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试论会计主体与产权关系,利益关系的两个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会计主体与产权关系、利益关系的两个原则周克俊会计主体概念是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而产权关系与利益关系又是社会经济中的两个最基本的经济关系。研究会计主体与产权关系、利益关系的两个原则,对于企业制度的创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就此笔者... 相似文献
2.
3.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产权观还是西方产权理论,都强调产权对效率的重要作用。产权残缺会影响资源的配置、产出的构成和收入的分配等等,进而影响经济的运行。人力资本产权残缺将导致一系列后果,如自贬效应与高损失性、收益非货币化严重、人力资本流失、使用及配置效率低下乃至宏观经济效翠低下等等。探讨人力资本产权残缺并进行有效的制度设计,对提高人力资本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产权观还是西方产权理论,都强调产权对效率的重要作用.产权残缺会影响资源的配置、产出的构成和收入的分配等等,进而影响经济的运行.人力资本产权残缺将导致一系列后果,如自贬效应与高损失性、收益非货币化严重、人力资本流失、使用及配置效率低下乃至宏观经济效率低下等等.探讨人力资本产权残缺并进行有效的制度设计,对提高人力资本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地产权主体的确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农地产权主体的明晰与否越来越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问题。目前,当务之急是如何明晰农地产权主体,改变农地产权主体不清与缺位的现象,使农地产权主体真正落到实处,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完整,并分享工业化、城市化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企业技术创新激励制度的核心是保护创新者的利益,产权激励制度是一种合理的方式。企业技术创新的产权激励制度设计原则是保证创新收益与风险的均衡。知识产权激励是产权激励的重要内容。对技术创新的产权激励不仅仅是企业内部人员的激励或者外围环境的激励,本文力图建立一个以企业作为分析边界的产权激励模式。对技术创新的产权激励从产权形式角度划分为虚拟和实体产权。企业主体虚拟产权包括以品牌价值增值权为体现的声誉收益权,企业内部成员虚拟产权体现为以影子股票或者股票期权等形式的远期剩余索取权。从企业边界角度,内部产权激励中股权激励包括虚拟股权激励和现实股权激励,外部产权激励包括政府的知识产权制度。此外,企业技术创新的产权界定与保护制度是虚拟与实体产权激励制唐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本产权激励:知识经济时代激励制度的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及完善,人力资本产权的确立已不可避免,它对于我国市场化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等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将人力资本产权纳入到企业改革和激励机制的设计中,以促进人力资本的投资、使用和配置。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创造知识的活动,技术创新的进行是和一定的激励制度密切相联的,其中产权激励是技术创新的基本激励制度之一。文章以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技术创新中产权激励对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并对建立有效的产权激励机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创造知识的活动,技术创新的进行是和一定的激励制度密切相联的,其中产权激励是技术创新的基本激励制度之一.文章以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技术创新中产权激励对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并对建立有效的产权激励机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企业激励文化务实层面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务实层面的激励是通过有效的管理技术性手段和措施对员工实施的激励,本将其分为两种:层次模式和分工模式。层次模式包括面向普通员工的激励、面向管理人员的激励及面向经营的激励三种;分工模式包括对技术人员的激励、销售人员的激励、生产人员的激励等。 相似文献
11.
12.
基于产权分离的生态产权制度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梳理产权与生态产权的主要文献以及分析归纳中国生态产权制度运行低效的深层次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以“非开发性所有权”为核心概念的生态产权制度优化的理论依据和可能的实践路径,并基于博弈理论采用嵌入激励机制的多阶段双边拍卖模型论证了“非开发性所有权”贝叶斯均衡价格的存在性。研究表明:(1)生态领域的根本利益冲突,既是生态产品极强的正外部性且无法内部化或市场化所引致的,也是产权制度失效的根本成因;(2)基于产权的可分离性原理,可以构建涵盖“非开发性所有权”和“开发性所有权”等权利相兼容的生态产权制度;(3)建立以“非开发性所有权”为交易品的市场,可以作为生态产权制度的优化路径,同时也是生态产品正外部性得以内部化的有效路径;(4)政府生态购买,是生态产权制度优化路径的有效实现形式。当引入激励机制时,基于不完全信息的多阶段双边拍卖机制能够实现贝叶斯均衡的理论购买价格。上述分析内容可以作为生态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3.
产权改革社会化趋势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体制转型国家的产权制度改革往往与经济市场化密切相关,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生产方式从封闭走向开放化、社会化,一切生产要素都要通过市场为全社会所用。产权的社会化,实现了资本的社会运营,形成了财产权利的社会分解、经济利益的社会分享和风险责任的社会分担,这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假定基金产权划分为直接产权与间接产权、物质产权与价值产权的基础上,以离岸基金为例探讨跨国基金的产权关系.基金产权相互分离,且归属于相对独立的不同产权所有者,是基金实施跨国经营和跨国融资的产权基础,其中关键是,基金的国家间接物质产权与国家间接价值产权相分离并分别归属于不同国家的政府.实现跨国基金的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需要,规范各类基金产权所有者的权利和行为,降低基金内部的交易费用,重新构建基金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传统理论对产权的福利效应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应该从产权对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两方面的影响来研究产权的福利效应问题。产权通过对人与物、人与人关系的规定,决定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关系的差异———个人利益占主导或社会利益占主导,进一步决定了在促进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实现过程中的路径,即利益实现机制是不同的。提出以利益实现机制作为分析产权的福利效应的基本工具,为研究不同产权下的福利效应提出了一种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唐英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1):385-389
文章认为,我国生态资源效率低下根源于"公"权,但提高其效率的出路未必就在于"私"权化。因此,在我国生态产权制度改革中,既要引入激励性机制,建立市场化的生态环境公共产权规制,又要打破传统"公有"—"公用"—"公营"中的"公用"、"公营"生态资源运行范式,把使用权和经营权按生态资源公共性、外部性做技术性分离,明确使用权和经营权各自的权能,引入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非国有企业参与生态产权的经营和竞争,使国有企业从部分生态资源的经营领域退出,形成多元化、市场化的生态资源经营制度和生态产权混合型管理模式,实现我国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统领下,各地纷纷出台新政,力推自主知识产权战略,并取得一定成效。在各地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过程中,一个重要问题被忽略了,即对地区知识产权形象进行研究与建设,从而导致某些地区知识产权实力富裕与知识产权形象贫困同时并存的现象。地区知识产权形象与地区知识产权战略之间既相互依存、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相互促进。而科学地评价地区知识产权形象是设计和塑造地区知识产权形象的前提与基础。它涉及到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界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国海洋资源性资产流失与产权管理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资源性资产的流失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在分析海洋资源性资产流失的特点、渠道和类型的基础上,对我国海洋资源性资产的产权调整、产权体系及产权管理策略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