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不同区域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教量关系不尽相同。运用1981—2007年间安徽省的GDP、进口、出口和进出口总额的数据,建立回归方程,对安徽省外贸发展静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得出进出口贸易额和GDP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并在时数据量化分析基础上,就增强安徽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全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服务贸易的就业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服务出口对就业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进口对就业具有负向影响,但是出口就业的促进效应大于进口就业的替代效应。第三产业产出增长能够显著促进就业,而工资、国有企业就业人数占比会显著抑制就业,利率影响不显著。如何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等由此成为促进就业增长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3.
利用全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就业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出口对中国的就业有正的影响,出口依存度每增长10%,会带动就业增长0.35%;进口对中国的就业有负的影响,进口依存度每增长10%,就业会减少0.19%.经济增长对扩大就业有重要影响.但资本存量对就业没有明显影响.阐述了实证发现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4.
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学说由经济学家罗伯特提出后,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制定出口导向战略的理论指导。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也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近20年的出口贸易的增长的确有力地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在逐渐衰退。该文通过对发动机理论的分析并结合我国出口贸易规模变化的情况,提出我国应实施相应的战略调整,以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等领域的公共投资可以增加或减少某些产品的进口需求,教育、科技等投资可以通过产业联动和乘数效应推动某些行业出口的发展,而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在资金筹措上的争夺又会减少某些产业的出口.实证分析表明,公共投资与贸易顺差、进出口总额、进口额之间具有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机制,其中,公共投资的贸易顺差效应为正,进出口总额、进口效应为负;公共投资对贸易顺差增长误差的解释能力较强,而对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增长误差的解释能力有限;从短期来看,进出口总额和进口与公共投资只存在单方面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通过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外贸以及外贸的结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得出从增长率角度来看,在对外贸易的各方面因素中,进口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却很不显著;一般贸易出口值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加工贸易出口的迅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弱的结论,并提出提高制成品的技术和资本含量及加速经济增长的转型等政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外贸易得以飞速发展。本文采用ADF检验、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函数等一系列现代经济计量学方法,研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及信息传导机制。结果表明:进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但从短期来看,均衡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较慢。进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进口和出口对经济增长都具有拉动作用,但拉动作用在长期和短期的表现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利用1988—2007年我国投入产出表,采用投入产出模型,从进口和出口两方面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对国内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对外贸易对就业的净影响是促进作用逐步增大,说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在向着有利于就业的方向发展;不同类型商品贸易对就业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劳动密集型商品贸易对国内就业的净影响绝对数量最多、比重最大,而劳动—资本密集型商品贸易对就业的净影响绝对数量最少、比重最小,技术密集型商品贸易对就业的净影响增长速度最快,资源密集型商品贸易对就业的净影响增长幅度最小。国内就业受到对外贸易的冲击程度最终取决于国内产业结构的状况,应大力发展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以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附加值;加快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扩大拥有自主知识品牌与核心技术的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时应注重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配套性;同时,要减少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加大对技术密集型产品、资源密集型产品和原材料的进口。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出口退税率调整如何影响我国外贸出口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对我国出口额有遏止作用,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是我国平衡贸易顺差的有效手段。但退税率下调的政策效应延迟显现,政策调整初期可能出现抢时出口,导致月度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短期内产生与政策意图相违背的效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出口退税率降低(提高)1%,出口额会相应减少(增加)1.845%。汇率、价格、GDP和退税额等都是影响出口额的因素,其中影响最大的是GDP。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近10年来中国农产品对东亚出口的基本状况进行了简单回顾,利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对影响出口额增长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从整体来看,竞争效果是影响中国农产品对东亚出口增长的首要因素。不同时期竞争效果的作用不尽相同。加入世贸组织后出口额快速增长,农产品竞争力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出口额增长更加依赖于东亚进口需求的增长;出口额增长较慢的时期,竞争效果的推动作用表现突出:出口额减少的时期,增长效果是导致出口额减少的主要原因,但整体竞争效果却起到了抵消作用。此外,市场效果和商品效果对出口额增长贡献较小,纯二阶效果则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国际贸易究竟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一国经济增长是对外贸易研究的核心问题,利用黑龙江省1997-2010年的数据,对黑龙江省外贸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行了指标分析与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外贸出口与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相关性,出口每增加1个百分点,将带动GDP增长4.978个百分点,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以及促进出口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假说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根据1978-1999年中国的年度经济数据,就进口导向型假说是否适用于中国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短期内中国的出口增长率确实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但从长期看这种效应并不明显。这一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中国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应更多是关注国内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我国1986-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对外贸易、FDI对城镇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出口仍然是促进我国特别是东部地区城镇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进口对就业的影响因各区域进口结构不同而有所不同,对东中部地区呈负面作用,对西部则有微小的带动作用;FDI对东部地区的就业具有挤出作用,对中西部则具有挤入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消费品进口保持快速增长。消费品进口占我国总进口的份额较小,发达国家是我国消费品进口主体,消费品进口以中高端商品为主是我国消费品进口的特征。多元回归发现:出口额、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民币汇率、关税与消费品进口额都显现出正相关的特性。因此,降低消费品进口关税,完善消费品进口流通渠道,完善服务配套措施是进一步扩大消费品进口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根据协整理论对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外商直接投资(FDI)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FDI与区域就业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FDI每增长1%,将带动山东就业增加0.053%、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将增加0.1%、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将增加0.218%。  相似文献   

16.
赵晓亮 《全国商情》2010,(3):119-120
本文首先介绍净出口分析法和出口总额分析法,并指出这两种分析法的缺陷.然后引入进口分解分析法,用出口总额减进口用于出口部分的差额衡量对外贸易对经济的贡献.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采用简化的进口分解分析法,得到的对外贸易对经济及其增长的贡献份额,基本符合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7.
非正规就业在应对我国日趋严重的就业问题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成为就业弱势群体的主要就业渠道,非正规就业人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规模巨大的社会群体。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过程中,中国不但存在从“无业”到非正规就业的过程,还存在从正规就业到非正规就业的过程,使城镇就业的变化表现出单位就业人数减少而非单位就业人数增加的特点,即就业的非正规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汇率是一个国家进行国际活动时最重要的综合性价格指标,在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活动中执行着价格转换职能,从而成为一国贸易收支的重要杠杆,它的变动对一国对外贸易的平衡与国内经济活动都具有深刻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刺激我国出口,改善我国贸易收支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在总结影响广州外贸出口因素的基础上,运用2001年1季度到2007年4季度的数据,对影响广州外贸出口因素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广州的季度生产总值,广州的进口额都对广州出口有显著作用,而汇率因素对广州的外贸出口影响并不大。  相似文献   

19.
2005年7月中国放弃盯住单一美元的汇率制度,此后,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口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出口也在不断增长,出现了反常的正相关,与一般贸易理论认为的一国货币升值会促进进口、减少出口的理论相悖,因此,马歇尔—勒纳条件不能解释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关系,需要结合中国特殊的经济背景来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20.
投资、消费与出口被经济学界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杠杆。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平均达到9.9%,其中,市场需求、投资和出口的支持所起的作用非常明显且巨大。但是自1997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环境出现了许多不利的情况。表现为:在国际上,东南亚与俄罗斯等国的金融危机迅速扩大到拉美等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大幅贬值,造成了中国出口额的下降,外国来华投资也逐步减少;在国内,消费不旺,物价指数开始下降。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发展的广度、深度和对我国的影响程度,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