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明与扫墓     
清明节在每年春分后第十五天。所谓"清明",诗大雅大明:"会朝清明"。传:"不崇朝而天下清明"。疏:"天下乃大清明,无复浊乱之政。"每年四月四、五、六日为清明。淮南子天文:"清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广雅释天:"金神谓之清明。"按法苑珠林大道篇引王子云:"金精为清明"。所谓"扫墓",祭扫先人之墓也。宋史唐恪传:"以延康殿学士知潭州,请往钱塘扫墓,然后之官,遂改杭州。"清通礼:"岁,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清明被确定为法定节假日的第一年,祭祖、扫墓、踏青、吃青团等传统活动成为清明节3天“小长假”的主色调。  相似文献   

3.
古往今来,每逢清明节,人们照例要祭祀祖先,为逝去的亲人扫墓。从唐代诗人白居易笔下的《清明野望吟》便可窥一斑:“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清明节,海峡两岸中国人的谒祖节,思亲节。在我国台湾,清明节是一年八大节之一,节俗基本保持与闽南等主要祖家地一样。扫墓的祭品有牲礼以及五彩纸条,有的还带上干饭、白酒、泥蚶等。必不可少的是用糯米和“鼠曲草”(食疗兼优的野菜)制成,内包豆沙及芝麻仁、花生酥等馅料的祭品,谓之“清明果”,呈绿色,避开了象征喜庆的红色。祭墓毕,有的将清明果等祭品分赠常到陵墓附近放牧…  相似文献   

4.
清明诗话     
“又近清明,又近清明/向阳的坡上有我的祖宗/映山红开了一溪又一溪/年年清明,年年清明/种下的乡愁长遍了四月/过了清明,又等清明/清明在乡下的小村,雨丝密密……”这是诗人笔下的清明。诗人的清明是缱绻的、惆怅的;清明的天空是飘逸的、迷离的。  相似文献   

5.
古人流传下来的有关清明的著名诗词很多都蕴含着对人生、世事的丰富体验,记录着当时的世态人情。今天,当我们力图重温那种心地澄静、淡泊的生命体验之时,又向何处去寻觅那“气清景明”之风呢?近年来,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总会传来某地因扫墓者烧纸不慎而引发山林火灾的消息。事实上,这种重扫墓仪式的风气,是对我国历史悠久的清明祭祀传统文化的一种误读。一些地方清明祭祀方式充斥庸  相似文献   

6.
农历清明时节,是中华民族祭祀祖先的日子。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携带供品。香火、冥钱去扫墓根据历年来的教训,特提醒大家扫墓时泣意以下三点:一、严防发生火灾。一般墓地都在郊外和山野。往年,各地在清明扫墓期间,因点燃香火、焚化冥钱不慎引起火灾,烧毁山林事件时有发生。有的造成数十万元的损失,有的事故者被绳之以法。教训惨重,足以为戒二、不要在田间走斜路,辟新道。自从农田承包到户后,土地利用率高了,还埂沿沿、地头拐角都种上了庄稼;有的过劳被农田包围,这就给扫墓者带来不便。为此,提醒大家脚下留情,尽可能别踏坏农田…  相似文献   

7.
《乡镇论坛》2008,(21):F0002-F0002
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是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是一座以宋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历史文化公园,它以恢宏的气势再现了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传世之作《清明上河图》,用巧妙的创意把宋代历史活化。游人进入清明上河园,仿佛穿越时空隧道走进了一幅活动的历史画卷。徜徉其间,常令人有“一朝步人画卷,一日梦回千年”的时光倒流之感。  相似文献   

8.
罗堃 《潮商》2016,(1):87-89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4月3日至5日清明节期间,全聚德集团公司直营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25.52%,接待人次同比增长了39.85%。集团公司各企业围绕“清明养生菜,吃出健康来”的营销活动主题,积极准备、周密策划,以节气、养生和各企业第一季度创新菜品为基础,根据店堂特色和文化,  相似文献   

10.
清明絮语     
费城 《上海房地》2011,(4):64-64
清明,清明,年年清明,今又清明。关于“清明”,我始终觉得这是一个代表着过去的词汇,因为祭奠和怀念。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党员干部创办、领办、兴办了一大批科技示范服务基地。示范基地对转变干部作风、分流机关人员、调整产业结构,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少数地方在办示范基地中存在一些不良倾向,导致示范基地不“示范”。主要表现有:一是一些党员干部把办基地看成是“下海”,借示范基地之名谋利,打着示范基地的幌子捞钱,久而久之,示范基地成了“腐败基地”。二是许多党员干部只求在基地牌子上留名,不求在基地上有影,一切让农民代劳、代管,当了“甩手掌柜”。三是有的党员干部坚守“物以稀为贵”的信条,缺乏市场意识,兴办…  相似文献   

12.
保险如玉     
西方谚语说,如果你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你就不知道要到哪里去?这个来去指的是生命,也是信仰和目标。 在这一点上,中西文化是同源的。比如中国的清明节,既是一个节气,也是传统的节日。清明之意义,  相似文献   

13.
清明时节     
在我们的传统节日中,清明或许是最值得回味的日子。这一天,天空似乎总是阴沉沉的,时不时还飘着如丝细雨,把我们的思绪渲染得格外深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真不知还有什么日子能像清明一样,如此牵扯着我们的心境。  相似文献   

14.
清明风筝梦     
陈韶华 《乡镇论坛》2009,(11):42-42
“谁道致身无羽翼.回看高举绝红尘。”清明节放风筝是中国由来已久的民间俗趣,清明节在许多地方无形中也就成为“风筝节”了。  相似文献   

15.
乡镇的法庭、派出所、司法所,地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前沿,承担着繁重的执法任务,对于维护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庭两所”在群众中的威信却明显下降。究其原因,与他们的执法活动不规范有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参与“三乱”。“一庭两所”作为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的派出机构,应在依法办事上下功夫。然而,在一些地方,“一庭两所”滥用职权的现象十分严重,有的擅自动用武力强行征收集资提留;有的充当计划生育处罚的“别动队”;有的则是以个人的名义收取一些不符合政…  相似文献   

16.
清明     
写下“清明”一词,就觉有—枝花从烟雨深处斜逸出来,隐隐约约的还有牧童、酒楼、只可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想想看,清和明是多么吉祥与爽朗的字眼,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气清彻明朗,万物欣欣向荣。清明这两个汉字并列在—起,原本就应该神奇地构成生动的画面。这不,连古人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也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不然,怎么会有“满Q阶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佳节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柔”等诗句。这时节,刚刚从严冬酷寒走出的人们,在蛋黄般的嫩阳下,在吹面不寒的杨柳风中,可以如丛草般疯长…  相似文献   

17.
许晟 《企业世界》2007,(7):41-41
辽宁省直机关纪工委日前出台《〈省直机关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行为规范〉实施细则》(以下简称《行为规范》)。据悉,该《行为规范》规定,存在下列情况,且情节严重的,将会被严肃处理,或者有侵犯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行为的;借生病住院之机收钱敛财的,且情节严重的;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且情节严重的;  相似文献   

18.
李洪哲 《活力》2010,(8):239-239,241
一、产生职务犯罪的主要原因 1.政治素质低。职务犯罪的干部大多没有良好的思想基础.又放松自身学习,不注意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和严格自律。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受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侵蚀,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世界观、人生观错位,价值观扭曲.把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带人执法领域中,把手中的权力视为交换的筹码.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把公正执法扔到了脑后。有的党员干部不讲政治,只讲金钱;不讲奉献,只讲索取;斗富、显阔、纵欲、精神空虚、道德沦丧。究其根本原因是丢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理想信念动摇。  相似文献   

19.
《乡镇企业科技》2011,(11):93-93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  相似文献   

20.
清明节史话     
清明节史话清明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即明洁的意思。每年阳历4月5日(阴历3月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时开始。这一天草木萌芽,万物复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一书中说:“三月节,物到此节,皆以洁齐而清明矣!”这时我国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