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下,一些地方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规模,纷纷制定一些所谓的“优惠政策”,向企业伸出各式“橄榄枝”,以吸引投资。在这些形形色色的优惠条款下,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之下,一方少交了相关税费得了利,必然有另一方补交了这些税费受到了损失。而这些损失,往往由引资地区的地方财政埋单了。本来地方财政应为招商引资最大的受益者,却一时间成了“维护”企业利益的冤大头、一些所谓优惠政策的受害者。如“三零政策”(零地价、零收费、零距离服务)中的“零地价收费”,地方政府无偿向企业提供土地后,要对失地农民按月发放失地补偿金。“零收费”的…  相似文献   

2.
<正> 针对目前发展外商外资企业的教训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就进一步发展“三资”企业提几点具体建议。1.在制定优惠政策上应从目前的区域优惠政策转向产业优惠政策。近几年来,各地制定了不少吸引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一些地(市)、县、甚至乡镇又制定出比上级更优惠的政策。在税收方面,你给予减税,我给予免税;在地价方面,你地价低,我比你更低,你租期长、我比你更长等等。但透过这一竞相优惠的政策,不难看出区域性的优惠政策起了很大的负作用,重复建  相似文献   

3.
曾文华  陈雪莲 《经济师》2008,(8):178-179
新企业所得税法已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与旧企业所得税法相比,新税法的变化要点集中体现了“四个统一”:即内外资企业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并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和规范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统一税收优惠政策,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税收优惠体系。文章就新税法以上几个方面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孔玉生 《技术经济》2000,19(3):58-60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直接面向市场 ,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 ,企业的经济行为与经济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因此企业必然会千方百计增加收入和降低成本 ,而在企业成本中纳税占了很大一部分 ,因此如何正确地利用税收政策以达到合理避税 ,降低企业成本的目的 ,对企业来说就十分重要。一、投资中的模式分析1、投资地的选择。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搞活” ,与此相适应制定了多种优惠政策 ,形成了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的老市区和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多层次的优惠地域 ,并且对一些地区制订了一些特别优惠的政策。在国内还有许多地方搞经济开发区和…  相似文献   

5.
一、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创新之处在法律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上,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创新之处体现在“四个统一”,即内资、外资企业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并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和规范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统一税收优惠政策,实行以“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税收优惠体系。其具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聚作为一种重要的区域产业组织形式,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培育产业集群发展是提高地方经济竞争力、加快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的重要途径。面对机遇与挑战,地方政府不但要注重产业集群的基地与相关配套服务平台的设施建设。同时,要落实好各项产业扶持政策,完善相关税收优惠体系,努力提升产业集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涉外税收优惠发展的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适当”地把握税收优惠,把给予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上。这里所说的“适当”,包含两层意义:(1)从发展的方向看,我国的涉外税收优惠要逐步向国民待遇原则靠拢。过多、过滥的税收优惠应当加以严格清理和坚决压缩。(2)向国民待遇原则靠拢并不意味着要完全废除涉外税收优惠。2.给予特定行业和产业减免税。我国传统产业已初具规模,面对世界新经济的兴起,我们应该加速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升级,加速我国落后行业、落后产业的发展。对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等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实行产业性税收优惠,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经…  相似文献   

8.
徐江平 《经济师》2005,(12):265-266
针对洛阳市实施“强强”战略中存在的视角小、上游产业比重大、经济同构化现象加重等问题,文章提出了制定大视角洛阳的“大十字战略”构思,发挥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不同作用,建立区域中的地方利益协调机制,明确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和产业重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科学院是干什么的?按照老百姓的解读,往往把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中国科学院搞错,甚至一些地方官员也没有理清这两个科学院的区别。当然,最为极端的是曾经有人把中国社会科学院误读为“社会大学”。当时,我们在读博士,去申请学生乘车优惠,管理部门认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是社会办学,不能享受此待遇,搞得大家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10.
备受社会关注的新企业所得税法2007年3月16日在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获得通过。将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到时内资、外资企业将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并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和规范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统一税收优惠政策,建立“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税收优惠体系。中国现行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双轨制”模式始自15年前。从1994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开始施行,由此形成了被专家称为“全球罕见”的内外两套企业所得税制度并存的所得税制模式,并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1.
陈喻锋 《新经济》2014,(17):99-99
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给予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是我国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享受税收优惠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如企业指标不达标,管理不到位,对政策理解有偏差,导致一些企业高新资质被取消,企业蒙受很大损失。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清代四川的福建移民经济活动刘正刚明末清初,四川地区“土旷人稀”,清初统治者面对战后四川“有可耕之田,而无耕田之民”①的荒凉残破局面,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垦荒措施,极力鼓励各省民人入川落籍垦荒,于是出现了清前期近百年的“湖广填四川”的大规模移民运动。这次...  相似文献   

13.
2009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回眸 2009年初,各商业银行和各地方政府纷纷制定细则,贯彻国办发[2008]131号文件。2009年1月3日,四大国有银行宣布,只要2008年10月27日前执行基准利率0.85倍优惠、无不良信用记录的优质客户,原则上都可以申请七折优惠利率。  相似文献   

14.
曹家新 《环境经济》2006,(10):65-65
近年来,地方经济建设中的“乌海现象”,颇为发人深省。 乌海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2002年,为加快地方发展,该市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出了无偿用地、5年内返还所有增值税等诱人的优惠政策,并推出招商引资“一站式办公”、“保姆式服务”、“先上车,后买票”等承诺,招招制胜。到2003年,乌海市批准上马焦化、高载能项目达到高峰,两年内,仅新建的焦化厂就有51家。  相似文献   

15.
本刊2004年第9期曾发表《西部高耗能产业:“套狼”不能丢“孩子”》的报道。报道称,在我国西部一些地区“高耗能产业遍地开花”、“高耗能产业西移”、“发达国家普遍从能耗、环保、税收等方面对高耗能项目进行限制,迫使这些项目向境外转移”等等。最近,《新华每日电讯报》等媒体又纷纷对这一问题进行报道,现将有关报道摘编如下,希望能进一步引起有关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税收政策的评价与完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樊丽明 《经济学》2002,1(3):671-686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政策经历了一个重规模到重质量、从以区域性税收优惠为主逐步到行业性税收优惠和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演变过程。中国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政策产生了明显的扩大外商投资的吸引效应、经济发展的牵动效应和推进开放的示范效应,但也存在产业优惠政策不够集中明晰、对技术知识资本密集型的项目优惠范围偏小、东部区域优惠政策有待缩小甚至取消、地方政府收费项目繁多、优惠措施不够规范等问题。本还提出了克服上述缺陷的相应政策。  相似文献   

17.
西部要顺利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并非一些官方媒体宣传的“从右手传给左手”、“先富裕起来的东部去帮助仍然较贫困的西部”那么简单。西部未来的发展,并不能完全寄托于对东部产业的承接,而是需要挖掘传统产业的潜力,更需要培育新兴产业一起支撑地方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行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影响深刻,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的过程中,仍需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本文对省际层面三次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进行测度分析,构建SARAR模型开展地方政府竞争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研究发现:以经济增速为导向的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下,地方政府对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逐底竞争”。环境因素纳入官员政绩考核体系后,经济增速竞争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负面作用得以弱化。财政分权下,财政自由度的提高增强了地方政府的竞争能力和动机,一定程度上也对产业高质量发展产生了直接的负面作用。但财政激励的弱化又间接降低了地方政府的经济竞争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负向影响,强化环境绩效竞争则对产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正向影响。本文对引导地方政府从经济增速的“逐底竞争”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逐顶竞争”转型具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9.
雷群泌  李欢玉  顾裕文 《经济师》2023,(6):125-126+135
“链长制”是我国地方政府应对新一轮全球产业竞争的重要抓手和有力武器。文章分析了“链长制”诞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发展脉络,阐述了“链长制”的衡阳方案,分析了衡阳输变电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基于“链长制”的衡阳输变电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设计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所得税优惠政策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特惠制”取代“普惠制”。那么,“特惠制”应该“特”在何处呢?1.向特定的产业倾斜。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主要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业的竞争。为此,一方面应根据国家最新制定的产业政策和鼓励发展目录来确定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对象;另一方面要按照建立多层次动态弹性优惠税制的要求,完善产业性优惠政策的内容和方式。应按照产业重要性原则,并配合税式支出预算管理,实行总量控制,结构优化的办法。即首先确定年度税式支出的总规模,再按重点产业发展次序确定各产业的免税额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