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把产能作为闭环供应链决策的制约条件,研究了制造商处在领导地位的闭环供应链决策问题.研究发现当产能充足时,闭环供应链的最优利润与产能尢关.只是与再制造成本节省、回收难易系数、原材料制造成本等因素有关;当产能不足时,闭环供应链的最优利润随产能的增加面增加,制造商要增加利润必须扩大产能,最后利用产能的影子价格给出了产能投资的单位成本.  相似文献   

2.
丁雪峰  谢五洲 《物流技术》2010,29(5):112-114
把产能作为闭环供应链决策的制约条件,研究了制造商处在领导地位的闭环供应链决策问题。研究发现当产能充足时,闭环供应链的最优利润与产能无关,只是与再制造成本节省、回收难易系数、原材料制造成本等因素有关;当产能不足时,闭环供应链的最优利润随产能的增加而增加,制造商要增加利润必须扩大产能,最后利用产能的影子价格给出了产能投资的单位成本。  相似文献   

3.
谢祥添 《物流技术》2020,(3):99-105
根据产能与交货时间的关系,构建了延期成本函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以企业利润为目标函数,以承诺交货时间和产能扩张为决策变量的模型。通过模型的分析得到了相互递推的最优承诺交货时间和最优产能扩张关系式,以及联合最优承诺交货时间和产能扩张。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表明企业利润随着承诺交货时间或产能扩张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两者相比,企业利润受承诺交货时间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Lucas模型的基础上,从内生稳态最优增长这一新视角研究企业自主创新问题,构建了改进后的基于内生稳态最优增长分析框架的研发部门和人力资本开发部门的生产函数。通过定义Hamilton函数和严格的数学证明,得到稳态最优增长率的表达式,由该表达式说明其宏观政策含义,阐明企业都可以通过自主创新实现内生稳态最优增长。并且,应该根据其知识(技术)存量,沿着稳态最优增长路径实施自主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5.
基于垄断厂商对于自身产能、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的最优投资水平的动态最优化模型,通过研究表明:(1)垄断厂商对于产能的投资增长率与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的投入成反比。(2)产品创新的投资增长率与过程创新的投资量呈正相关关系。同样,过程创新的投资增长率与产品创新的投资量也呈现正相关关系。(3)垄断厂商产品创新投资与过程创新投资之间呈正相关关系。(4)垄断厂商产能投资与产品创新投资成正比、与过程创新投资成反比。(5)垄断厂商在一般垄断下,对于自身产能、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做最优决策下,存在稳定的鞍点均衡。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更新产品及原产品的生产决策问题,给出了两种产品生产量的最优值所满足的条件。针对均匀需求分布函数给出了制造商最优决策的表达式,并且给出了数值算例。  相似文献   

7.
文中通过采用指派问题求得产能分配的局部最优解,将其作为禁忌搜索算法的初始解,应用禁忌搜索算法进行全局最优寻解,从而对多生产系统的产能进行合理分配,并进行实例验证及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8.
鲍凌云  韩勇 《物流技术》2011,(21):91-95
通过对比不同产能下的供应链的最优决策,指出产能限制不仅影响供应链主体利润的大小,也会影响其供应链模式的选择。同时,使用二部定价契约,对产能不足情况下的供应链进行协调,结果表明在原有产能的基础上制造商的利润可以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农产品供应链协调中的期权契约价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分析供应链期权机制,建立了农产品供应链协调下的各决策主体的决策模型。基于此模型求得协调状况下供应商的最优价格、产能决策和零售商的最优购买决策。说明了农产品供应链中引入期权机制之后,供应链实现了收益共享、风险共担。  相似文献   

10.
在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背景下,从理论上分析了银行信贷、投资扩张以及产能过剩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以2009—2014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微观企业层面对投资扩张在银行信贷与产能过剩之间的中介作用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银行信贷总体上会加剧产能过剩,而企业的投资扩张行为在这两者之间起到了一定的中介作用。基于此,在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高杠杆与高产能的问题是相互联系的,应该协调好二者的关系。文章的研究结论为政府治理产能过剩提供了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就欧盟对特种设备的监管方法进行了研究,包括欧盟特种设备指令的适用范围、内容以及市场监督方式,并就欧盟新方法指令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关我国特种设备监管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介绍了铜绿山矿全尾砂充填系统改造工程的主体方案,具体包括砂仓仓顶、砂仓仓底、电气设备、自动化仪表等方面的改造。改造后的系统采用操作台手动控制和PLC上位机控制两种控制方式,能有效缩短设备维护处理时间,提高设备开动率,降低停工时间和间接费用,特别是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3.
刘晓婷 《价值工程》2011,30(28):42-43
现代铸造生产不断采用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不断优化合金性能,以满足民用及航空工业对铸件质量的要求。铸造生产中造型方法选择是否合理对铸件质量和成本有着重要影响,针对生产中常见的不同形状铸件,分析提出了具体的造型方法。  相似文献   

14.
工程建设质量控制中的特殊过程确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洲  梁昌勇 《价值工程》2005,24(5):29-32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中对特殊过程及特殊过程确认作了具体规定,本文就特殊过程及特殊过程确认的概念、特点、内容、方法作了分析,结合其对工程建设中质量控制的指导意义,分析说明了在监理工作中进行质量控制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5.
煤矿作为特殊行业,煤矿电力系统中,受地质条件和特殊因素(煤尘、瓦斯等)的制约,被控制的配电设备数量较多,电力系统复杂而庞大,要使之安全、优质和经济地运行,将是十分必要的。KJ360矿井电网监测监控系统的应用更增加了矿井供电操作的方便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基于动态前沿生产面的非参数方法获取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依据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发展耦合于蕴涵前沿技术的机器设备投资过程逻辑,以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设备工器具投资表征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通过面板数据回归检验不同类型技术进步及其匹配结构对我国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是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来源,但技术效率实现与否内嵌于经济环境,受制于行业利润率及技术与人力资本的匹配程度。行业整体合意技术结构效应不明显,而以利润率和国有化程度分组发现,高国有化行业和高利润率行业存在合意技术结构。  相似文献   

18.
频率特性是一个系统(或组件)对不同频率正弦输入信号的响应特性。现有的专用测试工具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设备,另一类是数字的测试仪,多为进口产品。传统设备体积庞大,故障率高,不便操作。  相似文献   

19.
The major contributions of this paper are twofold. First, it introduces an exponential environmental productivity indicator and its ratio-based counterpart constructed through an exponential distance function. These innovative exponential environmental productivity index and indicator inherit the basic structure of both Malmquist-Luenberger productivity index and environmental Luenberger productivity indicator. Thereafter, an exponential vers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Luenberger-Hicks-Moorsteen productivity indicator is proposed. Such a specification allows to overcome the special issue of infeasabilities. Second, looking from a dynamical viewpoint, we propose an exponential generalized dynamical distance function. This new efficiency measure shows the degree of efficiency of an observation,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its technical efficiency and/or technological variation adjustment path. A sample of 11 representative French airports is considered over the period 2008–2011,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se new exponential environmental productivity index and indicators.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act of investment in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on Australian market sector productivity. While previous studies have largely focused on a narrow class of private sector intangible assets as a source of productivity gains, this paper shows that there is a broad range of other business sector intangible assets that can significantly affect productivity. Moreover, the paper pays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role played by public funding for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The empirical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spillovers to productivity from public sector R&D spending on research agencies and higher education. No evidence is found for productivity spillovers from indirect public funding for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sector, civil sector or defence R&D. These findings have implications for government innovation policy as they provide insights into possible productivity gains from government funding reallo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