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民营景区核心能力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民营景区主要是指民营风景区,是民营企业以获得景区经营权的方式经营管理景区所形成的结合体,它是以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为核心,辅以相关的旅游服务等为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旅游活动的特定区域。景区民营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经营年限从30年至70年不等。如2001年初,四川省宣布出让三星堆遗址、九寨沟国家森林公园等十大景区经营权;2002年5月,福建省人大通过了《福建省旅游条例》,提出“国家所有的旅游资源的经营权,可以依法有偿出让给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景区民营也为公有旅游土地带来了企业化运作模式,在极大的提高了景区的知名度和景区的经济效应的同时也使得旅游竞争更加激烈。因此如何保持民营景区的竞争优势、实现相关者的经济利益,是现实向我们提出的课题。构建核心能力是民营景区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也是民营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1引言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经济的腾飞,闲暇时间越来越多,人们对于休闲度假的需求、对回归大自然的渴望、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越加强烈,由此催生了乡村旅游业。但随着乡村旅游经历了一轮较快的发展后,人们渐渐地对于现有的一般的乡村旅游、农家乐等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渴望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卫生更加干净、住宿条件要有城市酒店的舒适度,又要精致,有乡村特色等等;人们希望乡村旅游在传统的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做农家活、看农家景、亭农家乐的基础上更加升级,乡村度假区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高级的模式自此应运而生。专家们普遍认为,乡村度假区将是乡村旅游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黄师 《乡镇论坛》2011,(25):29-29
近年来,各地以农家生活、农村民俗、农业风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不少地方的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的特色产业。乡村旅游已由单一的“农家乐”逐步向观光、休闲、度假及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为传统的农业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但是,也有一些地方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时,缺乏长远意识,留下诸多“忧患”。亟待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乡村旅游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是“强村富民”的绿色驱动力。本文基于2011—2019年30省区面板数据,借助DEA-Malmquist模型测算乡村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并讨论其时序特征;构建地理距离与经济地理距离矩阵后,依托空间杜宾模型考察其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呈波动态势但整体向好且由技术进步推进;乡村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空间上具有“高高”集聚或“低低”集聚特征;环境规制、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居民固定资产投资对乡村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显著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5.
《企业经济》2019,(10):74-81
乡村旅游因其关联效应和乘数效应,成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路径。但是,在实践中乡村旅游扶贫成效并不理想,一部分贫困人口被排斥在当地旅游发展项目之外,往往出现扶贫目标脱靶、"旅游飞地"现象。因此,以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为视角,在对国内外理论文献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尝试对江西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主要效应进行总结。充分运用典型案例法,选取江西目前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的重点村作为研究对象,对江西乡村旅游扶贫发展模式、面临问题进行分析。从构建多主体扶贫机制、创新业态发展模式、实施品牌行动计划、完善可持续脱贫机制等方面提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政策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面对西部大开发、乌昌经济一体化、乌昌无障碍旅游的历史机遇,昌吉州以其雄厚的农业基础,良好的自然、经济状况,丰富的客源市场为依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目前,其发展规模和速度位居新疆前列。本文对昌吉州乡村旅游的开发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在分析其开发模式、景点类型的基础上,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期达到优化地区乡村旅游模式,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7.
摘要:我国乡村旅游自20世纪80年代开发以来,在促进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日本的乡村旅游较为发达,是农业旅游的强国。我国乡村旅游的背景和起因与日本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研究日本的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对我国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毛芳韬 《活力》2023,(21):163-165
我国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农村、文化村落、企业庄园、产业庄园等,从而形成了种类繁多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包括教育型、田园风光型、民俗文化型。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乡村旅游的投入,借助乡村旅游的方式增强农村地区经济活力,同时也能有效提高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水平。本文主要论述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影响、如何借助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发展乡村旅游是各级政府提高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重点探讨了乡村旅游规划的原则、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以期为广大地理科学和城乡规划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赵薇 《活力》2023,(21):166-168
《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为大力弘扬贵州文化特色和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指明了方向。“四在农家”起源于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乡村精神文明,以引导农民增收致富为前提,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以建设美丽乡村、共促乡村旅游经济为蓝图。近年来,“四在农家”乡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已在西南地区全面展开,从“四在农家”乡村旅游视角来看,其对振兴乡村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让更多的外地游客感受到“学习、生态、人文、住宅、农田”五位一体有机结合的空间理念,从而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土地、经济、人口、社会和景观犹如几个巨大的齿轮相互契合着,形成推动乡村城市化进程的动力和重要的权衡要素,是研究中国乡村城市化问题的共同关注要素。在城市边缘区这个同时兼具自然特性和社会特性,城市和乡村激烈碰撞的空间地带里,乡村旅游以一种新兴的姿态切入其中,形成一条充满活力的经济线索将土地、经济和人口社会等要素串联成一部拉动乡村发展的巨大机器。本文以成都城市边缘区的乡村旅游地三圣花乡为对象,通过观察其发展历程中的土地、经济、人口和景观变革来透视旅游经济作用下的乡村城市化进程。变革的结果表明,在城市边缘区乡村地带发生的乡村旅游并非是乡村抵御城市的有力防线,而是通过一种非工业化的路径创建了乡村向城市过渡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背景下,本文基于三期(2000,2002,2004年)全国民营企业主抽样调查数据,从人力资本创造与流转的视角,实证研究了跨国公司在华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影响因素和作用渠道。OLS回归和Treatment Effect非参数估计结果稳健地表明,民营企业主的跨国公司工作经历对其所创立企业的经营业绩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证实了跨国公司在华存在通过人力资本创造与流转机制的溢出效应。研究进一步显示,制度环境对有效收获人力资本溢出有重要影响。关于人力资本视角下溢出效应发挥作用的渠道,我们发现,民营企业主跨国公司工作经历有助于提高其国际视野和企业海外销售比例,这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有所助益。同时,我们发现,有外企经历的民营企业主更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和员工激励等公司治理因素。  相似文献   

13.
留民营村     
<正>留民营村地处北京大兴东南,北部毗邻亦庄新城,面积2704亩。农业人口780人,260户。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2.5亿元。年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旅游经济综合收入1200万元。2003年被评为首批市级"民俗旅游村",2010年被评为"北京最美丽的乡村"。休闲农业产业特色生态农业建设和沼气清洁能源使用成为留民营特色之一。留民营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在北京市环保所的指导下,开始进行  相似文献   

14.
乡村旅游产业作为永嘉县新的战略产业,已然成为楠溪江畔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对县域经济的推动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近年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命员的消费观念不断地改变,乡村旅游迅速崛起,楠溪江旅游市场也迎来了空前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和发展,乡村旅游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乡村旅游不仅能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它的持续健康发展更可以成为解决我国当前的"三农"问题一个有效途径,从而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切入点。简要介绍了乡村旅游的定义、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对河北省乡村旅游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发展河北省乡村旅游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价值工程》2013,(18):10-11
本文以云南省为例,论述了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以及为促进其发展应采取的对策。作为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兼有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特点的乡村旅游,是我国农村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想使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则需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解决乡村旅游出现的问题。如搞好科学规划,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等。  相似文献   

17.
马静花  张爱国 《企业导报》2012,(22):124-126
乡村旅游作为我国新时期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层面对新农村建设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构建乡村旅游主导型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可实现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本文以临汾市尧都区大阳镇为例,在本镇乡村旅游开发建设条件尤其是优势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选择乡村旅游作为该镇新农村建设主导模式的合理性,并对乡村旅游发展带动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消费方式,是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文章首先对乡村旅游的涵义进行了探讨,并总结出乡村旅游的特点,阐述了发展乡村旅游业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和旅游业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9.
乡村旅游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乡村旅游不仅给当地增加了收入而且还创造了许多的就业机会。我国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也要注意乡村旅游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牵扯的反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对新疆乡村旅游发展基本特征总结基础上,指出新疆乡村旅游在政府宏观管理、乡村旅游资源产品化、乡村旅游市场开发及营销、经营管理、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