舞之时我国水的供需失衡,引发的“水危机”却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严重干旱缺水的国家,如果能够利用排水系统来储存水资源,就有可能缓解我国的缺水问题,也能够减少城市内涝的情况,所以如何设计经济又有效的排水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以达州市为例,主要从雨污分流方面对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做出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