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科学和民主的预算管理制度建立前,税制和分税制对政府预算约束有重要作用。中国税制和分税制缺乏内生约束机制,地方政府有空间和激励突破预算框架参与过度财政竞争,使公共预算约束软化。根据公共预算软约束的估计和面板 probit模型,1994年的税制和分税制改革整体硬化了全国预算收入约束,但导致东部的预算收入约束软化,且未改善预算支出约束。现行税制和分税制下,不规范的税收优惠政策、投资扩张冲动和专项转移支出依赖是导致公共预算约束软化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财政特别是县乡基层财政,在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的同时,收支矛盾却越来越突出,财政平衡程度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财政支出管理制度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预算约束软化,导致财政资金的使用低效。解决的途径就是要寻求一种制度来强化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这种制度就是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财政特别是县乡基层财政,在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的同时,收支矛盾却越来越突出,财政平衡程度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财政支出管理制度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预算约束软化,导致财政资金的使用低效。解决的途径就是要寻求一种制度来强化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这种制度就是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制度。[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地方财政运行中的道德风险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财政分权改革中,地方政府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公共实体。由于我国现行体制下,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隐性财政担保关系缺乏有效的风险约束机制,引致了地方财政运行中道德风险蔓延,提高了我国的财政风险。防范地方政府道德风险需构建风险约束机制,并在改革进程中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5.
赵合云 《财政研究》2011,(10):36-39
从逆向软预算约束的理论视角分析,"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在目前的制度环境、强激励机制和弱约束机制下在其管辖范围内攫取资源来完成政府政策目标的必然选择。因此,解决"土地财政"问题的根本性措施应是优化制度环境、调整目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具体来看,应树立科学的政绩观,深化财政分权改革;将政绩考核权力适度下放,以完善激励机制;推动政府预算与会计改革,增强外部约束主体的约束能力和约束意愿。  相似文献   

6.
朱莹  王健 《金融研究》2018,456(6):56-72
本文从城投债风险溢价的视角,以2014年进行的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市场约束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自发自还”试点产生的市场约束能显著降低城投债的风险溢价。进一步的检验表明,地方政府的财政不透明和财政不平衡会抑制市场约束效应,具体表现为“自发自还”试点降低城投债风险溢价的效果在财政透明度高和财政较平衡的地区更显著,而在财政透明度低和财政不平衡的地区则不显著。本文的启示是:目前财政体制改革滞后于政府融资机制的改革,阻碍了政府债务市场化治理的进程。因此,加快财政体制改革是建立地方政府债务治理长效机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道德约束和制度约束是人类历史上对政府财政绩效的两种主要约束机制。本文对这两种机制的背景及作用进行了系统阐述,并指出其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要求开放性金融市场作为其必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8.
财政部门实施政务公开.是指财政自身向全社会公开办事依据、办事流程和办事结果.通过互联网让财政工作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打造阳光财政。因此.财政政务公开是财政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不仪是财政自身加强自我约束、规范管理的需要,也是加强全社会对财政工作监督的需要。财政政务公开是财政监督的范畴,从建立财政政务公开长效机制上考虑.财政政务公开作为财政监督工作的一部分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金融风险的成因和转嫁过程分析,得出了金融风险财政化与预算软约束的内在联系,并从预算软约束的视角对我国农村金融风险财政化的机理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农村所存在的“三重”预算软约束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马骁 《财政监督》2007,(8):10-14
财政是一个国家赖以存在并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财政监督是整个国家经济监督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财政监督工作在保障财政分配计划与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振兴国家财政、维护经济秩序、加强财政法制建设、严肃财经纪律,以及建立监督约束机制、防范与遏制腐败现象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加强财政监督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1.
财政是政府实现其职能的重要手段和经济基础.目前我国财政状况相当严峻,财政风险已逐渐凸现.与中央政府相比,我国地方政府运行困难更大,而与之相伴的财政风险的危害也更大,并且具有向上级传导风险的特性,从而有可能给国家公共财政体系带来各类风险.本文试图从我国地方财政风险的表现形式入手,探索其形成的深层原因,并提出了防范地方财政风险的制度、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税收分成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理论分析发现,在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竞争中,税收分成比例的提高将直接导致地方政府增加生产性公共支出,发挥生产性支出的产出外部性,提高产出水平和自身税收收入水平,实现福利最大化。一系列经验分析显著地验证了上述结论,即当地级市政府的税收分成率提高10%,该地区生产性支出占比将提高1.39%。本文的分析和结论有助于解释中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变动的原因,从而为政府间税收分配改革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马光荣  张玲 《金融研究》2023,511(1):39-56
县乡两级政府处于我国政府层级的最末端,是大量公共事务的最终承担者,科学合理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制度保障。2004年以来,我国一些省份相继推行了乡财县管改革,由县级政府直接管理并监督乡镇财政,乡镇财政管理权被大幅度上收到县。本文利用2000-2019年的县域面板数据和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乡财县管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乡财县管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机制分析显示,乡财县管减少了行政管理支出比重,抑制了财政供养人员规模膨胀,降低了税费负担。这些结果表明,加强上级政府对基层政府的财政管理与监督,有助于改善治理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本文也发现,在地形较为复杂的人口大县及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县,由于改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县级政府获取信息的难度,不利于发挥乡镇政府的积极性,乡财县管对经济发展的提升效果相对较弱,这说明,乡财县管不宜“一刀切”地实行。  相似文献   

14.
建立有利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①的财税体制保障制度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从财政支出体制和收入体制的改革入手:改革和完善财政支出结构,解决政府越位和缺位问题,加大财政对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严格界定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完善中央与地方税收分配比例,推进地方税改革,改革财产税制,充裕地方财政,形成有利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转移支付机制。  相似文献   

15.
适度的财政分权有助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财政分权的关键是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为保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更有效,应着力从五个方面入手,即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合理定位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职责范围与财力分配、遵循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原则、建立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提高地方政府收入。  相似文献   

16.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模式探讨——以湖南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是地方政府从政府规模、层级及财政关系等层面实行的一次深远变革,也是地方政府突破中央权力设置的制度壁垒而获得创新效率的一个难得契机,湖南省应从实际出发探索建立地方新型财政管理模式和地方公共产品供应模式.  相似文献   

17.
交易费用、政府边界与财政体制改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理论引入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分析,给出了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边界的理论模型。我国政府在供给公共产品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决策费用、实施费用和监督费用过高,制约了我国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效率。制度的一项重要功能是降低交易成本,改革财政分权体制是降低政府供给公共产品发生的交易费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04~2008年的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民营企业的政治联系对预算软约束及政府补助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政治联系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政治联系的民营企业容易受到政府干预,由此承担了较重的雇员负担,也因此获得了较多的政府补助,从而支持了林毅夫等对预算软约束的政策性负担层面的解释。另一方面,虽然政治联系未直接发挥关系作用,但会增加雇员负担一定时的政府补助。进一步地,在政治联系的民营企业中,政府补助对公司绩效的促进作用显著低于无政治联系的民营企业,揭示了政治联系改变了政府补助的流向,降低了政府补助资金的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品的供给相对城市而言严重不足 ,但农村公共品的主要供给者———基层政府在公共品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却存在严重的财政困难 ,其原因即在于我国农村公共品的供给违背了公共品供给的受益原则、公平原则和最优原则。我国应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和完善财政税收政策来优化农村公共品的供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