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服务型企业。在新的金融环境下,银行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商业银行经营发展越来越注重客户服务质量,其目的是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吸引客户,提高客户满意度、忠诚度和贡献度,最终实现银行收益最大化,达到客户价值和银行价值的高度统一和良性循环。但距离现代商业银行的要求,我国商业银行的客户服务水平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十分需要确立新的观念,采用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案例】2003年2月26日,中国建设银行云南省昆明市官渡支行营业厅内发生了一起歹徒持枪抢劫案,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2人轻伤的严重后果。事发后,受害人以银行疏于防范,工作人员和保安人员未尽保障客户生命、财产安全的职责,直接导致了客户人身及其他合法权益遭受重大损害为由,将建行昆明市官渡支行、昆明市五华保安公司告上法庭,要求法院判令被告银行赔偿责任、保安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3.
李文君 《银行家》2007,(6):112-113
目前,客户在银行营业场所人身、财产安全遭受不乏侵害的案例屡屡发生,客户的损失因侵害人的逃逸或挥霍而无法从直接侵害人处得到赔偿,客户转而要求银行承担赔偿责任。银行是否承担责任成为理论与实践中有较大争议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2007年1月,某客户前来某商业银行办理挂失。该客户同时持有该行存折和卡,客户声称在不影响卡使用的前提下对存折进行挂失,该行工作人员表示,不影响卡的使用可以办理存折的应急挂失。该客户填写了书面的挂失申请书,银行在书面挂失申请书的挂失栏类内打印挂失类型为“应急挂失”(并没有注明有效期只为5天)。在挂失以后的第13天,该存折内的存款被别人取走,该客户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银行对挂失存折内的存款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5.
银行经营对象是客户。银行只有拥有广大的客户群才能成为一个实力雄厚的大银行,这是商业银行不容置疑的经营法则。细分客户就是为了从最基层的基本单位消除客户“贫困”,做大建设银行客户群体,开辟了个人银行零售业务的新境界,以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6.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内商业银行逐步树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这一理念要求银行通过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提高经营决策水平,挖掘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银行的经营场所领域发生的抢劫客户财产.侵袭客户人身的案例,给商业银行造成了很大经济和信誉损失。阻下是两则真实的案例:案例1:吴某到A银行办理存、汇款业务,填写单据时,犯罪嫌疑人在其身后窥枧。就在吴某将部分现金准备交给柜台内营业员时,  相似文献   

8.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客户定位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斌 《新金融》2003,(7):24-25
客户定位,是商业银行对服务对象的选择,也就是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的优、劣势来选择客户,满足客户需求,使客户成为自己的忠实伙伴的过程.客户定位是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核心问题.可以说,没有经过定位的客户不可能成为银行的战略伙伴,也必然无法支持银行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家商业银行都树立起以客户为中心,视客户为“上帝”,主动对优质客户进行贷款营销的经营理念。但是,一直以来银行都是要求客户必须先写借款申请书,然后双方才能正式签订借款合同。并且这一做法被作为操作制度,写进了各家银行的《信贷业务操作手册》。  相似文献   

10.
简讯     
央行就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征意见 日前,央行起草了《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支付机构只能选择一家商业银行作为备付金存管银行,可以根据业务需要选择商业银行作为备付金合作银行。  相似文献   

11.
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和机制,是建设银行股份制改革的中心内容。要树立和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实现建设银行的战略目标,把建设银行建成最有价值创造力的银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必须千方百计改进我们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最好的银行服务。这是因为服务是商业银行性质职能的本能要求。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体现在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的竞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际采集某国有商业银行国外银行同业客户数据,构建回归分析模型,探寻可以采用的最优指标,尝试构建该类客户的内部信用评级模型,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对国外银行同业客户的风险管理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商业上有一句名言,“客户是上帝”。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客户就是上帝,没有了客户,就没有银行的生存。客户对银行服务是否满意直接关系着客户对该家银行的忠诚度,如果客户经常得不到满意的服务,那么他就可能更换银行。如果一家银行相当多的客户都不满意它的服务,那么它就有关张的危险。  相似文献   

14.
刘洋 《金融博览》2014,(3):41-41
商业银行重视渠道建设是有原因的。这是因为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提高,客户对银行各方面服务的要求也水涨船高,银行渠道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能不能长久地留住客户。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没有区分出客户的不同,并不意味着客户对银行的需求和价值是相同的。客户相对于商业银行来讲是有生命周期的,给银行带来的利润和创造的价值根据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的不同,贡献的多少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6.
顾生 《金融纵横》2013,(11):4-10
客户是商业银行经营的本源,长期以来商业银行追求规模扩张和利润增长,以高资本消耗模式追逐大客户和大项目。随着风险集中暴露、经济资本监管趋严以及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的冲击,传统的客户选择标准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在分析银行传统经营模式下公司业务目标客户选择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客户选择转变的必要性,并从客户选择策略转变、客户选择评价体系构建以及客户结构调整三个方面,就新形势下银行公司业务目标客户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企业边界的扩大,商业银行的可用资源已经扩展到经营的上游和下游世界。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从利益对立方正逐步向利益共同体转变。商业银行只有。为客户创造了价值,客户才会对银行贡献价值。客户的价值贡献能力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创值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实现商业银行与客户在价值创造活动中的共赢,是提升商业银行创值能力、更新管理理念、培养核心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加入WTO及国内银行国际化,商业银行与境内外各类金融机构客户的业务往来逐年增加,对金融机构客户的风险管理就显得日益重要。由于商业银行与金融机构客户间的业务往来具有种类繁多.多为信用业务且时效性要求高等特点.因此依据国际惯例.目前对金融机构客户的信用风险管理一般由商业银行总行统一控制并采取每年依据对客户的综合信用评级给予授信额度(Credit Limt)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国内商业银行闻的市场化竞争越来越激烈,金融产品本身由于同质化程度很高无法成为银行在竞争中取胜的法宝。各银行在不断探索互联网经济时代提高竞争力的方法,客户关怀则是其中之一。客户关怀业务以提高客户满意度为目的,注重客户体验,加深客户关系,能为银行创造更大价值。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高质量的金融服务的需求,电子银行业务应运而生,同时电子银行业务也以其不受时空限制、多功能、个性化的服务优势蓬勃发展起来。显然,电子银行业务的诞生和发展正是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争取高端客户、优质客户的有效途径,也是商业银行提高信息化服务质量和档次、谋求新发展的必然选择。纵观国内商业银行几年来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可以看出,电子银行的优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从经济效益上讲,电子银行能够有效分流柜台压力,节省人力、物力,大大降低经营管理成本,从而达到增收节支的作用。据统计,传统银行的经营成本占经营收入的60%,而电子银行的经营成本仅相当于经营收入的15%~20%,成本的降低也就意味着收益的增加。从扩大商业银行客户群的角度讲,电子银行所提供的服务是多层次、多渠道的,客户町以通过电话、互联网、手机等多种形式得到24小时的全天候服务,而且使用方便、快捷,同时还可以享受到很多柜台上无法办理的个性化服务,这对于吸引和留住那些要求越来越高的优质客户尤疑起到决定性作用。未来的银行发展已经由交易型银行逐步向服务营销型银行转变,银行业的下一个追逐目标已经变成提高信息化服务的质量和档次,而这样的转变离不开电子银行的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