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荣 《上海会计》2010,(3):10-13
本文通过对虚拟经济的内涵与特征进行分析,剖析公允价值与虚拟经济的关系,揭示在虚拟经济环境下公允价值运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在虚拟经济环境下公允价值有效运用的措施,以便于更好地指导理论与实务工作。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虚拟货币的定义和分类,探讨虚拟货币对货币供求的影响,进而构建涵盖虚拟货币的新的货币需求理论以及货币供给理论。本文认为,虚拟货币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方向和大小取决于其与现实经济的联系以及与现实世界货币(传统货币和电子货币)之间的互动关系,虚拟货币对现实世界交易性货币的替代会导致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如果将虚拟货币确认为非货币,则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是间接的,影响方向和大小取决于虚拟货币的类型;如果将虚拟货币确认为货币,则会直接导致狭义货币乘数和广义货币乘数增大。基于此,本文讨论了虚拟货币发行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并就相关监管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虚拟经济得到高速的发展,成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核算也应适用现代经济的发展,公允价值就是会计准则适应虚拟经济发展的典型代表。本文阐述虚拟经济的内涵和特征,分析公允价值与虚拟经济的相互关系,指出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公允价值在虚拟经济中有效运用的措施,希望可以对会计理论和实务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青 《武汉金融》2003,(2):47-48
虚拟经济有着自身的独特功能和特征 ,虚拟经济与金融创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虚拟经济的发展必须用正确的金融创新来促进。  相似文献   

5.
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现代市场经济就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经济。房地产就兼有实物资产和虚拟资产的双重属性。从经济虚拟化的角度来看,房地产作为一种虚拟资产的特征越来越明显。这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房地产不再仅仅意味着供人们消费和生产的住宅或厂房,而更多地成为一种投资工具和投资对象。正是因为这样,房地产价格的波动幅度远远超过普通商品,而价格的强波动性正是虚拟资产的重要特征。旨在通过对房地产价格波动和银行信贷支持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提出合理的房地产金融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虚拟经济得到高速的发展,成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核算也应适用现代经济的发展,公允价值就是会计准则适应虚拟经济发展的典型代表。本文阐述虚拟经济的内涵和特征.分析公允价值与虚拟经济的相互关系,指出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公允价值在虚拟经济中有效运用的措施,希望可以对会计理论和实务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虚拟货币的生命周期论金融监管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货币具有完整的产品生命周期特性,并且在货币发行上呈现出新的特征,虚拟货币本身的稳定性与坚实性,虚拟货币赎回问题都对金融稳定性提出了挑战,而虚拟货币的虚拟性和跨国界交易的跨时空特性对反洗钱等金融监管活动提出了挑战。本文从新巴塞尔协议入手,探讨现代金融监管的特征,通过对虚拟货币生命周期的分析和对现代金融监管带来的挑战,并比较国际上现有的虚拟货币监管框架,阐述并提出虚拟货币监管体系构建框架,提出了虚拟货币监控机制的6个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深化的发展,货币已从单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需要,转向同时满足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要求,因而现实中货币就有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个主要流向。货币过多流向实体经济可能会导致物价上涨,而过多流向虚拟经济又可能推高资产价格。基于这一思想,本文从货币供给和广义货币流通速度的角度,运用平滑过渡向量自回归模型,采用1996年以来的月度数据,研究了我国货币供给与物价水平的非线性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货币供给对物价水平的影响依赖于经济所处的状态(即CPI上升机制和CPI下降机制),并且存在较强的非对称性;广义货币流通速度变动会带来物价水平同方向变动,且不依赖于经济所处的状态;面对物价变化,货币供给的变化存在非线性和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文件明确指出∶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关系”,这一科学论断既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又有指导我国经济稳定发展、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的现实意义。作者认为∶对虚拟经济的讨论必须要紧密联系实际,相应提出对策性建议,以指导实践,防微杜渐。为此,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现代经济史上日本规模最大的泡沫经济破灭的案例和我国发生的泡沫经济现象,对如何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关系、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与建议。(一)从历史上来看,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导致泡沫经济的共同表现为资产价格的投机性狂涨和猛跌。日本在泡沫…  相似文献   

10.
虚拟经济繁荣与实体经济放缓具有共生性。资本管制放松、货币扩张与低利率条件下的金融化导致虚拟经济繁荣。金融化分层特征表现为:经济货币化和债务化加深、金融部门膨胀和非金融企业与家庭金融化。我国金融化特征包括:经济货币化程度高企和杠杆率快速攀升、银行业主导的泛金融部门膨胀、房地产金融化和非金融企业金融化。金融化并不能改变实体经济增长放缓的长期趋势,过度金融化反而对长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造成多重不利影响。经济虚拟化和资本金融化的正向反馈机制和基于风险与收益的跨期选择决策机制可以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为金融化提供解释。西方各国金融化治理的关键在于打破垄断金融资本权力主导的制度框架。我国的金融化治理对策包括:宏观上控制信贷投放规模和有效区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货币需求,中观上控制房地产等泛金融部门膨胀,微观上加强对企业的金融审慎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