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信息化、知识化、全球化和区域化等特征,使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此新的时代背景下,区域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地区经济获取国际竞争力优势的决定性因素。一、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创新的依赖区域经济对区域创新的依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势在必行,各地区持续推进的信息化建设对区域创新绩效有何影响?基于2003-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调节路径分析方法,从非线性视角实证检验了信息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直接效应以及通过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绩效的间接效应。研究发现,信息化分别与区域创新绩效和人力资本具有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随着区域信息化密度的提高,信息化对区域创新绩效和人力资本呈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的影响趋势;人力资本在信息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着非线性中介作用。研究结论表明,在利用信息化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时应该因势利导、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3.
基于知识传递的创新扩散理论,利用2006—2008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进行探索性分析,构建包含信息化水平要素的创新投入与产出的计量模型。结果表明,广东省21个地级市创新产出之间存在空间关联,考虑空间因素的计量结果得到一定改善;创新资本积累是区域创新产出增长的核心动力,创新人力投入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对区域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但引入信息化水平要素后降低了空间关联系数的显著性并使模型效果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
电子政务的组织保障--政府流程再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社会,信息化大潮席卷全球,而在世界各国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个领域中,“电子政务”被列为第一位,由此可见,政府信息化作为社会信息化的基础,已经成为带动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政府流程再造作为政府信息化-电子政务的组织保证,正以其彻底的变革和创新手段,改进政府的组织机构,简化工作流程,促进信息化的建设。本文分析了政府信息化和政府流程再造的关系,提出实施政府流程再造以推进电子政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区域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的关系 ,论述了第三产业在提升区域产业结构中的重要性 ,探讨了信息化对第三产业发展与提高的巨大推动作用 ,并从几个主要方面阐述了用信息化推动第三产业发展与提高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6.
浅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信息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志丹 《经济问题》2002,(11):72-73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信息化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信息化不仅能促进区域内社会的全面进步,而且能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与重建。文章以咛波市为例,简述了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信息化过程中应抓好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中国2010—2020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政府支持、知识溢出及其交互效应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区域之间相关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全国样本中,政府支持和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二者之间的交互效应对区域创新具有一定的负向影响;政府支持主效应大于知识溢出。在经济区域分样本中,政府支持和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具有区域差异性,东、中部地区政府支持效应大于知识溢出的效应,西部地区知识溢出效应大于政府支持效应。  相似文献   

8.
基于政府干预视角探讨创新驱动对区域人才配置的作用,借助中国258个城市2004—2018年面板数据,对创新驱动促进区域人才配置的动力机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创新驱动和政府干预均能有效改善区域人才配置,加入交互项后二者对区域人才配置的效应进一步增强;受边际效应递减规律的制约,西部创新驱动对区域人才配置呈现出的正向促进效应最强,东部次之,中部最小;政府干预以及政府干预与创新驱动的交互项对区域人才配置的效应均呈现出一定区域异质性;创新驱动对人才配置的效应受到政府干预程度影响,存在政府干预的双重门限效应。  相似文献   

9.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是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而提升区域创新效率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为此,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从财政纵向失衡这一全新视域探究区域创新效率问题。基于1998—2018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财政纵向失衡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财政纵向失衡显著抑制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即给区域创新效率带来了损失。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之间的“为增长而竞争”强化了财政纵向失衡对区域创新效率的负向影响,而“为创新而竞争”弱化了财政纵向失衡对区域创新效率的负向影响。因此,需要改善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程度、规范地方政府间竞争行为、完善地方官员的政治考核体系等措施,以适度缩小财政纵向失衡程度,引导地方政府由“为增长而竞争”向“为创新而竞争”转变,促进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测度中国高校知识创新效率及区域信息化水平的基础上,基于2004—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在考虑产业结构升级、政府支持力度、城市化等因素的情况下,实证考察了区域信息化水平对高校知识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及其空间差异。结果表明:信息化对中国高校知识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信息化和知识创新效率之间符合"倒U型"关系,即随着信息化水平由弱变强,其对知识创新效率提升的影响呈现出"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从空间维度看,东部地区信息化与知识创新效率之间呈现"倒U型"的关系,而中西部地区信息化与知识创新效率之间未形成在统计意义上显著的"倒U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构建政府干预与区域创新绩效知识资源门限模型,利用中国 2003-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政府干预对区域创新价值链绩效影响知识资源的门限效应和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在技术开发阶段,政府干预阻碍了区域创新绩效提升,但随着知识资源增长,阻碍作用逐渐降低;在技术吸收阶段,政府干预在高知识资源区域比在低知识资源区域更不利于区域创新绩效提升;在成果转化阶段,政府干预在高知识资源区域比在低知识资源区域更有利于区域创新绩效提升。R&D资本投入、R&D人力投入与对外开放度正向影响创新价值链3个阶段,但创新环境、人力资本水平、自然资源对创新价值链的影响则存在较大差异。政府干预对区域创新绩效并非起到线性阻碍作用,受知识资源水平的影响存在显著创新价值链阶段性差异,这一结论的重要启示是政府干预应基于资源和动态演化视角进行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2.
论高新技术园区内区域创新网络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先后已建立了 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数十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这些开发区正在逐步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先行区、新体制的试验区。但我国的高新区与国际上成功的科技园区相比 ,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这是因为高新区内的区域创新网络机制没有建立。本文将对区域创新网络对高新区的作用 ,区域创新网络组成 ,我国高新区内区域创新网络的现状和建立区域创新网络的框架设计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区域创新中的作用,是“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2010-2019年我国内地30个省级区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政府资助与创新人力资源错配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创新人力资源错配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1)创新人力资源错配对区域创新绩效存在显著负向影响;(2)政府资助在创新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和轻度配置过度时能够显著提升区域创新绩效,但在创新人力资源配置严重过度时具有消极作用;(3)政府资助在约2/3的省级区域表现为积极作用,其余表现为强弱不同的消极影响。因此,必须形成创新人力资源错配动态检测机制、构建政府资助创新活动的分级分类工具体系、强化区域协同创新力度,以实现创新人力资源高效自主配置。  相似文献   

14.
将多主体协同创新理论与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对创新体系发展推动作用的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相结合,构建区域创新体系DSGE(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组、预期效用函数和拉格朗日函数,进而形成了由30个模型组成的河南创新体系DSGE模型体系。以河南为例,运用贝叶斯方法和计量经济学方法等进行参数估计、模拟仿真和政策实验,从而分析出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等的波动对河南创新体系状态变量和控制变量的作用效果。随后,利用H-P滤波法分析河南创新体系主要变量的波动特征,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为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徐寿森 《经济研究导刊》2013,(7):107-108,145
对当前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面临的难题,盐都区创新投资审计信息化监督的做法等方面进行了表述,重点谈了构建富有特色的政府投资审计信息化监控体系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首先从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的内涵和影响因素的角度对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进行了概述;其次,对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的与意义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思路、构建方法及应用原则;然后,基于科技创新人才的存量竞争力、利用效率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几个维度,构建出了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基于层次分析法给出了确定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指标权重的方法与步骤。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6,(6)
衡量区域发展水平最有效的指标就是创新,这直接关乎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以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塑造。当下,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已经转向了创新驱动,而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是地方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为能够在区域创新驱动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地方应当成立专门的特色新型智库,以便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战略性、前瞻性和系统性地把脉、梳理和研究,推动区域塑造出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更好地促进地方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8.
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区域创新系统实践过程中的某些盲点 ,根据国内外研究的理论和实践 ,提出我国各地在区域创新系统构建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包括创新的行为主体、创新的性质、创新的作用以及创新的社会问题等 ,指出应对这些因素给予高度重视 ,这对区域创新成功而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国2006-2020年281个样本城市的面板数据,在梳理服务业制度型开放促进绿色创新的理论机制基础上,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了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政策对区域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政策显著促进了示范城市绿色创新的量质齐升,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该促进作用依旧显著。第二,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政策主要通过提升人力资本质量、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开放程度提高区域的绿色创新水平。第三,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政策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城市区位异质性与城市信息化程度异质性,该政策在沿海省份的城市与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20.
伴随我国新发展阶段创新需求特征的转变,基础研究强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日益凸显,而政府支持与人力资本结构在区域基础研究强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2000-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从创新规模、人均创新水平以及创新产出结构3个维度,探究基础研究强度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动态影响及政府支持、人力资本结构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总体上看,基础研究强度对区域创新绩效产生显著负向影响;政府支持、人力资本结构正向调节基础研究强度对区域创新规模、人均创新水平的抑制作用;政府支持会强化基础研究强度对区域创新产出结构的抑制作用,人力资本结构正向调节基础研究强度对区域创新产出结构的影响。由此,提出不同区域应全面认识基础研究强度的作用及其影响路径,充分发挥创新管理政策作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