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法律经济学以经济人和完全理性假设为基础,以追求效率最大化为目的,以预期效用理论为分析工具。但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表明,经济活动中的个人遵循的是“有限理性”和“有限自利”,他们的行为符合前景理论而不是预期效用理论。因此,应该在行为经济学的基础上对法律经济学进行拓展。  相似文献   

2.
经济学中的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学关注人类行为由来已久,尤其是在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了行为经济学家之后,经济学发出了向行为学转向的信号,行为研究成为当今经济学领域的热点问题。经济学的行为研究总的来说遵循由隐含的、先验的幕后假设逐步走向台前的路径。以对主流经济学的经济人行为假设的修正为起点,行为研究的枝蔓逐渐扩散开来,并在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等分支中扎根,从多角度认识经济行为的细微末节,将经济学研究推向更为微观的领域,逐步实现向有限理性的真实经济活动面貌回归。  相似文献   

3.
经济学理性假设的现实基础 --一种实验主义的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理性假设”以及由该假设所演绎推理出来的理性选择理论,始终是当代主流经济学的核心。但是,人们对“理性假设”的现实性却一直持怀疑和批评的态度。近年来,以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为代表的一些新兴经济学科,从实证和科学实验的角度,对行为人自身特性的假设、决策环境的假设、行为的追求目标,甚至理性假设的个人主义方法论基础等,都提出了具有颠覆性意义的挑战,其中的一些研究结论对目前主流经济学的许多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完全理性假设下的"经济人"与有限理性假设下的"社会人"之争,促成了过去四十年间行为经济学的发展.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Richard Thaler,表彰其在行为经济学方面的贡献,这在某种意义上是有限理性再次战胜完全理性.Richard Thaler将心理上的现实假设纳入到经济决策分析中,通过探索有限理性、社会偏好和自控缺乏的后果,展示了这些人格特质如何系统地影响个人决策及市场结果.Richard Thaler的最大贡献是认识人性,洞悉人性弱点并将其应用到经济学中,使得经济学变得更加人性化.本文对Richard Thaler在禀赋效应、心理账户及助推等方面的学术贡献进行梳理和归纳,以期引起经济学家的反思和再判断.  相似文献   

5.
传统意义上的反垄断法经济学分析主要是指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研究反垄断法,其中的一个基本竞争假设是理性人假设,而反垄断的行为法经济学分析则是运用基于有限理性假设的行为经济学理论对传统研究进行的反思与拓展.在国外,反垄断的行为法经济学分析又被称为行为反垄断,已经成为反垄断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也逐渐被用来处理反垄断纠纷案件,但国内相关研究却较为欠缺.基于此,对行为反垄断的研究方法、基本观点、监管理念及其受到的质疑与所做的回应进行梳理,并尝试展望其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兰照 《全国商情》2012,(17):94-96
行为经济学将人看作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因而更增加了与现实的契合度。婚姻完全私人化的提出是基于一种高度自由化的假设,并假设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在这种理想模式下推行婚姻私人化,有其可行之处,但日常生活中,不可能像传统经济学所提出的经济人一样将理性思维一以贯之。婚姻私人化必然会遇到诸多现实和制度设计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理性选择理论在政治学领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之上,视社会个体为惟一真实的研究对象和分析单位,将政治行为等同于经济学意义上交换活动,这三者一并构成了理性选择理论形式优美、逻辑严谨的方法论体系———方法论个体主义、“经济人”假设和经济学交换范式。然而,理性选择理论的优势与成功却遮掩不了其方法论自身的局限性———方法论个体主义孤立地将个人作为基本分析单位,忽视了社会结构、社会规范与意识形态对个体的影响与形构;“经济人”假设将政治参与者的属性简单地给予预设,不能看清楚“政治人”的全面属性;经济学交换范式将政治活动简单地类比为经济交换活动,忽视了政治活动的复杂性。理性选择理论若要更有效地解释政治现象和研究政治问题,需要正视和克服局限,对方法论个体主义、“经济人”假设和经济学交换范式作出修正与改进。  相似文献   

8.
经典金融经济学理论体系若干矛盾与重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典金融经济学理论体系存在风险概念界定不符合现实、理性人假设与不确定性选择存在逻辑冲突以及无套利均衡方法不能很好解释现实等矛盾和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认知机理和投资者行为,构建了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9.
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作为经济学研究假设前提的经济人,不能只表示个体经济人,还必须要有对社会经济人的假设抽象.缺失社会经济人假设的经济学研究只能从社会经济中的个体出发分析和探讨人类的经济行为,在宏观经济领域的研究是难以展开的,因此迄今为止的宏观经济理论仍只是局限于解释经济个体之间的利益之争,而没有体现出更高层次上的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理性思考和自觉维护.在这种状态下,已经进入21世纪的经济学主要的宏观经济理论,不仅不完全适用于像中国这样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就是在其提出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也基本上不被政府的宏观调控接受为指导理论.因而,深化经济人研究,增加社会经济人假设,必将成为推动21世纪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0.
对法律经济学基本假设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与法学交叉的边缘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以来,正日益受到中国经济学界、法学界及立法、司法部门的密切重视.本文简要介绍了法律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重点针对法律经济学的两大基本假设:"理性经济人与最大化原则"、"以效率作为衡量法律制度的首要标准"进行了反思,强调在法律经济学的研究中,应该认识到经济学方法的局限性,主张用有限度的经济方法分析法律问题,以使法律经济学的研究更见哲理和人性.  相似文献   

11.
现代主流经济学植根于西方社会的文化和心理,其理论假设和分析框架都是基于西方根深蒂固的自然主义思维;而中国社会的文化伦理和现实环境却与西方社会存在很大的差别,这是中国经济学人在主流经济学领域很难做出相应贡献的根本原因。正因为经济学具有强烈的本土性,其理论的构建和发展必须建立在本土行为机理的契合性基础之上,因此,中国经济学的实质发展贵在思维本土化。  相似文献   

12.
现代主流经济学植根于西方社会的文化和心理,其理论假设和分析框架都是基于西方根深蒂固的自然主义思维;而中国社会的文化伦理和现实环境却与西方社会存在很大的差别,这是中国经济学人在主流经济学领域很难做出相应贡献的根本原因。正因为经济学具有强烈的本土性,其理论的构建和发展必须建立在本土行为机理的契合性基础之上,因此,中国经济学的实质发展贵在思维本土化。  相似文献   

13.
法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都是在20世纪从美国新兴起来的学术流派。但人们对法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关系一直存在误解。通过对法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历史渊源的考察以及微观上的比较,可以认为:法经济学是独立于新制度经济学的新兴学科,法经济学本质上属于法学范畴,新制度经济学属于经济学范畴。  相似文献   

14.
法和经济学的思想在西方源远流长,既有从法律视角对法和经济学的研究,又有从经济学视角对法和经济学进行的研究,不同视角的研究拓宽了法和经济学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5.
行为经济学在法律制度研究中尚未得到广泛应用。运用行为经济学中的预期理论和自我约束问题理论,论证行为人在激情犯罪情景下理智和自我控制能力某种程度上的丧失具有必然性的分析作为范例,展示了行为经济学在法律制度研究中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6.
效率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对效率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法律经济学的视角对马克思经济学的效率观进行初步研究,发现马克思经济学的效率观是科学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法经济学作为法学与经济学交叉融合的一门新兴学科,已从非系统研究进展到系统性研究,但总体进展缓慢且创新性少,重基础研究而轻部门法研究,重规范分析而轻实证分析和数量分析.法经济学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全面吸收多种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创建中国特色的法经济学体系,从基础研究转向部门法和实务研究,并成为独立课程和专业.因此,当前的研究应当是立足改革、创新理论,基础研究与部门法研究同时进行,加快理论向法律实践的转化,并注重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应用.  相似文献   

18.
法和经济学的思想在西方源远流长,既有从法律视角对法和经济学的研究,又有从经济学视角对法和经济学的研究,不同视角的研究拓宽了法和经济学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9.
法经济学通过对汉德公式的边际分析得出了隐藏在过错责任原则背后的计算公式,从而为各种侵权案件的过错认定提供了一个客观的、统一的数理结构。法经济学通过均衡分析可以得到单方预防与双方预防情况下侵害人和受害人各自的最优注意水平及最优行为水平的均衡组合,从而揭示了过错责任原则和严格责任原则在各种情况下的激励效果。法经济学通过权衡各种情况下何种归责原则的激励效果更有利于实现效率或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来界定其各自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