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广华 《财贸经济》2007,(5):123-126
本文提出了产业集群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分析了我国产业集群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着重论述了政府在产业集群品牌建设中的促导作用:一是制定集群品牌发展的规划;二是构建产业集群的创新网络;三是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环境。这些对于我国产业集群品牌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目前还存在创新动力较弱,缺少竞争优势,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存在问题,产业链发展不完善,制度建设和配套设施不健全等问题,可以考虑依托龙头企业的集群发展模式-"德阳模式"和依托工业园区的集群发展模式.对与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要加快西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推动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制度创新,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完善政府的职能,依托工业园区和高新区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发展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是传统能源拥有大省,有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资源、人才优势。但也存在新能源产业总量偏小、产业集群内部发展不平衡、新能源企业融资较难等问题。甘肃省发展新能源产业集群受资源、核心技术自主拥有不足、新能源产业竞争激烈、消费者的顾虑、新能源企业建立成本较高等因素影响。但在环境影响和能源枯竭需要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的机遇面前,有相关政策的扶植和帮助,有比较丰裕的太阳能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质能资源等新能源产业得以发展的基础。甘肃省新能源产业集群创新螺旋互动模式,并通过完善的政策引导、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构建区域公共创新社会网络化体系、建立"共建同享"的产业园区管理模式以及积极开拓新能源市场等措施,壮大新能源产业集群,提升新能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物流产业集群创新机制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机制是推动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动力机制.创新环境的孕育与激发、全球产业链下资源的集聚与物流需求、地方化知识的积累与快速流动、物流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竞合作用、地方政府的支持、有效的集体学习机制、网络资源的开放性、物流专业人才的流动、物流企业集群的主体完备、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的升级等十个方面是物流产业集群创新机制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提出,推动物流产业集群创新机制的形成,保障物流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第一,要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打造物流产业集群创新的产业基础;第二,要融入全球供应链,拉动第三方物流需求,激发物流产业集群创新的热情;第三,要强化政府职能,构建物流产业集群创新的环境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政策平台以及提供从技术孵化、信息咨询、培训、金融、法律、财会、管理等服务平台,加速集群物流体系的信息化建设步伐,改善物流产业集群创新的软硬环境.  相似文献   

5.
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国"白酒金三角"建设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中国白酒产业的发展,应主要依靠走向国际市场.国际知名的白酒品牌建设是提高中国白酒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探讨了通过产业集群建设中国"白酒金三角"国际知名品牌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别从产业集群内产业链纵向及横向的产业组织优化、体制机制创新等几方面探讨了建设该产业集群的具体途径以及区域品牌的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创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创新群落与创新环境之间以及创新群落内部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它不同于传统产业集群内的简单的企业群落及生产要素集成。本文立足浙江产业集群,分析了其在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终从创新链、产业链、产学研高度结合、培养"大产业"集群等角度来阐述该如何构建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以达到实现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根据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群理论,运用产业集群两分岔模型及理论对高沟镇电缆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和两个分岔点进行理论分析,结论是在电缆产业集群演化的两个分岔点上,关键的因素不是政府或是要素禀赋,也不是产业集群内生的经济优势,而是高沟的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与产业链关系的耦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理论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运用哈堪森和斯涅何塔的网络模型,分析并证明产业集群和产业链都具备网络的基本形态。以"网络"作为耦合界面,构建产业集群与产业链关系的耦合模型。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群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主流,学科集群的创新能力是支撑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与模式,其协同机理遵循系统论的有序原理、整体原理和反馈原理,系统内要素要进行充分的自组织、对接与融合.文章指出,武汉城市圈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系统内部各要素的自组织、对接与融合不力,削减了协同创新能力,当前应重视协同创新内在机理,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系统要素的自组织、对接与融合.  相似文献   

10.
曹群 《商业研究》2005,(6):89-91
产业集群发展能增强企业竞争力 ,并带来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 ,在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以东莞IT产业集群发展为例 ,指出提高集群可持续发展意识、加强区域创新网络的建设、增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和培育产业集群文化乃是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之良策  相似文献   

11.
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离不开对其网络结构的研究。对于网络结构的研究,可以从网络构成要素、网络结点体系、网络链条体系三个方面进行了解。目前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主要有龙头企业主导的链接模式、农业科技园区主导的链接模式、竞争合作主导的链接模式几个常见的链接模式。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完善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义平 《商场现代化》2007,(20):237-238
本文在分析了产业集群和集群网络活动的基础上,阐述了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存在的不足,并进一步提出了要构建和完善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网络,必须要提升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加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功能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升级发展与区域物流体系有着密切联系,两者相辅相成.亳州拥有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产业集群,但随着产业集群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群企业组织化程度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分工不明确、产业配套服务平台建设滞后等问题逐渐突显.在分析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协同发展价值的基础上,结合亳州中药材产业集群的现状,构建了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体系协同运行的物流外包、资产整合、股权合作三种机制,并针对三种运行机制分别提出了联合采购、集中仓储、共同配送,物流功能协作、建立物流联盟企业,新设股份制中药材物流企业等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该地区产业集群形成的驱动因素是市场和政府,同时该区域存在产业过度竞争、区域内部资源与要素不足、集群企业自身创新能力不强、忽视知识产权保护和品牌建设、集群企业关联度和合作水平低、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应采取提升集群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集群品牌工程、培育要素市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培育要素市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制定科学规划,促进集群协调发展等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王丽敏 《商业时代》2008,(12):93-94
本文结合相关理论和现实案例,指出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其主要任务应着眼于改善集群的产业环境,尤其在提供公共服务、培养区域文化、引导园区产业发展、建设区域创新网络等方面发挥作用.从而促进产业集群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艳  吕冬梅 《商场现代化》2007,(14):101-102
产业集群的构建是发展区域经济、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产业集群创新效应的内部机制的研究,提出了交互式学习、知识创造和分享、邻近性和社会根植性四个内部机制,并分析了内部机制作用的机理。文章认为只有通过这些内部机制,创新要素才能更好的结合,发挥出系统功能大于要素功能之和的效果。研究能够为构建产业集群、提高现存产业集群的创新绩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创新驱动战略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内容,产业集群作为创新主体,具有组织灵活、资源集中、利益合作等优势,并具备集成创新的必要条件。产业集群是一个复杂性的动态经济系统,集成创新过程涉及产业集群不同创新要素之间在复杂的产业链流程中的相互协调作用,呈现出"耦合性"特征。因此,产业集群的集成创新过程是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发生质变,而非创新的简单累积,是使系统整体实现创新的1+1+1>3集成放大效应以规避风险和保障利益,是集成创新共生体系互惠性耦合。  相似文献   

18.
产业链是产业集群的核心和基础,产业集群是产业链的孵化成长场所。根据宜春钽铌锂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产业链整合与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路径:积极引进钽铌锂产业及相关性产业,纵向整合产业链,做大钽铌锂产业集群;增强龙头企业对产业链的带动能力,做强钽铌锂产业集群;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功能,加强横向侧向整合,建立产业集群健康成长的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9.
吴芷静 《商业时代》2012,(15):117-118
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使企业在交流中进行技术创新比单个企业具有更高的效率,由此导致了技术创新"网络范式"的兴起。研究探讨集群各行为主体的关系以及合作网络如何促进创新活动的开展,对于提高我国集群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保持产业集群持续的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产业集群的哈尔滨区域创新系统建设,要以体制创新为条件,解决阻碍集群创新的体制和政策问题,以产业集群发展为导向,调整区域公共研发机构、教育与培训机构的发展重点,促进哈尔滨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