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数字情境下,制造商开始将数字化与服务化融合起来,形成数字服务化战略;组织韧性作为企业“转危为安”的关键要素,如何在数字服务化战略的影响下提升企业绩效值得深入探究。因此,本文以中国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构建了数字服务化的作用机制模型,并通过实证检验探究了数字服务化、组织韧性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同时,环境不确定性在数字服务化战略与组织韧性之间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本研究不仅丰富了组织变革理论,还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以及更好地应对意外与危机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机制建议。  相似文献   

2.
“员工快乐指数”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指标。企业要增强活力,必须为员工营造一个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让他们在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下工作、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3.
雇主品牌是在学术领域和实践领域日益受到关注的概念之一。文章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以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分析发现,雇主品牌对员工工作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而且劳动关系氛围在二者之间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因此,为了有效提升员工的工作绩效,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该努力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氛围,并塑造优秀的雇主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4.
已有的研究表明员工感知的主管支持对其任务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有积极的影响,但劳动关系氛围是否会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文章应用社会交换和社会信息处理理论解析劳动关系氛围对主管支持感知与员工绩效之间关系的跨层次调节作用,并收集了94个工作小组的2 318个员工样本的嵌套数据检验假设。结果表明劳动关系氛围均能正向调节主管支持感知与员工任务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即劳动关系氛围越正面,主管支持感知对于员工任务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影响越强。最后,论文还对定量分析结果和管理启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和谐的企业劳动关系有利于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成长,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事关社会的稳定和谐,同时是企业管理得以发展、社会能够安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企业在劳动关系中的决定性地位,决定了企业必须在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中要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发挥自身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构建和谐企业劳动关系所面临的挑战,探讨一系列创建措施,和谐企业劳动关系的构建必须通过文化建设、制度建设、加强保障、人文关怀等途径,以职工为本,以推进企业和员工的互惠双赢为目标.  相似文献   

6.
我国企业劳动关系历来呈现出多样化、动态化等特征,而企业劳动关系的内部调整将关系着企业的良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形成与发展为企业劳动关系的内部调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措施.本文正是基于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提出了人际关系的良性互动、员工参与管理等对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的内部调整产生能动作用的观点,期望能通过营造管理环境,更新管理理念,全方位地调整企业劳动关系,从而构建我国民营企业和谐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掌握大量医疗知识和技能等隐形知识资本的知识型员工是县级公立医院最重要的资源。提升知识型员工劳动关系满意度,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是构筑县级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竞争力、促进其实现改革目标的关键。本课题通过对山东省E县人民医院知识型员工劳动关系满意度进行调查,提出提升知识型员工劳动关系满意度的对策,对县级公立医院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广州市花都区部分企业员工的调查数据,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及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员工劳动关系满意度由工资福利、工作特性与氛围和社会环境与服务三个维度构成。签订短期劳动契约的员工对工资福利的满意度最高,签订中长期劳动契约的员工对工作特性与氛围、社会环境与服务的满意度最高。年龄越大,其劳动关系满意度越高;劳动者工作转换次数与其劳动关系满意度呈负相关。由此,应该积极推进劳动契约全覆盖并鼓励企业与员工签订中长期劳动契约;严格工资管理,维护职工权益;强化职业认同,减少员工工作转换频率。  相似文献   

9.
孙瑜  杨雪 《科学决策》2023,(2):129-141
劳动关系满意度是和谐劳动关系理念下的重要本土化概念,国内学者在其维度结构上进行了初步探索,但研究结果却大相径庭。基于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对工会企业员工劳动关系满意度的构成维度进行重新梳理,并采用形成性模型的构建方法,开发了劳动关系满意度测量工具。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关系满意度由员工关怀、员工参与、劳动争议管理、劳动条件与保障、劳动报酬、劳动负荷和员工成长7个维度构成,共36个题项,该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研究结论为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管理实践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
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中的一中基本的社会关系,其本质是一种经济关系.心理契约存在于劳动关系之中,它是员工与组织之间对相互责任的感知.心理契约是调整劳动关系的一种重要机制.加强组织中的心理契约管理,有助于和谐劳动关系,以及和谐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适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又处于后疫情时代,多变的市场环境、国家政策的调整及频发的极端气候使得动态性俨然成为一种新常态,企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而组织韧性作为一种组织能力,可以帮助企业从冲击过后恢复到正常状态,使企业有效评估外在的潜在风险,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条件,提高解决危机事件的能力,从而让企业渡过难关,并随着环境的变化动态地再造新的商业模式和组织战略。基于此,本文针对组织韧性的定义、维度划分及其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为学术界进一步探索组织韧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VUCA环境不断加剧,提升组织韧性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260份问卷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网络嵌入对组织韧性存在多重影响,企业的网络嵌入程度越高,越有利于组织韧性的提升;知识搜索在网络嵌入和组织韧性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向调节知识搜索和组织韧性的关系.研究结果不仅拓展了组织韧性的研究边界,也为数字化转型情境下相关企业组织韧性的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3.
动荡与变革交织环境下,亟须提升“专精特新”企业韧性,以应对重大风险冲击。文章基于华东地区297家“专精特新”企业的调查数据,采用多项式回归和响应面分析,厘清组织双元学习对“专精特新”企业韧性的适配效应及最优配置模式。经研究发现:相对于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的不平衡状态,双元学习平衡状态下的“专精特新”企业具有更高的韧性;相对于双元学习的低水平平衡状态,高水平平衡状态下的“专精特新”企业具有更高的韧性;组织惰性的克服是双元学习对“专精特新”企业韧性适配效应产生的关键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4.
西部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发展西部和谐的劳动关系,可以促进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助于构建西部和谐的劳动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围绕所涉及到的民生、民权和民利等问题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5.
李宁 《改革与开放》2017,(8):124-124
人的潜能以及作用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组织环境下工作生活的员工其态度以及行为受到组织文化的影响,组织行为学利用跨学科的视野来研究人,指导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其系统化的思维方式将能够更深层次地解读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逻辑,更好地发挥出人力资源管理效果,从而实现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工会作为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自然应担负起协调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任.企业工会要想在构建和谐融洽的劳动关系中发挥特定的角色作用,就要找准位置、明确职责,用先进的企业文化引导员工,形成"企业关爱员工,员工关心企业"的良好氛围,以和谐劳动关系推动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建共享共赢.  相似文献   

17.
瞿英  周春婧 《科技和产业》2024,24(12):243-248
农产品供应链具有多环节、多参与主体、外部环境复杂等特点,面对外部冲击时数字化手段具有一定作用。从系统角度出发依据韧性内涵提取相关影响因素,并与数字化手段关联,运用系统动力学构建因素间动态关联的农产品供应链韧性影响因素模型。结果表明,农产品供应链韧性随时间推移呈递增趋势,相比单独进行设施建设,关注经济政策发展与组织管理建设的韧性优化方案效果更好,全生命周期下农产品供应链韧性的提升需全局的综合调控。  相似文献   

18.
企业文化如何影响员工的反生产行为并减少员工反生产行为的产生,是组织管理的一项核心议题.人与组织匹配理论表明,人与环境匹配的企业文化能让员工产生积极行为,进而带来企业绩效的提升.反之,人与环境不匹配的企业文化对员工行为产生负面影响,降低企业绩效并影响积极组织氛围的形成.人与组织的融合能有效减少员工反生产行为,提升企业绩效和凝聚力,使人与组织更匹配.  相似文献   

19.
杨红英  曾萍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4):104-106
当前世界经济不景气背景下,企业为了生存既要千方百计降低人力成本,又要尽可能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人力资源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西部民族地区企业虽然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程度相对东部企业要小,但应对危机的抗风险能力也普遍较弱,如何度过经济不景气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是该地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认为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采取以下策略:一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高企业凝聚力;二是有效培训,提高企业竞争力;三是抓住机会,适度人才重组,加大紧缺人才的引进,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四是强化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提升企业绩效,增强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企业员工关系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企业员工关系的生态系统发生巨大变化,对传统环境下的员工关系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员工关系管理如何应对挑战,抓住机遇,面临着迭代进阶的历史选择。文章在分析互联网时代企业员工关系管理面临形势的基础上,对企业员工关系管理如何进阶提出六条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