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信垄断"早已不是新闻,长期备受诟病,公众不满却无能为力。涉及国计民生、基础设施投入巨大等成为电信资费居高不下的理由。国家发改委近日证实,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正在被反垄断调查。这一消息引发社会高度关注。中国电信为何遭遇反垄断调查?中国电信是如何滥用行业垄断支配性地位的?记者进行了采访和调查。  相似文献   

2.
薛羽 《国际广告》2011,(12):14-15
2011年11月11日中午,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栏目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涉嫌价格垄断”为题,报道了相关部委已就宽带接入问题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展开反垄断调查。如果垄断事实成立,上述两家企业为此将遭到数亿到数十亿的天价罚款。  相似文献   

3.
一、价格主管部门反价格垄断职责(一)机构设置及职责国务院规定的反垄断执法部门有: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其职责分工是:国家发展改革委:依法查处价格垄断行为,涉及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和滥用行政权力行为;商务部:经营者集中审查;国家工商总局:除价格垄断行为以外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滥用行政权力行为。其中,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反垄断执行机构是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该局设有三个处专门行使反垄断职责:反垄断调查一处、反垄断调查二处、竞争政策与国际合作处。(二)反价格垄断执法体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  相似文献   

4.
朱大鸣 《华商》2011,(11):11-11
针对央视11月9日关于“电信联通遭反垄断调查”的消息,昨天,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属《人民邮电报》在其头版发布头条文章称,“央视对电信、联通涉嫌价格垄断的报道‘混淆视听、误导公众、错误百出’。”  相似文献   

5.
反垄断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大课题。但是,大众媒体、政府主管部门与一般公众对垄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误解,有必要予以澄清。垄断有垄断地位与垄断行为之分,反垄断的重点在于垄断行为。自然垄断与体制性垄断一般既有垄断地位、又有垄断行为;而行为性垄断没有垄断地位,却有垄断行为。不同的垄断类型,应有不同的反垄断对策。自然垄断与行为性垄断的对策应侧重于对垄断行为的管制,体制性垄断是“人为的”垄断,应该打破垄断体制,建立竞争性体制。  相似文献   

6.
亮剑发改委开展反垄断调查11月9日中午,国家发改委通过央视对外披露,已就宽带接入问题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展开反垄断调查,并有可能对两家企业进行反垄断处罚。发改委称,预计很快将会出台查处结果。  相似文献   

7.
吉亮 《中国市场》2007,(14):10-11
行业垄断所带来的特权、造成社会不公正和不平等已经影响到社会和谐发展,因此必须打破行业垄断。本文从电信和广电对网络电视主导权的争夺,探讨反垄断应打破行业界限。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信产业壁垒高筑不仅来自市场因素作用,更加重要的源自不合理的政府规制。政府规制的存在,使得电信价格在电信成本不断下降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刚性。分析中国电信垄断经营和行业组织情况,探讨了不合理管制背后的原因,提出一些促进电信改革,矫正政府管制行为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林志远 《国际贸易》2001,(10):24-27
中国电信2001年以降价名义实行事实上的提价政策,引起公众舆论的普遍反对.正当技术进步导致国际和国内市场物价普遍下降的同时,中国电信作为技术领先的行业却在新世纪第一年采取了提价的措施;正当中国的网络经济受到美国纳斯达克股市不景气的影响,需要迅速扩大消费需求的市场规模以降低成本的当即,高昂的电信资费却给正在渴望的中国消费者当头一棒.中国电信为何能够这样做,回答只有二个字,垄断.技术进步和垄断的矛盾在新世纪一开始就凸现出来.中国电信的这种垄断行为,不仅剥夺了科技进步给消费者带来的利益,而且还严重阻碍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剥夺这些行业抓住机遇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机会.2000年政府部门曾经举办过电信资费调整的听证会,但是只有邮电行业的专家出来说话,用一个交叉补贴的定价理论蒙了很多人.现在需要弄清楚的是:中国电信为何始终拒绝拿出电信服务成本的构成清单?电信专家又为何非要坚持一个交叉补贴的定价理论?为什么政府有关机构要批准这个阻碍信息技术市场发展的提价方案?而受到损害最大的IT行业却沉默无声?  相似文献   

10.
垄断是一种无效率的市场结构,垄断企业的反竞争行为往往会给社会福利带来严重的损害。本文在分析铁路、电信和银行三个行业垄断行为的基础上,对其垄断行为造成的福利损失进行了测算,并在测算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相关行业进行反垄断执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自去年11月国家发改委向电信行业发起反垄断调查以来,垄断行业的暴利问题就—直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今年的两会上,反银行垄断暴利也成了代表、委员议论较多而且争论最为激烈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最近对奔驰、奥迪、克莱斯勒等汽车行业的几家国际知名企业的反垄断调查中,有人说汽车行业是一个开放而且竞争比较充分的行业,为什么这个行业还会出现反垄断的风暴?反垄断到底是反什么?这就有必要谈谈反垄断法中的垄断与限制竞争。一、"垄断"在反垄断法中的涵义反垄断法经常出现的一个概念是"垄断",如我国反垄断法第1条、第2条和第3条的规定。"垄断"与"竞争"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人们难  相似文献   

13.
涉嫌垄断,大棒挥向中国两大宽带运营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国家发改委反垄断局高调对外宣称,已针对两公司展开反垄断调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或面临着数十亿的巨额罚单。一旦落实,这将是中国《反垄断法》2008年颁布实施以来最具影响力的第一大案。  相似文献   

14.
屠守军 《中国市场》2013,(43):67-69
通过电信市场的改革剖析,对电信领域存在的垄断问题进行思考,剖析了《反垄断法》在电信领域执行较弱的原因。指出电信领域反垄断的实质,通过欧、美电信领域的反垄断实践提出对电信领域规制垄断问题的思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品牌》2015,(4)
我国电信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历经了独家垄断和大拆分,现由三家特大型通讯公司主持发展,属于典型的寡头垄断。三大运营商凭借自身的垄断地位肆意定价,欺骗消费者,服务质量也长久得不到改善,消费者要求改善服务质量和消费体验的呼声日益强烈。本文通过深入研究行业垄断、寡头垄断理论,详尽调查研究我国电信行业发展历史和现状,并将两者相结合,从根本上提出解决我国电信行业寡头垄断导致的低效率、高成本、社会福利损失的对策,充分发挥电信在我国经济深入发展中强有力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璇  傅蓉 《市场论坛》2005,(11):55-56
本文从我国的反垄断立法上的缺陷入手,从我国反垄断的规制对各项具体现象进行分析,并指出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范围。同时建议适当考虑法律的超前性,对市场经济中许多共有的垄断现象加以规制,充分发挥反垄断法规制垄断和预防垄断的作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快速、和有效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于立  王玥 《中国物价》2014,(2):9-14
本文在明确经济学主题和反垄断经济学地位等本源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反垄断执法中的难题,指出并简要分析反垄断经济学有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重要问题,如竞争政策的效果评价、行政垄断的认识误区和损害测度、国有企业垄断的法律误区和出路、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的兼顾以及竞争政策的国际协调等。  相似文献   

18.
反垄断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垄断也不全是消极的.从经济规模效益的角度来看,某些垄断在现阶段也有其积极意义,在制定反垄断政策时要慎重考虑这一点,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商》2015,(45)
目前中国电信行业占据人们的生活,并且影响着人们的通讯,目前社会几乎所有人都要跟电信行业打交道,电信行业的影响力是十分强大的。因为我国对通信行业实行了一些保护通信行业的经济体制,这就导致了电信行业之间缺乏竞争力,正是因为这样电信行业就出现提高消费者消费、降低办事效率等问题,这种不健康的体制会阻碍电信行业的发展。本文就针对电信行业垄断消费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相似文献   

20.
吴卉芳 《商场现代化》2006,3(12):215-216
垄断作为一种限制和排斥竞争的经济现象存在和发展在我国经济生活当中,给我们的市场经济运行带来严重危害,亟需出台法律进行反对和禁止,本文分析了垄断的界定,从反垄断的规范、反垄断的法律豁免、反垄断的指导思想和立法原则方面对中国反垄断立法提出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