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服务业的国际转移及我国的承接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各国家、地区之间的经济相互依存关系和国际分工发生了新的变化,跨国公司为顺应这一趋势也开始了新一轮产业布局和调整。虽然制造业的国际转移仍然是产业布局调整的重要内容,但是发达国家服务业转移已经蔚然成风。一、服务业国际转移趋势不可逆转自2003年下半年步入快速增长后,世界经济继续保持着全面较快增长的态势,经济全球化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际服务业转移规模不断扩大。20世纪70年代初,服务业只占全球外商投资总量的1/4。到1990年,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超过了第一、二产…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业转移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国际经济现象.为了探索制造业转移的转移方向和策略,本文基于产业转移和承接能力的理论基础,建立制造业转移承接能力的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要素的权重水平,从而判断出制造业转移承接能力的关键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承接地的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和制造业转移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评价承接能力的关键要素,其中,产业技术发展能力、资本要素、综合经济实力、产业协调配套能力、自然资源要素是评价承接能力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3.
知识型服务业国际转移趋势与中国承接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知识型服务业向具有智力人才优势的新兴市场国家转移的新浪潮正在兴起,标志着经济全球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我国知识型服务业基本上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但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面临着承接国外转移的良好机遇.当前要站在国家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充分认识承接知识型服务业国际转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来迎接这轮新的全球产业布局调整.  相似文献   

4.
原毅军  李军 《经济研究导刊》2011,(4):137-140,165
分析了承接高端制造业如何促进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升级,并将这种影响分为直接带动影响与间接带动影响。并在这种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了解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资本及技术转移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升级的影响程度及影响时间。进而提出积极承接高端制造业国际产业转移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彭湘君  孙志军  王玲 《技术经济》2012,31(11):50-55,121
以重庆生产性服务业为研究对象,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重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及水平。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检验了重庆生产性服务业对第二产业的外溢效应的存在性,并重点分析了其产生渠道。最后指出重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水平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安徽省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造业是物流业发展的需求基础,现代物流是提升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对于安徽在中部崛起具有战略意义。为了促进安徽省制造业和物流业更好地联动发展,文章认为,除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加快物流人才培养、支持物流企业增强一体化服务能力外,还应该实施营造有利于两业联动发展的政策环境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管思潍 《时代经贸》2012,(24):40-41
本文首先构建了产业转移与承接的控制模型,比较在产业转移前与产业转移后并且技术转移处于上限、下限以及上下限之间区域总效用的不同,划分出产业转移与承接的可行性边界,然后运用面板数据(Panel Data)似然不相关回归(SUR)方法对苏南五市与苏北五市的制造业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目前江苏省南北区域制造业转移与承接中仅有常州与盐城、镇江与盐城或者镇江与徐州之间确定可行,但如果技术转移处于上限,江苏省南北区域各城市制造业转移均可行,而由于现实经济活动中技术转移效率的不确定,造成了其余城市之间制造业产业转移与承接的不确定。  相似文献   

8.
产业转移、产业承接、产业升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科技革命迅速发展,使产业分工与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和转移正成为经济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如何抓住机遇,积极参与,承接国际与区域产业的转移,在国际产业链条的分解与资源全球化配置中把握机遇,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是十分重要的课题。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在协同互动中推动产业调整与产业发展,而生产要素的转换和流动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科技革命迅速发展,使产业分工与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和转移正成为经济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如何抓住机遇,积极参与,承接国际与区域产业的转移,在国际产业链条的分解与资源全球化配置中把握机遇,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是十分重要的课题.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在协同互动中推动产业调整与产业发展,而生产要素的转换和流动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张家口承接北京产业转移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家口位于环首都贫困带地区,属于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如何牢牢抓住京张联合申办冬奥会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历史性机遇,发挥比较优势,积极主动作为,实现与北京协调发展就成为当务之急,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先对北京和张家口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再分析张家口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与北京协同发展的优势基础以及面临约束条件,分析可承接产业,最后提出张家口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实现京张协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在对新疆承接国内产业转移正负效应进行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评价产业转移效应的投入产出模型,并以纺织业、电解铝业和装备制造业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疆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为正,生态效应为负,总体评价是正向效应大于负向效应。今后,应促进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可持续能力,加大南疆承接产业转移支持力度,并加强全方位人力资源开发力度,破除承接产业转移的劳动力瓶颈,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泛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为研究样本,探寻产业转移类型与承接地环境之间的内在耦合规律。研究发现,不同产业转移类型与承接地环境的相关性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承接地的市场化水平对成本推动型产业转移呈现出显著的负影响,承接地的市场化程度越高,越不利于产业的承接;区域梯度差异不是所有类型产业转移的必要条件,在资源推动型产业转移中转移地和承接地间的产业梯度差异表现并不显著;此外,市场推动型产业转移的关联程度要显著高于成本推动型和资源推动型的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3.
任金玲 《时代经贸》2014,(6):156-157
本文对河南承接我国产业区际转移的重要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用经济学工具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作用,最后根据前面分析提出了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借助产业转移构建河南省区域内“总部基地+制造基地”的区域内生产网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通讯科技进步及企业的全球化.愈来愈多的跨国公司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在转移更多核心技术的同时.也训练了当地的人才.发展了当地的经济。而印度则是当前这次服务业国际转移中的受益者之一.这一点在IT和软件开发领域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正在进行产业梯度转移。聊城市要做好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工作,就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竞争意识抢抓产业梯度转移机遇;以大开放大招商的方式推动产业梯度转移;以调整产业结构为目标积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以完善的配套设施吸纳产业梯度转移;以工业园区为平台承载产业梯度转移;以打造精品环境为宗旨服务产业梯度转移。  相似文献   

16.
通过构建综合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选择出云南省承接转移的重点产业。又根据云南省各区域的经济及资源情况,选择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帮助云南省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有效地将移入产业与原有产业进行融合发展,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为促进云南省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产业链的内生性出发,探讨了产业链整合与产业转移模式之间的逻辑联系,并基于产业链整合视角,结合湖北现实,考察了中西部有代表性的承接模式,最后就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转移产业、选择合适的转移模式,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马静芳  熊曦 《当代经济》2007,(23):108-109
本文系统分析了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意义和可行性,提出了欠发达区域承接产业转移三大途径.并结合北部湾区域承接产业转移战略选择与定位,从北部湾的优势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重点提出北部湾应该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以打造科技园区为载体、营造良好的承接产业转移环境来促进北部湾区域又快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产业转移是指某个时期某个产业或者产业集群从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过程和现象.产业转移往往以投资形式出现,其本质是现有生产能力在空间上的整体或部分转移.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产业格局面临新一轮洗牌,加速了沿海产业转移步伐.各地区应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竞争力增强,针对中西部产业转移与承接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自2001年起,长三角已经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集聚地,其制造业的国际转移也承袭了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规律与趋势。在长三角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与整个国家及其他区域一样,也产生了资本深化的共性趋势,但并没有出现一些区域的低效增密的现象,资本深化的广度与深度呈加速度增加。文章进一步从要素成本、要素产出效率及产业资本构成等角度出发,对产生长三角制造业的资本深化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得出了一些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