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千呼万唤之下,随着《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的出台,我国资本市场退市机制的雏形终于于2001年2月23日形成了,PT水仙、PT粤金曼的正式退市标志着我国退市机制的开始启动。在此后的三年多时间里,证监会又先后出台了《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修订)》及《关于执行(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2.
《东方企业家》2006,(5):137-138
水仙电器的前身是创建于1980年的上海洗衣机总厂.是我国家电行业中最早生产家用洗衣机和燃气热水器的专业生产企业。公司在1993年挂牌上市。然而,从1995年开始.水仙电器的效益便开始滑坡,之后每况愈下,1997年至1999年连续亏损,2000年起暂停上市.由此加入了PT行列。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 近年来,"郑百文"事件以及PT水仙、PT农商社等一些上市公司的连年巨额亏损现象,使得上市公司的退出机制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这其中的关键问题是立法的完善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尚 《企业导报》2001,(5):47-48
<正> 2001年4月2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驳回PT水仙申请宽限期的请求,并已将该决定上报中国证监会。按照中国证监会《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关于发布<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的通知》的规定,4月24日,海水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被证监会处以“极刑”——终止上市。上交所的公告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5.
资产重组是证券市场的永恒主题。作为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手段,资产重组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主营业务能力。所以近年来资产重组备受上市公司的青睐。但对于大多数重组公司来说,资产重组并没有发挥积极的功效,相反虚假重组和无效重组比比皆是,重组公司的“业绩变脸”也屡见不鲜,“亏损——重组——盈利——再亏损——再重组”已成为许多上市公司的重组五部曲。而财务会计处理的规范滞后于资产重组的实践,这无疑为上市公司通过资产重组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足够大的操作空间。本文拟从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现状出发。对资产重组盈余管理的内外动因及其后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纪丽芳 《财会通讯》2008,(12):100-101
宁夏银新能源(原吴忠仪表)上市公司由于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亏损被列为“*ST”公司。为了及早地发现和控制财务风险,避免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和再次成为“*ST”公司,该公司建立行之有效的财务预警系统、加强风险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本文针对该公司现状与特点,为该公司量身设计了一套财务预警系统,并进行了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7.
ST与财务危机预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财务失败是一个企业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的困难和危机,为了预测财务危机,以减少损失,西方国家建立了很多的数学模型。最早也是最典型的是美国人爱德华&;#183;阿尔曼(E&;#183;T&;#183;Altman)提出的“Z计分模型”(Z-score Model)。它建立于20世纪60年代,“Z计分模型”在西方的广泛运用证明了其在预测财务危机方面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特别是股票市场的发展还很短暂,对于企业的财务失败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或框架,方法,只是对于处在财务困境的上市公司,证券管理当局则是在其股票名称前加上“ST”、“PT”以示警告和不同,用以降低投资风险,那么“Z计分模型”与“ST”、“PT”公司的财务是不是已经达到应该予以提示的程度呢?这些公司的Z值如何呢?本文试图探讨。  相似文献   

8.
刘秋平 《河北企业》2006,(10):33-34
<正>“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则各有不同”,但对于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逆水行舟的上市公司来说,公司治理上的不幸却是相似的。市场经济风云难测,股市起伏属于正常现象,但从被股市淘汰或终年沉没在“股底”的上市公司情况来看,一些上市公司失败的原因可以归结为财务治理的失败。本文从财务管理角度出发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分析存在的财务治理问题,对财务治理理论、模式以及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提高上市公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注册制全面展开,公司不断上市的同时,也应时刻关注上市公司的退市情况。近年来,证监会加大了对于财务造假、违规操纵等扰乱资本市场秩序行为打压的力度,对不良上市公司坚持尽快退市。从2014年至2019年,虽然A股退市公司数量在逐步增加,但是上市公司数量仍远超退市公司数量,上市公司中不乏经营状况恶劣面临退市的ST公司,凭借盈余管理在资本市场上欺骗广大投资者,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这类公司通过盈余管理粉饰财务报表和财务数据,将当年的业绩扭亏为盈,避免了连续亏损而退市,却治标不治本。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亏损上市公司进行了定义和分类,提出将其分为可挽救性亏损公司和实质性亏损公司两类,重点对“虚亏”上市公司的价值卖点进行了分析,并就各卖点对亏损公司的股价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分析监管空挡、额度控制及缺乏有效退出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上市公司加强内部管理的动机,而增强了其利用上市公司资源谋利的愿望。不少公司盲目实现融资后,往往不知道该将资金投向何处,于是不按招股说明书任意修改资金投向,将资金存入银行,或流入股市,这就难以保证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据对再融资额前30名上市公司的调查,有14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在实施融资后出现下滑。在1994年至1999年实施配股的公司中,1999年出现亏损的公司有39家,到2001年7月24日,亏损的公司达到55…  相似文献   

12.
李勤 《财会月刊》2005,(1):37-38
本文收集了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的有关财务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重点研究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项目在盈余管理中所起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连续两年亏损和连续三年亏损的上市公司在亏损年和扭亏当年均利用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项目进行盈余管理,并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13.
完善制度:让上市公司退出有章可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月24日,中国证监会《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出台,可以说是这两年PT农商社等上市公司的连续巨额亏损与琼民源、ST郑百重组案使上市公司的退出机制问题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结果,特别是近来对ST郑百重组方案认识的不断深化,使人们认识到建立上市公司退出机制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并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实施办法》的出台。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在发生财务困境之后会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找到导致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和诱导因素,而这种事后研究往往只能作为失败的案例存在,对于公司本身而言,已经陷入了负债率居高不下、现金流严重不足的极大威胁之中,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文章基于电力行业的财务困境进行研究,得出困境模型,为财务公司防患于未然作出应对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2000年至2012年沪深两地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在国有上市公司存在多重目标的情况下公司业绩与CEO强制变更之间的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当国有上市公司处于亏损状态时,公司业绩和CEO强制变更之间显著负相关;对于经营状况良好的国有上市公司来说,公司业绩和CEO强制变更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CEO强制变更后,亏损公司的业绩会得到显著性改善,而盈利公司的业绩则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6.
PT北旅是我国首家使用资本公积金弥补亏损的上市公司。1996年8月9日,该公司临时股东大会决议,批准用4742.39万元资本公积金弥补亏损,从而使公司在该年当年一举扭亏并避免了两连亏的命运。在2001年1月20公布的重组方案中,ST郑百文董事会拟用2.5亿元资本公积金来弥补亏损,然后再将三联豁免的14.47亿元债权形成资本公积,并用该资资本公积冲抵累计亏损,如此,郑百文累计亏损将减少到零。PT渝钛白也借助于6.147亿元的资本公积金弥补亏损已成了不少公司扭亏损局面的新出路、新时尚和良方。然而,此项实务合理、合法吗?  相似文献   

17.
田月昕  李娜 《财会通讯》2008,(2):113-114
一、建立财务预警系统的必要性 2001年4月,当“PT水仙”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上第一个被摘牌的公司后,财务危机的防范已引起我国企业的广泛关注。企业出现财务危机并非一朝一夕的结果,而是企业长期财务经营不善和缺乏及时监控、预警的集中体现。我国企业在迎接改革和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以及新的更大的风险和危机。因此,应尽快建立财务预警系统,满足利益相关者日益迫切的需要,防范财务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2005年至2006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能力、审计意见以及自愿性审计师变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财务能力越差的公司,越容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而财务能力较差的公司或者上一年被出具非标准意见的公司,在本年度更容易发生自愿性审计师变更。同时还发现,针对"ST"、"PT"公司的特殊审计市场,审计供求双方进行的博弈非常激烈。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2005年至2006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能力、审计意见以及自愿性审计师变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财务能力越差的公司,越容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而财务能力较差的公司或者上一年被出具非标准意见的公司,在本年度更容易发生自愿性审计师变更。同时还发现,针对“ST”、“PT”公司的特殊审计市场,审计供求双方进行的博弈非常激烈。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有公司“问题高管”不断出现,战略决策失误与财务行为短期化影响了公司的长期发展,降低了国有资本的配置效率。财务行为短期化既反映了公司内外部监督机制的失效,也表明公司财务管理能力不高。本文以2005年度545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不包括ST和PT公司,其中国有相对控股上市公司115家,国有绝对控股上市公司430家)为样本来分析国有公司存在的四大财务行为短期化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