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10月,全国十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公司法》修订案。这次《公司法》的修改在许多制度和规则上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其中以前争论最多的是否允许设立一人公司的问题也在“有限责任公司”一章中以一节七条的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而得以尘埃落定。将“一人公司”纳入《公司法》的调整范围,允许一个自然人或法人投资设立一人有限公司,对其依法加以规范。这个补充为一人公司设立提供了制度上的便利,有利于鼓励投资创业,促进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一、一人公司的基本涵义及特征一人公司,是指股东(自然人或法人)仅为一人,并由该股东持有公…  相似文献   

2.
修订后的《公司法》(简称新《公司法》)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与1993年版《公司法》(即旧《公司法》)相比《新公司法》允许公司股东分期出资、允许公司进行股份回购,取消了公益金提取的硬性规定,这些方面的变化将给企业会计核算带来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浅议新修订《公司法》所体现的鼓励投资的立法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修订《公司法》与原《公司法》相比,不仅是内容的变动,更重要的是立法理念的变化。新修订《公司法》在立法理念上更加注重鼓励投资。这一立法理念主要体现在资本制度的调整、允许设立一人有限公司和股东利益的保护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现行公司法相对旧公司法关于转投资的改进有目共睹,如摈弃投资限额规定,但仍褒贬不一,其中有关公司转投资对象的争议,其焦点在于能否向合伙企业投资以及能否成为普通合伙人。基于法律不禁止即为允许的一般法理,现行《公司法》第15条为公司转投资到合伙企业并出任普通合伙人预留了适法空间,随着2006年《合伙企业法》出台,公司成为普通合伙人已成为定论。  相似文献   

5.
栗明辉 《现代财经》2007,27(4):48-51
一人公司的出现是对传统公司社团性的重大挑战,因其缺失建立在股东复数基础之上的制衡机制,存在一人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的可能。但鉴于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承认一人公司的法律地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公司立法的趋势。我国新《公司法》结合具体国情,明确赋予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合法地位,并为维护交易安全,加强了对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律规制。新《公司法》禁止设立一人股份有限公司,但对股份有限公司因股份转让等原因而形成的一人公司的存续问题未作明确规定,这将给司法实践带来诸多困扰。  相似文献   

6.
修改《公司法》是为了让《公司法》更好地适应公司经营的需要,我国《公司法》在适应公司的同时也对公司经营管理提出了挑战,这也是此次《公司法》修改的一大亮点。本文试图从《公司法》与公司经营管理的关系入手,以现行《公司法》与企业管理的相互适应性为目标,寻求公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1999年12月25日作出的《关于修改公司法的决定》,增设了国有独资公司监事会,放松了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新股和申请股票上市的条件,允许在证券交易所内部为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开辟第二板块市场。这些修改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毕竟不是对《公司法》的全面修正。  相似文献   

8.
方庆煌 《经济师》2007,(6):89-89,282
文章认为新《公司法》颁布后,与旧《公司法》相比,在制度上至少有三大突破新《公司法》是一部兴利除弊兼顾、注重维护债权人利益的一部安全型的公司法;新《公司法》是一部弘扬股权文化和股权价值的护权型公司法;新《公司法》是一部优化公司治理的规范性的公司法。  相似文献   

9.
2005年10月27日通过,并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公司法》首次明确确立一人公司制度,用了七个条文对一人公司作了明确的规定。一人公司法律地位在新《公司法》上的确立,并不是说我国此前不存在这种公司形态,事实上,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一人公司早就广泛存在,以及出现了大量的法律纠纷。但由于立法上的一些缺陷,给司法实践带来了许多困难。《公司法》对此进行的修改对一人公司制度的完善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文章就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与一般有限责任公司、个人独资企业的法律界限,一人公司制度的弊端以及完善制度几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公司法》的一项重大创新是适应世界公司立法发展趋势,确立了一人公司的法律地位,这无疑是为鼓励投资、繁荣经济、促进交易带来了方便。然而,由于我国缺乏公司治理的实践经验与西方300多年的公司治理相比还差的很远,2005年《公司法》对一人公司的引进抱着谨慎的态度,使得实践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从鼓励投资的角度出发,对一人公司制度仍有进一步放宽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魏彦珩 《生产力研究》2006,(8):33-34,57
一人公司对社会经济生活有利有弊。到20世纪末,世界各主要国家公司法对一人公司的态度从坚决否定转变到予以普遍承认,体现了一人公司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权衡一人公司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利弊,我国应通过修改公司法,允许设立一人公司,同时完善对一人公司的规制,扬其长而避其短。禁止一人公司的设立,是因噎废食,实不可取。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知识(九)经纬我国公司法规定了那些主要内容?我国《公司法》共11章,全文230条,主要内容有:第一,制定《公司法》的目的。制定《公司法》的目的是,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刁其怀 《经济论坛》2004,(23):100-100
所谓一人公司,指单一股东拥有一公司全部出资或股份的股份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当前,我国《公司法》修改程序已正式启动,多数学者主张此次修订《公司法》时,应对一人公司予以承认,笔者也力主我国立法应承认一人公司。关于一人公司与传统公司社团性及股东有限责任理念的冲突及协调问题,学者已有诸多论述,在此不赘,笔者就目前承认一人公司已是大势所趋的情形下如何对一人公司进行治理做一探讨,以期对立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1993年12月我国颁布的第一部《公司法》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做出了具体规定。《公司法》近十年来的实施对我国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必须看到,由于公司制度不断演化和发展。许多公司在治理结构中存在着很多不合理、不规范的现象,制约了公司的良性发展,迫切需要对现行《公司法》进行修改和完善,重新在制度上规范公司的治理结构。 一、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股东大会表面化、形式化、大股东  相似文献   

15.
新实施的《公司法》做了重大修改,借鉴了国际上公司资本管理制度的发展趋势,对公司资本管理制度进行了较大的修改,摒弃了严格法定资本管理制,过度到允许分期缴纳的法定资本管理制。那么如何依据新《公司法》,加强对公司资本进行管理呢?本文将从分析《公司法》的修改开始,进行分析。一、公司资本的内涵公司资本也称为股本,它在公司法上的含义是指由公司章程确定并载明的、全体股东的出资总额。公司资本的具体形态有以下几种:(1)注册资本。即狭义上的公司资本,是指公司在设立时筹集的、由章程载明的、经公司登记机关登记注册的资本。公司法第26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第81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募集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实收股本总额。”(2)发行资本。又称认缴资本,  相似文献   

16.
资讯     
<正>政策 公司法最快6月出台 股东代表诉讼制破冰在即 《公司法》的修改已正式纳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程 序。根据立法程序,新公司法预计最快将在三审后于6月底出 台。这意味着,广受关注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已经破冰在即。 “股东代表诉讼”又称为派生诉讼,是当公司权益受到侵 害,且公司未能追究侵害公司利益人的法律责任时,由股东代 表公司对侵害人提起诉讼,由公司获得损害赔偿。 允许注册金分期到位 我国鼓励个人参营垄断业 3月24日上午,国家工商总局下发通知,鼓励和支持有条  相似文献   

17.
新公司法自2006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总体来说,本次公司法的修改是一次全面性、根本性的修改,主要是在公司法制度和规则上有很大的突破和创新。修改后的公司法减小了宏观调控的力度,强调公司自治,降低了设立公司的门槛,减少了公司的注册资本,允许设立一人公司等等,这些修改涉及到了中小企业法和个人独资企业法等许多法律的内容需要修改;但是,这样一来有可能导致公司泛滥,对整个市场造成很大的冲击,如果造成这样的后果,仍需要宏观调控法对市场来进行管理。因此,本文将探索新公司法在宏观调控法领域中的地位及其影响,以期对公司法的认识有一个更深的领会,为适用新公司法提供更强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公司法对形式一人公司都予以承认,但基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立法传统不同,对一人公司的承认模式不尽相同我国于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对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作了较为详细具体的规定,从而将一人公司纳入法律的规制中,一人公司制度的引入,不仅反映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维持的迫切需求,也是对世界公司立法潮流的顺应。  相似文献   

19.
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基础性法则即企业或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我国2006年1月1日起实施的《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的范围或对象采取列举式的规定方式。对于股东查阅范围是否包括会计原始凭证,在理论与司法实践中产生了争议。就此,从现代企业制度的目的、原始凭证的性质、契约精神、防止管理权滥用四个角度论述,认为应该允许股东查阅会计原始凭证。  相似文献   

20.
马文高 《经济师》2008,(10):88-89
在现代的公司治理结构中,股东知情权是公司股东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是其他股东权得以切实行使和享有的基础和前提。新修订的《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比以往更加具体和详尽,如扩展了知情权的范围,加上了正当性目的的限制。文章结合《公司法》的修订,主要对股东知情权的司法救济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