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贸易和投资成为中国与沿线国家发展的两大主力。究竟对外直接投资如何影响贸易,通过对二者关系的研究,可合理调整双方的贸易与投资结构,更进一步深化区域经济合作,达到互利共赢。因此,本文基于一定的理论和现状基础,建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从而得出较为可靠的结论,并就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倡议为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包容性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国际合作平台。本文利用“中国全球投资追踪”数据,从包容性增长视角考察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互惠效应。研究表明,中国企业OFDI显著促进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包容性增长,政策协调机制有助于强化中国企业OFDI的积极作用,且中国企业OFDI的积极作用通过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溢出和民生水平改善产生影响。“一带一路”倡议同样对中国包容性增长具有积极作用,验证了“一带一路”的互惠理念。中国企业OFDI对经济联系密切地区产生广泛的包容性溢出效应,具有“俱乐部”趋同特征。本文研究对于深化“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全球包容性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推动对外投资战略,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导,既要以共享为基本原则,又要兼顾沿线国家合理需求。鉴于这一思想,本文归纳整理的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成果,发现对外投资的空间差异性研究较少,尤其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研究更少。因此,本文在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浙江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浙江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外对投资空间布局理念,并提出差异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特征,引入不良投资指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绩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区位分布与产业选择方面高度集中,导致不良投资呈现"双高"特征,即70%以上的不良投资集中于中亚—西亚和新亚欧大陆桥区域,80%以上的不良投资集中于金属、交通和能源等环境敏感型行业。今后应从产业层面推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转型升级,实施多元化的区位选择战略,优化投资产业布局,并强化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环保意识与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5.
文章构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网络,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网络的中心性结构以及投资模式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网络中,中国、土耳其、俄罗斯在网络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枢纽"作用;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网络中主要扮演投资发出者的角色,而土耳其则更多扮演投资吸收者的角色,俄罗斯的投资模式最具有互惠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集团化投资特征。  相似文献   

6.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开放与直接投资,既是“一带一路”建设中资金融通的重要体现,也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十年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呈现出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行业较为广泛、投资区域相对集中等特征。金融开放通过拓展国内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提升金融机构运行效率,推动资本在国内外市场合理配置,促进企业提高对外直接投资竞争力。面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开放水平普遍较低、中国投资项目融资难度较大等现实制约,要扩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开放,重点服务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加强金融合作,守住风险底线,努力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优化倒逼机制,提升金融服务质量,精准破解中国企业“走出去”困境;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规范与引导,帮助企业借力金融开放提升投资质量和效率,推动金融开放与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融合发展与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经济全球化遭遇重大逆流。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基于中国2005—2015年对外投资行业层面的数据以及国际投入产出表,结合Helm(2020)工具变量的构建方法,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海外投资的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价值链优化效应,并分析其背后机制。本文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企业对沿线各国和地区的投资能够显著促进东道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且这一效应的大小因东道国发展阶段、地理位置以及行业变化而有所差异,其中间机制主要通过下游需求增进及技术溢出引发的生产率效应来实现。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能够有效抵御当前逆全球化的趋势并弥补过往全球化生产模式对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忽视,在推进区域合作、促进沿线各国和地区共同繁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企业积极进行对外投资与经济合作。文章分析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十五个主要国家的投资存量,检验了2007~2015年期间的投资与贸易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大部分国家的投资与贸易之间具有单向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已由商品输出阶段进入资本输出阶段,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不断输出的过程中,东道国的制度环境和两国之间的制度差异逐渐成为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2006年—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34个国家的样本数据,通过构建投资引力模型并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方法,实证分析经济、政治、法律3个维度的制度差异对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法律制度差异对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负向影响最大,政治制度差异和经济制度差异的负向影响依次减弱,且制度差异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从不同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来说,法律制度差异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负向影响最大,且对中国在沿线转型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显著大于非转型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从不同资源丰裕程度的国家来说,法律制度差异对中国对沿线资源丰富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不显著,但对沿线资源匮乏国家直接投资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全球价值链重构趋势下,“一带一路”贸易网络日益紧密,东道国贸易网络地位对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逐渐显现,成为吸引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区位优势。本文基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制造业的投入产出数据构建增加值贸易网络,结合2009—2019年A股上市公司、BvD-Zephyr以及fDi Markets数据,考察东道国贸易网络地位对中国企业OFDI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东道国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地位的提升,对中国企业OFDI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上述影响在发达国家、制度风险较低及开设境外园区的东道国更强,并且进一步激发了中国民营企业、初始投资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并购的积极性。此外,中国企业OFDI的结构得以优化,投资行业依托贸易网络呈现阶梯状分布。机制分析表明,中间品进口激励效应、投资风险规避效应和全球价值链嵌入效应是其重要传导渠道。本文为中国企业面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投资策略制定提供有益参考,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中,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发挥了重要作用。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和双重差分法(DID)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探究“一带一路”倡议是否有助于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企业提升投资效率。实证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提高参与对沿线国家投资企业的投资效率约10个百分点。宏观分析表明创新是企业参与投资的重中之重,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够更好的提升企业投资效率;“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提升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水平、化解过剩产能的方式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因此,“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有效提升了中国企业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13.
就业与人民福祉紧密相连,“一带一路”倡议对就业有深远影响。文章基于2000~2020年中国291个城市面板数据建立理论分析框架,并使用Bartik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问题,对“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OFDI的国内就业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中国OFDI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使国内外生产要素呈现互补关系,扩大了国内就业规模,因此“一带一路”倡议通过促进中国OFDI拉动了国内就业。同时,就业效应会因城市区位、城市级别以及产业而异。此外,文章还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资源型城市的就业,产业结构升级是OFDI影响就业的重要中介变量,人力资本高级化对就业效应产生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为此,文章提出应进一步加快“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提升其影响力和经济效益,同时要积极应对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和国际上的经济往来对于我国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一带一路线路上的国家都是有着各种丰富资源,并且和我国长期保持着友好关系的国家,它们和我国的经济可以进行互补,合作前景非常可观,所以近几年来,我国加强了和这些国家的双向投资,这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主张互联互通方式发展的"一带一路"提出后,随着国家的大力宣传与社会各界的高度配合,其已经稳步实施近四年,并且在国际关系维持、经济发展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发展成果得到了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见证。在我国,据不完全统计,有关"一带一路"的研究文章已经过万;国外,外国媒体对"一带一路"的外文报道也突破7万条,相关专题图书也超过百部。由上述现象可见,"一带一路"话题的社会热度与全球的超高关注度。文章主要就"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欧洲投资政策的分析与研究,这不仅对欧洲国家有效接受中国资金援助有益,也对研究我国的对外政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规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是我国近年来重大的国家发展战略,在全球新的经济形势下能够扩大对外贸易助力企业对外投资。本文基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分析一带一路机遇下的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内产能过剩、人口红利消失、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国内产业的转型与升级、提升国际影响力及竞争力提供了机会,国内企业对外投资快速增长。本文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对外投资的意义入手,探讨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为我国企业提供可靠的政策建议及参考资料,避免对外投资的盲目性,降低对外投资的风险。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逐步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我国创造性提出建设绿色之路,我国对沿线国家的绿色投资也引起较大关注。文章首先从投资规模、投资区域、投资领域和金融机制四个方面系统评价了我国对沿线国家绿色投资的现状,之后分析了绿色投资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区位选择、建设绿色产业园区和打造信息技术平台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苏昕  张辉 《改革》2019,(7):96-110
  相似文献   

20.
范硕  何彬 《亚太经济》2017,(6):28-37
本文以2003-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49个国家为研究样本,并分为整体样本及地区样本,应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检验我国对沿线国家的投资模式。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对沿线国家投资具有显著的"第三国效应",并且混合垂直型投资是我国对沿线国家投资的主导模式。该种投资模式意味着中国对沿线国家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在沿线不同国家之间建立复合式的跨国生产供应链,从而使得对不同国家间的投资形成互补,降低成本,增加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