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我国及上海下一步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定量客观衡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展程度、加快完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正在研究完善中的上海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数,针对上海各区县具体情况,尝试探索提出了区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数比较体系,并以"十一五"期间闵行区和宝山区数据为例利用比较体系模型对两个区进行了探索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区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数比较体系模型基本实现预期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2.
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结构失调等一系列问题。经济全球化进程促使全球价值链分工逐渐成为国际分工的重要趋势。它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生了一系列有利和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企业发展、利益分配、市场环境、市场障碍等多个方面,要求政府、市场和企业共同努力,促进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层次提升,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通过主体功能区的建设规范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行为,从而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基本的制度安排。地方政府职能的规范必须满足激励相容约束,而财政政策正是实现地方政府行为激励相容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保证地方政府职能符合公共财政的前提下,与主体功能区适应的财政政策主要体现在政府转移支付和税收政策两方面。  相似文献   

4.
长江经济带财政收支量大、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显著.文章以省级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为输入变量,将基础设施水平、教科文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保护情况等六个方面的多项指标作为输出变量,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长江经济带省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效率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给出了各省级行政区的财政支出效率水平,反应了影响地方财政支出效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支出效率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存在直接关系,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我国长江经济带地方财政支出效率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从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角度,对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山东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更好地体现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必须立足山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阶段性特点,着眼于新的目标要求,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文章着重就山东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主要制约因素以及着力点等方面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6.
金融助推青海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存在的问题是:金融总量小,融资渠道狭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偏窄,延伸性不强,地方投融资平台、房地产业领域的信贷风险问题不容忽视.本文建议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的协调,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融资渠道,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7.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特别是对完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现行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存在考核评价内容不够完善、考核评价方式和方法不够先进、考核评价过程不够民主和考核评价结果运用不够到位等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符之处。需要从统筹安排考评内容、适时改进考评方式和方法、合理规范考评主体和程序、强化运用考评结果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干部考评机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相似文献   

8.
构楚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体系并利用1992年~2011年的年度经济数据采用熵值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交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科技进步与民生改善因子,而我国的资源和环境状况并没有随着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得到显著改善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瓶颈;纯粹的追求产业结构升级并不会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社会总需求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度很低,而最终消费率持续下降成为社会总需求因子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科技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均是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层面提出的新兴词汇.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在于提高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使其成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推动力.在西方经济学的经典理论中,并没有明确提出科技创新的概念;直接以“科技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题的专题研究也很稀少.尽管如此,科技创新的主要内涵在发明、创新、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增长理论的研讨中已展开得较为充分.以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可通过创造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发明、把发明转化为商业应用的创新、把创新扩散到整个经济社会三个阶段,重点抓住发明、创新和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因、扩散与转移、传导机制、绩效评价几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中国要完成十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任务,必须处理好四种关系:发展方式转变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的关系;可持续健康发展与生态运行的关系;深度对外开放与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关系。若体制改变不到位,政府不恰当地直接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不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就会成为空谈。地方政府过度采用行政手段调节产业,就会产生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相对立的负效应,即浪费资源、恶化结构、降低效率、滋生腐败。完善处理四种关系的根本举措在于地方政府的梯度退出。  相似文献   

11.
本文构建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沈阳经济区2003、2008年和2010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绩效进行评估,针对评估结果和沈阳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实际,分析了沈阳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财政政策角度探讨了财政政策取向,认为应从加快生产型服务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调节收入分配,改善居民的消费预期;推动自主创新,提高技术创新对经济的贡献度;提高能源绩效,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推动沈阳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河南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第二产业带动和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维持的局面尚未改变,这影响着河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加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完善政绩考评机制等,积极推进河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真正实现河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创新能力评估是一种旨在提高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效率,实现知识产权战略目标的战略管理手段。国外主要采用比例、比重等效率指标。以及调查性指标来评估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刨新能力。而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创新能力评估存在缺乏统一评估规划、价值取向不明确、评估方法不规范等问题。需要科学确定评估价值取向,着眼于创新过程,贴近于经济发展实际,科学设计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创新能力评估内容、评估指标及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作为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一种创新,对于推动产权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意义重大。基于对比国内外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发展模式,我国知识产权质押模式走向市场化的实现路径应为:分地区、分阶段从政府主导逐步走向市场化;政府应对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市场化发挥推动与监管作用,并着力培育和建立权威性较高的知识产权评估中介机构,银行系统也应给予积极地配合与支持。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结果是当地政府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和方法对于准确、客观地了解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行的评价体系明显存在缺陷,理想的评价体系应当在重视经济增长指标的同时,增加经济结构、经济关系、制度创新所占的比重,同时还应该对已有的指标进行优化。本文在构建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关的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实际评价。  相似文献   

16.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是破解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约束矛盾的现实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加快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推进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引导合理消费,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7.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大”报告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具有重要意义。应抓住主要环节、采取行之有效措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和首要地位越来越明显。进入21世纪,一个国家要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以,必须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使科技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以此促进先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9.
深入探讨先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问题,对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对于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从先进制造业及其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先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先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测度方法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较为系统的文献回顾与评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