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作为继珠三角和长三角之后中国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区域的京津冀地区迅速崛起,并获得了国家的大力扶持,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的重大战略。而京津冀经济圈的发展要靠人才,该区域尤其是京津的人才优势必然会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京津冀三地毗连的地理位置、相通的民俗文化、相融的  相似文献   

2.
沈琳  王强 《河北企业》2014,(2):72-73
<正>步入十二五时期,为打造河北省新经济增长点的环首都经济圈、沿海经济,其区域协同发展和产业集群的发展使得对人才合作的需求更为突出。因此,研究探讨京津冀三地通过加强人才合作,达到整合人力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以创造更大的社会经济价值,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意义深远。一、我国区域人才合作的主要模式区域间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的差异以及其他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存在,使得不同区域人才供给不平衡。而解决该问题最为有效的途径即加强区域间的人才开发合作,整合人力资源,达到在更大区域内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  相似文献   

3.
旅游业作为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产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先行先试的优势.在京津冀三地旅游企业发挥各自优势、联合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基础上,分析了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障碍,从旅游服务供应链联盟的构建动因及必要性出发,探寻基于旅游服务供应链联盟的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策略,旨在通过加强对旅游服务供应链联盟的管理,实现区域内旅游服务供应链的整体优化,促进区域旅游合作向精深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相关数据与图表,利用相关性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法检验,建立相关模型,从区域物流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增长拉动区域物流发展两个方面,对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性分析.结论表明,二者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并且存在着一定的因果联系.最后,根据京津冀都市圈物流产业现实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发展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经济与物流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相关数据与图表,利用相关性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法检验,建立相关模型,从区域物流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增长拉动区域物流发展两个方面,对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性分析。结论表明,二者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并且存在着一定的因果联系。最后,根据京津冀都市圈物流产业现实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发展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经济与物流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接与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与产业选择 我们这里所讲的京津冀,主要是指京津冀都市圈,该地区作为中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环渤海区域经济核心所在,是未来中国北方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依托,  相似文献   

7.
加快京津冀人才协同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目标的智力支撑和重要保障。本文在对京津冀人才协同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京津冀人才协同发展具体对策:顶层设计引领人才互通;载体建设加强京津冀人才集聚;健全京津冀人才服务体系;打造雄安新区人才合作交流示范区。  相似文献   

8.
新区域主义视角下的京津冀都市圈治理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末期以来,新区域主义理论逐渐成为全球化背景下跨域合作治理研究的显学。新区域主义理论关注权力与资源的依赖关系、行动规则的构建与网络协作的达成,主张面向空间、功能和部门等纬度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多元主体间的协调机制。从新区域主义的理论视角审视京津冀区域合作治理的现实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京津冀区域的治理模式仍处于构建阶段,面临着缺乏区域认同、协调方向单一、社会力量参与有限、合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需要注重顶层设计,从国家首都地区战略的高度构建京津冀区域协同治理机制,打造决策——协调——执行相衔接的综合治理体系,并加强法制保障建设。  相似文献   

9.
蔡玉胜 《经济界》2011,(4):68-70
当前,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受到国家发展战略、产业结构升级、区域格局变化和区域发展动力转变等因素影响,呈现出国有资本拉动、空间双核推动和区域合作泛化的特点。区域城市定位、市场化程度、产业梯度和企业规模等问题制约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需要从重构城市与产业分工、加强港口整合、推动人才交流合作、增强科技辐射带动力等方面,推动该区...  相似文献   

10.
"中部崛起"已成为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区域自主创新是一个关系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人才资源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遵循这一分析思路,提出要加强区域人才合作,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更有效地推进中部整体崛起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路径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洁  王艳  刘晓 《价值工程》2009,28(4):35-37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京津冀地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充分发挥各地产业优势,实现三地产业的协调发展,对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必要性,阐明了三地协同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2.
13.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的重大问题,不仅关系到京津冀区域自身的长远发展,还关系到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大局。为此,本文立足于京津冀区域的实际,着眼于未来发展的要求,选取京津冀区域主要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试图较为全面地分析近几年来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和特征,并提出未来北京开展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京津冀一体化”是我国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京津冀区域发展需要加强三地人才资源的合作,而开展京津冀人才贡献率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探讨了人才贡献率的含义、国内人才贡献率的研究现状以及人才贡献率的相关测算,以期发现京津冀人才贡献率研究的不足、现有测算方法的效果,为今后深入开展京津冀人才贡献率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我国十六个地区的人才开发合作政策协议和具体实践,并依据载体的不同将合作方式划分为对话式、项目式、实体式和政策式四种类型,最后从总体思路、组织机构、战略重点和主要载体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都市圈的研究从1934年巴黎大都市圈的提出开始的,是为了解决城市进入扩张阶段后引发的交通拥挤、郊区扩散、公共设施严重不足等城市问题而为国外大量的专家学者所关注,在国外的发展历经近百年。本文旨在追溯国外前人曾解决的问题着手,整理出对我国有借鉴的研究成果综述以对京津冀都市圈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运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系统的视角分析,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创建了一个开放、多元、协同、创新的生态空间,改善了京津冀区域间交互作用、催化影响的互动态势。在发展演化过程中,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逐渐形成了动力机制、整合机制、创新机制、控制机制和保障机制等多层面机制。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实践表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三地协同创新,共同建设完善的跨区域创新网络。本文旨在构建跨区域创新网络的理论体系,并以此体系来分析京津冀区域创新网络的建设现状与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9.
20.
京津冀产业协同网络的联系强度及优化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区域产业关联及其分工合作角度出发,对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网络及其优化策略进行研究,促进区域内分工合作更紧密,布局更合理,推进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首先运用"产业空间联系强度系数"度量京津冀三大板块及各市之间的产业关联程度及其分布规律,得出在2001-2014年间,京津冀区域各城市间产业联系强度总体呈增长态势,环京津区域始终是发展核心区;各市间产业联系强度差异悬殊,中部地区关联较强,且强关联城市呈规律性分布。其次,运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区位熵"等工具对以上结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将各市的主导产业与对外产业联系强度结合分析,提出京津冀的产业协同优化策略,并提出"中心区—主轴线"发展、交通建设、人才引进、机制完善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