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国各商帮创造了具有浓郁区域色彩的商业文化.本文采取综述的方法,从地域历史、经商理念、文化传承等多角度研究闽商文化的特色,其目的是探讨闽商群体的一些特点,从而大力弘扬闽商精神,促进闽商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支撑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没有精神的人不能称之为完整的人;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源泉,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不可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前景。企业文化是文化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表现,充分认识和构建企业文化是我国企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商业和商业文化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商业之于人类社会酌重要性自不待言。汉语中关于各行各业的概括分类,无论是古代的“士农工商”,还是现代的“工农兵学商”,“商”都赫然在列。而且,商业一与城市密不可分。“城市”在现代是一个整体概念,但在古代,“城”与“市”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城”者,“以盛民也”(《说文解字》),是用来安置百姓的地方,包含城市的很多基础设施。而“市”者,“买卖所之也”(《说文解字》),是做买卖,进行商业活动的地方。“市”与“城”共生并共同发展成为今天的现代城市。有“城”无“市”,不可想象,也绝无可能。我们都是“市”民,如果没有买卖,没有“买卖所之”的“市”,我等市民的衣食住行就无法得到保障。即便是在农村,人们也要有集市才能生存发展下去。《汉语大字典》中“市”有11个义项,其中7个与“买卖”和商业有关。  相似文献   

4.
沈阳市皇城地区是东北地区历史文化遗存最集中的区域,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出现了历史文化特色危机以及文化、商业和旅游的协同发展不畅等问题。应在现场踏勘、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彰显皇城地区历史文化特色,借势网红经济;文化、商业和旅游的协同发展,构建异业联盟;加强高校创意教育,打造沈阳IP,形成推动国家级文旅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源泉等重点对策,以期更好地把皇城地区打造成高质量的国家级文旅示范区。  相似文献   

5.
商业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发展有两条途径:一是从古代历史的观点来看,城与市是互不分离、相辅相成的,有的是有了城再有市,有的是有了市再有城;二是马克思曾说过,在文明状态中,人人是商人,而社会是商业社会。在我看来,商业文化是大市场、大商业、大流通、大文化的概念,而不是小商业、小文化。  相似文献   

6.
论经济与文化的日益交融郑欣淼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活动,即人类的经济活动──生产劳动;作为对自然的人化的文化,也是人类在漫长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和衍生的。因此,经济和文化的双重轨迹是同步发展的。原始的文艺创作与原始的经济活动,就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7.
中亚西部丝绸之路的干线上,粟特人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商业民族,他们通过漫长的丝绸之路频繁往来于中亚与中国之间,成为中世纪东西方贸易的承担者.历史上粟特地区漫长而复杂的历史发展背景,造成了粟特人多元化的生存环境和历史文化,反映在他们商贸经济中所使用的钱币也是多元化的.陆续出土的粟特铭文钱币佐证了粟特这个神秘民族的历史轨迹.粟特不是受制于西方强大的帝国,就是依附于东方的王朝.即使是中亚地区相对独立的时候,粟特也是由那些迁徙过来的游牧民族所控制,始终没有完全独立.所以,粟特地区可能更多地成为经济中心而一直没有成为政治中心.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理论上廓清了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些带历史规律性的重大关系问题。这就是:如何处理经济建设领域中的先进生产力与落后生产方式的关系;如何处理文化建设领域中的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先进文化与传统文化,文化指导思想的主导性与文化形态的多元性发展等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政治建设领域中的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与部分人的利益、先富与后富、个人富裕与共同富裕的关系。这些论点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向我们展示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辩证法的崭新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商业文化及其本质特点,分析商业文化与经济伦理及人格模塑的关系。旨在呼吁社会从宏观角度研究商业文化,并通过商业文化规范商人的主体行为,营造能使人性充分展示和促进生产力巨大发展的商业文化。  相似文献   

10.
商业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信息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本文就商业信息化的必要性和潜在商机进行分析,希望能对我国的商业信息化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1.
商业与城市是互动的,商业文化与商业的发展相辅相成。商业文化是城市形象的重要元素。武汉是我国商业中心,具有发达的商业和独特的“汉商文化”,可以依据商业文化、商业、城市形象之间的关系,以先进“汉商文化”展示武汉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商贸流通业进入转变方式的历史性阶段,多重压力、多方挑战。生存靠自己,发展靠创新,竞争靠自身的素质和实力。而坚持商业原则正是这种素质和实力的具体表现。做事有原则,做人有原则,经商也有原则:没有原则就不能规范,没有原则就没有共同语言,也就失去了合作基础;尔虞我诈、靠欺诈过日子、靠作假谋利益,唯利是图,不是商业本质的要求。在商业社会里一切经济行为都要遵守商业原则,这是商业存在并得到发展的根本原因。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客观上存在一种信誉红利,以情感人,以诚取胜。它是在同等条件下,以  相似文献   

13.
进一步加强商业文化建设,对于发展和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解决当前商业领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商业文化建设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原则,紧密结合现实,彰显中国特色,才能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腓尼基人是古代地中海地区著名的商业民族,迦太基是他们在北非建立的殖民城市。他们在古代地中海商业文明中曾经谱写过辉煌的篇章,但又很快陨落了。总结腓尼基及迦太基的商业文明成就和历史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了解历史和探索世界古代商业文化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出一些初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很多时候我们强调一个好的business model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一些初创企业,以为好的模式能够弥补自己在管理上的先天不足,取得快速发展。好的模式的确可以助人一臂之力,但是这里常常会有一个误区,以为好的商业模型就在于其独特性和创新性,只要是别人没有想到的,或者现有市场各环节中没有的,就是自己的财富。  相似文献   

16.
新城区商业难题的空间分析——以南昌市红谷滩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动城市化、促进城市发展,大多数城市积极开发新城区,但许多新城区在快速发展中却出现商业冷清、居住率低的难题。这除了新区发展时间短的原因外,还与开发时没有从人的角度优先考虑商业的发展,导致城与市不能完全融合有关。新城区需要在产业发展与城市定位、工作与居住等方面促进商业发展,促进城与市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复合型的商业文化旅游的新载体正生机勃发,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商业文化是生动的旅游文化资源。武汉具有稀有的商业文化旅游资源,汉口沿江地区是武汉商业文化的起始点。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对汉口沿江地区商业文化旅游产品进行增量再造。采取必要措施,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试论商业范畴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业是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概念,同时,商业不仅是一个产业范畴,而且是一个经济关系范畴,在商业发展不同的历史阶段,商业范畴的内涵是各不相同的,现代商业范畴较之古代,近代商业范畴是一种扬弃,商业范畴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关系到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及加入WTO后我国商业的有效监管和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9.
河南是中国商人、商业和商业文化的起源地,中原商圣群、古都古商城、庄园文化、商业会馆以及古商埠重镇等商业文化资源丰富、种类齐全、级别较高,重点开发,协作经营,对促进河南旅游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河南商业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也可以深度挖掘中国商业文化的精髓,有利于弘扬中华商业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的商业信仰和商业道德规范,构筑中国商家的精神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20.
武昌蛇山南楼在其千年传承的历史中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南楼文化是武汉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南楼文化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因此,有必要充分发掘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重展昔日风采,从而推动武汉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