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谈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远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玲 《民营科技》2010,(11):235-23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小型水利工程作为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粮食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的命脉是农田水利,农田水利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因此,加大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仅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前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三农工作,我市三农工作历年来保持向好的态势。2010年,我市的农业农村工作主要任务是:要紧紧围绕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农民收入不徘徊、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的要求,全力推进要素向能手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资金向基础设施集中的进程,奋力实现农业发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保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增加农业投入,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最近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出通知,加强支农资金管理,确保农业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4.
中部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统筹城乡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推进.采用层次分析法等对中部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总体评价后发现,中部农业人口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资源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各个省份可持续发展水平也不平衡.我们通过提高中部农业技术创新水平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提高农业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可持续性,培育新型农民,可以建立起农业人口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以及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机制,以促进中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十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期末,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52%。农业科技已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攻坚阶段,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增强农业科技支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十五大报告还进一步提出了发展农业经济的九条措施:一是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二是大力推进科技兴农,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节水农业;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四是综合发展农村牧副渔各业,发展乡镇企业,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五是搞好小城镇规划建设;六是长期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  相似文献   

7.
王少营 《活力》2023,(22):184-186
农业农村专项资金是国家安排用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及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专项支出,加强对农业农村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是确保专项资金规范运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农业农村专项资金审计的特点和目的为切入点,阐述了专项资金审计工作的难度及专项资金审计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并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农业农村专项资金审计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专项资金审计监管的策略,确保专项资金能够按照政策要求专款专用,提高专项资金的效益性,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8.
更新观念走出误区加大财政支农工作力度王光齐齐哈尔市是农业大市,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全省占有重要位置。但由于诸多方面原因,农村整体经济效益却不高,大而不宫,依然是“农业大市财政穷市”。经济决定财政,为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财政...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保险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9亿多人口居住在农村,包括农业、医疗、养老等在内的我国农村保险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但是由于我国农村保险市场的不成熟,农村保险的发展遇到了不少困难,其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将分析我国农村保险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农村保险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李新 《活力》2010,(20):41-41
哈尔滨市呼兰区农业和农村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但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仍然是困扰新农村建设的—大难题。因此,积极探索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努力提升农业的生产力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近几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工作,着力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投资,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并且其范围越来越广,资金投入量越来越大,享受惠农政策的对象也越来越多。如何确保政府的惠农政策不走样,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把好事办好,成为能否做好  相似文献   

12.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产业化的升级版和拓展版。通过对山东潍坊市的调研,揭示该市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主要路径和做法。在此基础上,探讨引导农业产业化组织推进农村产业融合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选择,提出要积极培育新型融合主体,引导融合主体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并增强创新驱动能力;加强人才培养培训,强化先行经验的总结推广工作;协调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产业生态;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组织推进农村产业融合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支持,推进相关政策创新;完善农村产业融合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不同类型的融合主体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研究发现,潍坊市引导农业产业化组织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经验,对于其他地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富有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 解决“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实现“三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今年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的核心议题,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和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所在。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俞正声同志指出:湖北是资源条件较好的农业大省,素有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农业经济增长在整个经济增长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确保农村经济稳定是我们当前的重要工作,本文分析了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5.
农业专项资金是党和政府安排用于解决"三农问题"、落实强农惠农支农政策的专项支出。加强农业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有利于确保财政资金切实发挥强农惠农支农效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但也要看到,当前在农业专项资金投入、安排和使用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如财政资金拨付不及时、资金安排使用不合理、资金投入产出效益不高等,甚至还存在一些涉及农业专项资金的职务违法犯罪行为,严重影响和制约农业改革、农民增收及农村发展的进一步深化,急需引起各方面重视和妥善解决。本文就农业专项资金使用和监管等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业农村经济能否保持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能否得到有效落实。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财政支农工作,以支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切入点,以创新财政支农投入方式为着力点,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发展效益,确保粮食安全、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7.
当前农村金融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可以说.如果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和谐的农村,也就不会有和谐的中国,而金融是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乡镇企业》2012,(1):17-18
会议提出,明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要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为重点,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坚持“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目标不动摇,持续提高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千方百计使粮食产量稳定在10500亿斤以上、农民收入增幅保持在7.5%以上,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为实现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19.
《国土经济》2008,(12):42-43
一、把“金土地”工程作为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相结合的实践平台,促进科学发展 自贡市地处川南丘陵地区,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群众期盼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愿望十分强烈。同时,农村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仅0.75亩,耕地质量较差、后备资源匮乏。自贡亟需加快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量持续增加,要确保耕地保有量不减少、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不突破,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20.
王善鹏 《人力资源》2024,(3):128-129
<正>“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为此,我们要培育爱农村、爱农民、懂农业的农村人才工作队伍,着力培养爱农业、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农人。如何吸引人才到农村去,如何确保吸引到的人才能够安居乐业,如何为这些人才搭建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