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玲 《广西电业》2011,(9):96-98
近年来,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舆论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力越来越大.作为公共基础行业,电网企业社会影响面大、敏感度高.在社会矛盾触点多,公众心态比较复杂的背景下,电网企业容易被舆论推向风口浪尖.如何正确认识网络舆论,提高网络舆论引导水平,是新时期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电网企业必须面对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2.
作为担负着国家能源资源配置和电力供应的供电企业,由于其固有的社会公益性、自然垄断性、系统性和技术密集性,社会关注程度明显高于一般企业,客观上加大了电网企业危机发生的概率和处理的难度。为此,紧密联系实际,研究和探讨电网企业危机的本质规律,对于积极预防和妥善应对供电企业的危机,保障企业安全稳定和长治久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网企业对危机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的加深,各级电网企业已经逐步建立起了涉及电网安全、营销服务、公共安全和新闻宣传等方面的危机管理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各类危机应急预案,广泛开展危机演练,加强与社会和新闻媒体的沟通,做到危机发生前,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媒体对国有企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电力企业俨然成为媒体舆论监督的重点对象.电力企业必须增强新闻舆情风险意识,加强新闻应急体系建设,提高與情危机的处置能力.只有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才能更好地开展"四个服务",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新闻应急的基本原则 新闻应急,表述的是一种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非常态.其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减弱或消除社会舆论对企业的负面评价,使企业生存和发展获得正常的舆论环境.新闻应急涉及公众、媒体、企业等多方面,结合新闻传播及时、准确、真实等本质要求,以及舆情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新闻应急应把握以下原则: 抢先.第一时间发出企业自己的声音.在有可能发生负面新闻时,第一时间与主要新闻媒体联系,掌握话语权,做好解释说明工作,从信息源头进行控制.多与媒体合作,开展正面新闻的强势报道,避免负面新闻成为新闻热点.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中央电网企业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国有特大型企业,其战略思路、改革发展路径、重大项目实施、日常管理等方面愈加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中,电网企业应建立严格的事件分析、责任处置、信息发布机制来应对突发事件舆情危机处理。网络舆情在电网企业发展中的影响力日渐提升。一是作为能源运输、清  相似文献   

6.
石油化工行业是一个事故高发行业,安全管理形势一直都非常严峻,近年来石化行业发生的多起事故导致社会环境对石化企业漠视。而新媒体、自媒体蓬勃发展,除了传统媒体机构,个人也可以引爆舆论热点,这使得石化企业面对的舆论环境越来越复杂。在此背景下,石油化工企业提升自身舆情管理水平,塑造和维护良好的品牌形象就显得迫切而重要。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政府、企业对外形象受网络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往往一个微不足道的事件,经过网络的发酵和放大,就会演变成社会热点事件.微博的兴起更是使得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烈度成几何级数增长.如2011年发生的"锦湖轮胎生产掺假事件"、"郭美美微博事件"等.电网企业作为中央企业,极易引起社会关注和媒体跟风炒作.因此,提高舆情应对能力对于维护电网企业形象、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借力舆情监控,发现自身不足 当前,网络已成为百姓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因此,东莞供电局十分注重通过收集网络舆论,听取百姓的声音.一方面,第一时间消除误解,避免怨气积累、发酵、爆发;另一方面,看清自身的"盲点",制定改善措施,补长发展短板,扫除"盲区".  相似文献   

8.
受外部经济环境、政策环境以及法制环境的影响,目前建筑施工企业是在市场风险越来越大的状况下进行经营管理,残酷的竞争现实要求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广大职工必须牢固树立危机意识,认真学习危机管理的知识,积极建立健全应对危机的相应机制,才能使企业少受损失,保持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特点企业危机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并存的特点。企业在正常的管理中、在平稳的发展态势下,时刻在处理各种管理问题,能够预料并及时妥善处置的管理问题并不是企业危机问题,真正的企业危机问题是不能或没有预料到的问题,其有隐蔽性和突发性,往往事发突然,不能准确…  相似文献   

9.
媒体和企业作为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应用的逐渐大众化,媒体机制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因此新时代背景下的媒体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在新的媒体机制下,作为企业形象的企业声誉,时刻接受着媒体的监督和评价,并且这种监督和评价与以往相比存在着诸多的新特性,其对企业声誉的影响也是大有不同。如今新媒体时代已经正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流,因此新媒体机制对企业业务推广起到重要的正面作用,同时也使企业声誉面对负面消息时遭遇极大危机;那么面对这样的现状企业应该如何应对新媒体对企业声誉的影响呢?本文则主要针对新媒体机制下企业应采取的具体措施加以分析,为企业更好地长足发展在危机预防机制、新媒体平台利用、企业文化建设及产品质量等四个方面提供了借鉴意见。  相似文献   

10.
电网企业在健康发展中必须应对各种复杂的社会公共关系,必须应对越来越密集的公众舆论监督。特别是在"资源融通、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融媒体大发展形势下,电网企业必须把握网络舆情传播规律,准确分析其发展趋势,因需主动发声并恰当处置,做好融媒体时代下网络舆情应对。  相似文献   

11.
新形势下,中央对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当今时代,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多发期,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对于事关民生和社会稳定的供电企业,必须切实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强舆论引导,掌握舆论主动权,由此推动企业和谐发展。负面信息传播的特点及必然性突发事件发生后,如果处置不当,信息批露不充分,引起媒体与公众对事件背后真相的追问和问责,极易引发社会潜在矛盾的连锁反应,局部问题可能演变为全局性问题,一般性问  相似文献   

13.
网络时代,舆情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对核电企业的管理行为提出了高标准、新要求。总结近年来以"日本福岛核事故"引发的核电企业社会舆情危机代表事件的教训,核电企业应汲取经验教训、准确分析原因、遵循传播规律、加强民众沟通,预防、应对可能发生的舆情危机,提高自身的危机应对与管理能力。针对网络媒体环境下危机常态化的舆情现状,在当前新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电网企业自“十一五”以来不断加大电力建设力度,积极推动电力体制改革,在特高压、智能电网及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从理论体系化、服务民生、品牌化与系列化、工程形象化、舆论引导、合作共赢等角度借鉴其他中央企业的经验做法,并结合我国电网企业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电网企业提升创新形象的对策建议,为我国电网企业建立科技创新形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浅谈包装企业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经济领域商业欺诈、假冒伪劣、环境污染、生产安全、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问题频繁发生,“企业社会责任”成为热门话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包装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这一问题,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现代文明的发展,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研究逐渐深入。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活动与品牌影响力关系的问题也开始被关注。文章从企业社会责任与品牌关系入手,探讨当前企业在品牌影响力方面履行社会责任活动的现状,并提出提升品牌影响力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事件,比如伊拉克战争,比如SARS,温州的民营企业如何应对?近日,对温州20家民营企业作了调查,其中,100%的企业认为通过SARS危机,他们的危机意识得到加强。有90%的企业认为建立一个预警机制是抵制危机的有效手段。 应对危机是企业必备的基本功 “企业从诞生开始就一直处于危机中”,正泰集团宣传处处长廖毅说,“学会应对危机,是企业必备的基本功”。廖毅介绍说,正泰很早就建立了预警机制,把危机意识放在第一位,在这次SARS危机中,正泰集团快速反应,将SARS带来的损失降到了最低。廖毅  相似文献   

18.
<正>年初以来,丰田、惠普、英国石油、中国石化、富士康等诸多国内外著名企业都曾陷入质量、安全、信誉等危机事件之中。在媒体的追根溯源和互联网的推波助澜之下,企业都因此受到了不  相似文献   

19.
《物权法》实施后,电网建设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物权渤严格限制以划拔方式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明确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人需要履行登记手续,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证;新增加了地役权这一权利类型等,电网企业必须积极应对。目前电网建设用地中存在很多问题,如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不确定,在杆塔用地方式、线路走廊与地表权利人关系、用地补偿方式等方面均存在法律风险。电网企业应有针对性地依托立法机关、政府部门等,努力完善电网建设用地制度,争取良好的建设环境。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竞争如战争,市场如战场。大凡业绩卓著、有远见卓识的企业经营者都能未雨绸缎,有强烈的危机意识。从根本上讲,有无危机意识,是对经营者的事业心、责任心、经验、能力的深刻检验,是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有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超前意识和做好防患于未然的事前准备,企业才能经得起各种危难的考验,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居安思危,增强危机意识失败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失败机率往往大于成功。在经济工作中企业面临危机、遭遇失败的现象也非常普遍。据统计,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新设企业在5年内会有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