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龙 《英才》2003,(5):30-30
有一个哲学上的问题,当每一个人被问到的时候都会引起深深地思索。它就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又要到哪里去?今天,如果把这个问题摆到裘丽蓉面前,那么,她的答案一定是企业家尤其是女企业家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2.
《英才》2005,(2):34-38
“我的主业就是搞组合,不断地把产业整合起来,这是我的职业。”“多元化风险不存在”《英才》:你涉及到很多的产业,作为一个企业家,进入一个产业有什么样的标准? 夏朝嘉:你们喜欢把做企业的人分成两类人,一类是企业家,一类是经理人,我觉得这样的划分让人感觉企业家就是老板。《英才》:你怎么理解企业家?  相似文献   

3.
《企业天地》2001,(2):47-47
什么叫企业家?国内对这个问题有些不同的认识。一般这么讲,企业家就是厂长,厂长经理就是企业家。错了,企业家是经济学上的概念,企业家是有素质的。企业家代表一种素质,而不是一种职务。什么素质呢?一般地讲,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有眼光;第二个条件是有胆量;第三个条件是有组织能力。你具备这三个条件以后,你就可以成为企业家。  相似文献   

4.
<正>如果他们做到了,企业家这个称号才尤为可敬我虽然是一个写作者,身处文化圈,但很关注企业家这个群体,也算比较了解,之前我写过《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而且我不在“此山”中,更可以跳脱出来观察。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企业家呢?我们习惯上会把企业分成几类:一种是小微企业,严格说跟企业家三个字没什么特别的关系,就是“小老板”,基本上通过自力更生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和官场高层不可能有深度交集;就像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得有多少作品一样,一家企业至少到中型的状态,它的  相似文献   

5.
勤俭就是企业招牌有一位企业家,在一次经济论坛会议上作了一个发言后,刚刚走下讲台,他身边的两个银行经理就问他:“你需要贷款吗?“企业家愣住了,说:“我不需要贷款。“银行经理说:“如果你需要贷款可以随时来找我。“说话间递给企业家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家》2007,(11):111-111
《中国企业家》:据说IDG创始人麦戈文要投哪个企业的时候,一定坐那个人的车,看那个人的车开得快不快,如果那个人敢开快车,敢闯红灯的话就投他。这个故事是真的吗?李建光:什么叫企业家?什么叫企业家精神?就是你敢冒这个险,敢做别人犹犹豫豫不敢做的事  相似文献   

7.
李东生成功的秘密在哪里?张瑞敏成功的秘密在哪里?中国企业成功的秘密又在哪里呢?听说日本企业看了《首席执行官》之后,纷纷学习海尔,这是为什么呢?企业与企业家的成功,说到底是文化的胜利;本民族文化的胜利,我们不妨称之为根文化的胜利。我的问题就在这里中国的企业在改革开放20年来,跟世界企业的差距在哪里?我有一些不同的总结:无论我们在企业的发展规模、决策的速度、质量、技术研发、生产等等都与跨国巨头有很大的差别,这个差别是怎样造成的?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决策、用人和制度。这也是企业家要做的三件事情,但是把这三件事做好了是很难…  相似文献   

8.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人在自己家楼下的杂货店买东西,给了老板钱,但是老板说你没给。有人会想,应不应该去法院告他去?但是仔细想一下,法院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是无能为力的。为什么呢?法律要解决问题,一定要使得双方当事人能够明确事实之外,法官也能鉴别这个事实。而在这个情况下,杂货店老板说你没交钱,你说你交了钱,那么这个法院是没有办法来判决谁对谁错的。这就是我讲的,一个社会靠法律解决问题是有局限的。大家可能想,为什么这样的事情在我们一生中并没有碰到?不是绝对没有,也许你在某一个大街上买了点香蕉,本来应该出五块钱,结果你出了十块钱。为什么在杂货店里边没有碰到这样的事?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杂货店的老板在你交钱以后他说没交钱,你下次会不会再去买东西呢,你就不会买东西了,你还会告诉你的邻居,他是骗人的,你的邻居也不会去买东西了,那么这个杂货店就应该怎么?关门了。这就是我要谈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激情对做科技公司也是一种非常需要的素质。激情不是瞬间的一个状态,而是一种文化。我倡导的激情管理模式是:首先,激励高层管理团队。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的策略是建立透明管理制度,在公司业务、决策、人员提拔上都做到透明公开。其次,以人为本。我们不只是给你尊重,而是要把你最大的潜能发挥出来,把你放在最合适的位置,可以做最喜欢的工作,可以学到东西,在这个位置上可以有发展,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第三,制定具体措施促进团队合作。部门与部门的合作,员工与员工的合作,需要一个观念:我帮你就是希望你变得伟大。我在跟我的员工讲,你能让…  相似文献   

10.
互动     
《中外企业文化》2005,(12):68-68
提问1:杨博士引用明茨伯格教授的书说管理是非科学的,现在大家对于战略决策当中非常感兴趣的问题,就是怎样利用企业家的直觉性?杨斌:首先,明茨伯格教授的断言我是不赞成的,就是所谓管理不是科学。他们在研究当中提出两个困惑:一是,怎样去培养特别稀缺的企业家的这种直觉和判断力?另一个是,很长时间累积起来的知识怎样转移到另外一个人那里去?我接触一些国内的企业家,发现他们各有不同的做法。但有一点是明显的,就是这些人很多时候都愿意做内向思考。比如,1994年英特尔芯片危机发生在当年的圣诞节,掌舵人不是想赶快把事情平息掉,而是通过这样…  相似文献   

11.
经常有人来问:“你说我房子买在九堡怎么样?”于是就常常反问:“你打算买在九堡的哪里?”“九堡就是九堡,还分哪里么?”事实上,从如今的建设规模来看,九堡早就不是地图上简单的一个点,而是一个结构完备、层次分明的面,如果细分来说可以把整个“大九堡”划分为:九堡镇周边、沿江和乔司,三个细分板块。  相似文献   

12.
刊文 《乡镇企业》2001,(3):40-40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最近谈到中国企业家的标准。他说,什么叫企业家?国内对这个问题有些不同的认识。一般这么讲,企业家就是厂长,厂长就是企业家,经理就是企业家。——错了。企业家是经济学上的概念,企业家是有素质的,代表一种素质,而不是一种职务。  相似文献   

13.
高贤峰:企业可持续发展与执行力打造 在"2001年度中国经济风云人物"颁奖大会上,有人问张 另云一句话,如果让你向韦尔奇提一个问题的话,你最想问的 是什么?张另云说我日思夜想的是韦尔奇如何把一个小企业做 成大企业,并且是如何持续高速发展的。这是企业家天天想的 问题。 对企业家来说,什么是最窝囊的?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所有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家》:相比大企业,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并不只是一个中国话题,实际上在各个国家都存在这样的情况,你认为目前在中国,突破性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在哪里? 汤敏:对中小企业融资不能像对传统大企业一样的方式来做。我认为,对中小企业来说.最重要的融资渠道应该是股权融资,投资者跟企业同呼吸.共  相似文献   

15.
我很高兴到这里来,在CES(留美经济学会)的会议上做演讲。我们知道在过去26年里中国的经济取得了非常高的增长速度。自从上个世纪的90年代开始,国外的经济学家、政治家、企业家,都在关注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经济是不是能够可持续增长,就是这样高的速度还能持续多少年?那我们这次会议的主题非常好,刚好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在这里我来提出一个简单的分析框架,先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在经济学上可以把所有的经济增长源泉划为两类:一类是配置效率带来的,另一类是生产效率。这些概念我想在座的应该都熟悉。我们知道,配置效率就是在你的生产结构和…  相似文献   

16.
<正> 你在追求财富方面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把这个问题交给普通人,得到的回答肯定是千姿百态乃至千奇百怪。交给企业家,得到的回答又会如何呢?一般人的猜想可能是"多多益善",因为企业的主要目标就是创造利润,作为创利机器的发动机的企业家,对财富的追求不应该小胃口。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把这个问题交给3192位企业家,得到的答案相当集中:40%的人选择"能让此生没有后顾之忧",高居榜首;28.1%的人选择"能在平均水平以上就可以";22.2%的人选择"能过富裕的生活"。而选择想进入"中国500富豪榜"的只有3.5%。看来,中国的企业家们对财富较少有不切实际的极端追求。  相似文献   

17.
"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企业家在经济上的冒险行为,企业就是企业家工作的组织。"管理大师杜拉克所下的这一定义正在被一部分中国企业家篡改。是什么让蒙牛有胆量把"经济上的冒险行为"变成安全上的冒险行为?为什么企业家开始纷纷变身脱口秀主持人?今日中国,去哪里寻找最纯粹的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18.
"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企业家在经济上的冒险行为,企业就是企业家工作的组织。"管理大师杜拉克所下的这一定义正在被一部分中国企业家篡改。是什么让蒙牛有胆量把"经济上的冒险行为"变成安全上的冒险行为?为什么企业家开始纷纷变身脱口秀主持人?今日中国,去哪里寻找最纯粹的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19.
很多企业跟我们接触的时候,他们常常会讲到,说我下一个目标是要上市,不管是在境内还是境外上市。其实如果仔细想一想,上市本身并不是一个目标,它只是手段,同时它是一个中间性的一个手段。最终的目的是把你带到另外一个平台,继续寻求有序发展的可能性,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国际性的这些投资人能够所扮演的一个角色,除了注入资金以外,其实很重要就是如何把这个团队建立得更专业?同时在制度上面,怎么把这个制度能够建立得跟国际的制度接轨?这样,将来在上市的时候,你跟投资人见面只有30分钟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你的业绩你如何显现给他看,让他相信你…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企业家》2004,(2):71-71
《中国企业家》为什么要用长达六年的时间去决定第二主业做什么?这其中最难的地方在哪里?刘永行:我为什么搬到上海来?就是因为想做大产业,需要信息平台、交通平台。搬到上海的时候,重点思索就放在第二主业的推进上,但是一直推不动。为什么呢?因为资金积累不够,不敢贸然行事,第二是切入点一旦失误的话,几十年积累前功尽弃,所以必须要一步成功。因为我不可能像做饲料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