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人们说的更多的是如何“做大”.怎样“成长”。但是为什么不想想.小有小的好处,“大”的就真的适合你吗?  相似文献   

2.
车驾明 《新智慧》2005,(7):59-60
目前,家庭企业正处于两代人财富、权力的交接过程。毫无疑问,权力交接时代也是企业最脆弱的时刻。在“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下,老总们在选择接班人时更是举棋不定,是“世袭”还是“禅让”?但无论有多少争议,“富二代”已经粉墨登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湖南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捷报频传:2004年,“金健”品牌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光荣榜、“金健”入选中国十大粮油食品加工企业,“金健”大米荣获“中国名牌产品”,“金健”牌系列液态奶荣获“2004年度湖南名牌”称号。公司主导产品均获得“绿色食品”证号和“QS”市场准入证书;“金健”米粉畅销欧盟市场,“金健”面条在日本市场供不应求;该公司已成为《大米国家标准》起草修订的唯一单位,国家《大米生产企业操作规程》起草单位,国家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单位等。  相似文献   

4.
谢付亮 《新智慧》2004,(8C):33-33
如果一个人的道德水平低下,那么必然会导致他处处以个人利益及眼前利益为重,而不能顾全大局,更不会为自己的“责任”而去舍弃一己之利。换句话说,一个人如果“缺德”,就能很明显地表现出他责任心的匮乏。由此推论,一个企业如果“缺德”。那么这个企业也就自然而然地缺乏“责任心”。企业“缺德”就像幼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缺钙”一样,幼儿  相似文献   

5.
彭星波 《现代经济》2007,(12S):56-57
话题之一:管理与服务 修订后的《物业管理条例》出台并已经开始实施。《物业管理条例》修订时.“物业管理企业”被修改为“物业服务企业”.从“管理”到“服务”,一词之改,被某些媒体鼓吹为“是职能本位的回归“,更有企业“身体力行”,曾经有这样的报道:[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与企业管理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管理应重视企业化,营造团队精神,努力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为适应环境的要求,在组织结构设计中实行“扁平化”、“柔性化”,用矩阵管理发展知识经济,为进一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分配模式将由“职务工资”向“能力工资”转变。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那么新来的“和尚”如何“念好呢”?一位领导干部或主管走上新工作岗位后,让员工接受是“念好经”的基础。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后就要明确目标,分清缓急,大胆开展工作。在工作中注意扬长避短,善于抓小放大,与员工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确保事业成功。  相似文献   

8.
马凌  骄阳 《新智慧》2006,(6):15-16
这是一个奇特的企业群体,外界称“它们能够让世界同行见面时脱帽行礼”,是“中小企业的榜样和典范”。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隐形冠军”。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学术界围绕“非人力资本所有拥有企业所有权”,还是“人力资本所有拥有企业所有权”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本较全面地分析了“非人力资本所有拥有企业所有权”一些论据及其所面临的挑战,并坚持认为“人力资本所有拥有企业所有权”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自1982年美国出版的《公司文化》一书问世以来,“企业文化”就成为企业界和学术界所广泛议论和研究的对象.我国很多经营有方的企业也都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形成和发扬了自己的“企业文化”。虽然在名词上,有的称为“企业精神”、“公司精神”或“企业文明”但其内涵都是指适应,指导企业自身发展的特定风尚、价值观念和信念。这种文化能增强企业职工的凝聚力.使大家都愿为企业的共同目标奋斗.  相似文献   

11.
西方激励理论中的“经济人”,“社会人”假设已不适应现代企业管理,需提出“资源人”假设。“资源人”有能动性,内在激励是根本。企业组织要适应“资源人”需求,才能在竞争中取胜,实现企业目标。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创业管理领域中,“创业”概念的本质内涵乃是“创建企业的组织制度建设过程”。因此,要深入理解“创业”以及创业方略,就必须深入理解“企业”的本质。为此,本文试运用制度经济学的有关方法,结合创业管理的实际,提出“企业制度三层次模型”,并依据该模型分析创建企业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3.
1.重视并评估自己的财务能力 企业是由人才、产品、资金所组成,自有资金不足,住往会导致创业者利息负担过重,无法成足事业。因此,创业青年要有“多少实力做多少事”的观念,不要过度举债经营:企业应“做大”而非“大做”,“做大”是有利润后再逐渐扩大,“大做”则是勉力举债而为,只有空壳没有实际,遇到风险必然失败。  相似文献   

14.
丁树雄  何可 《新智慧》2007,(2):21-22
很多企业老板都有自己独特的管理个性。在他们各自不同版本的企业“宪法”中,很多管理条律都被企业员工私下贴上了各种标签——“飘忽”、“易逝”以及“笔走龙蛇、不着边际”等,以此来刺激老总们那套空洞而无效的“不作为”管理行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管理者资本主义”早已被抛进了历史的废旧箱,而“投资者资本主义”的时代正呼啸而来。有人将此归纳为一个“太太定律”:第一条,资本的意志永远是对的;第二条,如有异议,请参照第一条。  相似文献   

16.
细节的力量     
潘文富 《全国商情》2007,(11):74-75
“细节”这个话题,如今是很热门的,“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决定执行力”等等以“细节”为主题的书籍都有不错的销量。而在企业内部,细节管理工作也往往被当作影响企业成败的关键之一。整个社会都弥漫着学细节、做细节的气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真正的创业者都该学会“舍得”。只有先“舍”才能后“得”。虽然不是所有的“舍”都会有“得”,但不舍不得似乎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题记  相似文献   

18.
2001年,实施“走出去”战略正式写入我国“十五”计划,并得到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的确认。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预计未来5—10年,“走出去”战略将在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既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也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政府要为企业“走出去”创造必要的条件,发挥其对企业“走出去”的支持和服务功能,从而使我国的企业成功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9.
与其“寄人篱下”,不如“另起炉灶”,辞去令人羡慕的职位,投身创业大潮,正成为越来越多经理人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20.
“政企不分”和“企业办社会”是中国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典型特点。人们一直讨论“企业办社会”对企业和社会的危害,对社会经济的阻碍,而没有意识到“企业办社会”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提出了全新的企业办社会模式,并认为新时期的企业办社会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