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高层次的旅游形式,成为旅游市场的主流。在文化旅游的开发过程中涉及对地方文化、民族文化进行整理和保护,这都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论文通过对文化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影响、文化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传承的模式等问题进行探讨,构建基于文化旅游开发的民族文化传承模式,通过该模式希望为推动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扬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
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湘西旅游发展离不开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旅游发展中得到了保护和传承。文章分析了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传承和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现有的旅游传承和开发模式,并具体提出了湘西非遗旅游传承和开发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留下的宝贵财富,如何有效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一个现实的重要课题。旅游开发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传承的有效手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中,应遵循保护为前提的原则,坚持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根植于原生态文化土壤,积极发展社区旅游,使之成为“未来遗产”,以期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继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4.
旅游景点山歌会之类的文化事项具有多维度的效应和开发价值,它既可构建文化旅游的深远历史向度,增加旅游效益,又能促使多重文化的荟萃与交流,为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另一路径。全社会要热情关注这类文化事项,在文化旅游开发时,应以着力发挥文化资源各维度的最大效应、开发其潜力为基点,在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的同时,注重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在于传承发展,而要传承发展就必须要进行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增加了非常多的旅游项目,而旅游开发又很好地保护并宣扬了非物质文化。要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探究旅游开发的方式及具体的形式,并且要以保护为前提,在此基础上调节好保护和开发利用二者间的矛盾,合理进行规划、适当开发、科学利用,站在整体的角度下进行安排,力争寻找到保护和开发之间的共同点,进而将其合理地结合在一起,达到可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极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客家文化具有较大的旅游开发价值。长汀客家文化的历史地位及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得长汀客家文化旅游开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但受现实条件制约,在传承开发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困境。长汀在进行客家文化旅游开发时,应加强古建筑群的保护性开发,注重保持古民居的原真性,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力度,打造具有长汀特色的客家饮食与娱乐场所,开展客家文化主题活动,吸引海外客家人寻根祭祖。  相似文献   

7.
旅游工艺品是旅游业中对文化资源进行商业化开发的方式之一。在开发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当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以及外来文化之间的涵化现象。旅游者虽然追求文化的真实性,但他们并不苛求文化的原形。而文化商品化虽然可能会使旅游工艺品有失去文化真实性的危险,但如果能处理好文化涵化问题,旅游工艺品则可成为传承和发扬地方文化的有力工具。旅游工艺品开发应在对当地文化元素保护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完美结合,走品牌化、特色化、功能多元化的开发与设计道路。  相似文献   

8.
黔东南是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具有闻名于世、丰富多彩、最珍贵的民族旅游文化资源。经过短短十多年的发展与规划,其旅游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在建设与开发过程中一些民族旅游文化正面临着被同化、被灭绝以及如何进行打造、创新与传承的困境。本文从黔东南民族旅游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全面开展黔东南民族旅游文化建设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9.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旅游业正在慢慢转型,文化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关注和发展的重点。在对文化旅游产品进行设计时,应突出和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的同时,将其与旅游相结合,充分发挥其在审美、历史、文化、教育、经济等方面的旅游价值。本文以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环渤海地区为例,分析了如何通过依托型、展示体验型、整合型、主题型等有形化方式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0.
冼夫人是与黄道婆、宋庆龄、宋美龄齐名的对海南影响最大的四位女性历史人物,在海南民间拥有广泛的信仰基础,对冼夫人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是保护和传承冼夫人文化的有效手段。文章在对冼夫人与海南的历史渊源、冼夫人文化内涵等进行解析的基础上,介绍海南冼夫人文化旅游开发的基础条件,分析冼夫人文化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海南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湖北黄梅戏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指出文化旅游是黄梅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阐述了黄梅戏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的现有模式,提出了黄梅戏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模式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湖北黄梅戏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指出文化旅游是黄梅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阐述了黄梅戏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的现有模式,提出了黄梅戏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模式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3.
我国旅游商品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虽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旅游商品的开发仍长期处于薄弱环节.因此,我们必须关注旅游商品的开发研究.通过提高商品档次,优化购物环境,开发有特色的旅游商品,可以促进这一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四大年画之一,具有很高的的历史、艺术和旅游开发价值。朱仙镇的衰落和旅游发展水平的低下,使得朱仙镇木版年画几近消亡。目前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旅游开发又面临着资金不足、传承和创新不够、受胶版年画冲击大等诸多问题。朱仙镇应该针对这些问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做好木版年画创新和旅游开发,并且通过木版年画节来宣传和扩大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影响,打造其成为著名旅游品牌,以实现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承和品牌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武陵山区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中凸现的若干问题及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在开发的过程中存在盲目开发、低水平开发、掠夺性开发等短期行为,以及低水平服务、低质量管理和资金外溢、资源外溢等不良现象。为此,我们必须采取大旅游战略、旅游精品战略、政府主导战略、旅游富民战略、科教兴旅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实现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旅游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养老旅游开发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养老旅游是近几年在我国出现的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和养老方式,无论是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实际操作上,它都处于摸索阶段。初步探讨了养老旅游的缘起、发展、定义和形式。认为养老旅游开发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但当前养老旅游开发中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开发策略,以促进养老旅游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南宁市应重视扬美古镇旅游开发并进行全面规划,以开放式旅游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从定位及总体思路、景点开发、内涵挖掘、设施建设、服务保障、增强互动、多元交通等方面设计扬美古镇开发路径,在开发中应认真处理好的当地居民与开发公司的关系、日常生产生活与旅游开发服务关系、全盘规划与具体执行的关系、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关系、民俗传承与文化创新关系等关系.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通过积累、传递和传承人进行传承的.旅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商业化道路提供了市场平台和新的活动空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明创新带来新的动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积累带来新的形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递活动提供了新的生机.发挥旅游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作用必须正确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转型指导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的质量评估.  相似文献   

19.
文化社会学视野下中国春节习俗与文化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但现在有许多人认为现在的春节缺少传统文化,年味太淡,春节正在成为除“十一”以外的第二个可以用来休息、娱乐或者旅游的长假。能够与春节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搭上边的,只剩下一顿没有差异的年夜饭和形式上的走亲访友,有不少青年人热衷过各种“洋年”、“洋节”。试图从文化社会学视野下分析我国春节习俗与文化变迁。春节在长期的历史传承中已经内化民族的心结,我们享受春节,就是集中体验、传承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这种以节日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是一笔丰厚的文化财富。对这一特殊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保持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成、发展于特定的环境,其“原生态环境”的丧失,是今天“非遗”濒危、消亡的根本原因。如今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旅游领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对“非遗”保护和传承来说,旅游开发是一柄“双刃剑”。本文从环境的视角,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相关资料的收集、分析,探讨旅游开发所形成的“次生态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