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策法规     
《中国货币市场》2005,(6):78-78
《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办法》发布,央行允许银行间债市发行短期融资券,债券远期交易在银行间债市推出,外汇局发布新规遏制短期投机资金  相似文献   

2.
邢精平  于延超 《深交所》2008,(1):141-143
国内市场,银行间资产支持证券流动性匮乏。去年10月初,央行发布公告,允许资产支持证券在全国银行间债市进行质押式回购交易。交易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银行间债市仅在去年11月份出现了1笔融资额0.44亿元的质押式回购交易。  相似文献   

3.
一、产品简介债市通是农业银行最新整合开发的资本市场新产品。顾名思义,“债市通”就是农业银行为客户投资债市打开的一条便利通道。去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放开了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的客户范围,非金融机构法人客户可以通过具有资格的商业银行提供通道进入债市。目前,企事业单位要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债券投资,必须选择并指定一家具有代理资格的商业银行作为其结算代理人,通过债券结算代理业务,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农业银行已首批获得代理资格,适时推出了全新的“债市通”业务,为客户提供全套的债券结算代理业务服务。二、债市投资…  相似文献   

4.
2013年4月中旬,由审计署牵头,联合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四部委对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了检查,剑指代持养券等违规行为。4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银行间债市监管高级别内部会议,要求各银行限时对债券交易违规情况进行清理和上报,并酝酿出台新的管理规则。这一现象震惊债券市场,被业内称为"债市风暴"。  相似文献   

5.
数字     
《现代商业银行》2011,(11):11-11
4家境外机构获准进入银行间债市 近日,外汇交易中心透露,央行已于9月30日下发文件,允许中国工商银行(欧洲)有限公司、巴克莱银行有限公司香港分行、澳门永亨银行有限公司、三井住友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分行等4家境外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推广至全国后,央行再次扩容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队伍,以配合规模不断扩大的人民币结算项目。在此之前,央行还曾批准过多家境外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市。  相似文献   

6.
企业短期融资券推出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彬 《中国金融》2005,(14):38-39
近一段时间,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异彩纷呈。继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登陆银行间债市之后,人民银行又推出了企业短期融资券这一重要金融创新产品。  相似文献   

7.
文章回顾了2007年以来银行间债市的运行特点,探讨了两税合并等热点问题对债券市场的影响,认为上半年债市将呈震荡整理格局,但6月份之后会趋于乐观。在策略上,建议继续缩短债券组合久期,并关注央票招标利率变化带来的短线套利机会。  相似文献   

8.
“金光道.债市通”(以下简称“债市通”)即“全国银行间债市交易业务”,是农业银行根据人民银行有关允许企事业法人通过代理结算方式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政策,于2002年底正式推出的一个综合代客理财产品。客户使用此产品可以达到债券投资和现金管理的目的,从投资的角度讲,具有风险较低、费用适中、  相似文献   

9.
2007年,我国宏观经济保持高位运行,央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与银行扩张性的信贷投放并存,导致银行间债市发展展示出了一系列引人瞩目的新特点。整体上看,银行间债券发行及交易规模快速成长,银行间市场资金融通及价格形成功能更为显著;一级市场发行利率与二级市场交易利率受加息及加息预期  相似文献   

10.
由于我国股市和债市的相对分割,使得对其波动溢出关系的探讨对研究市场间资源配置、信息流动等有更深远的意义.在构建股市和债市DVAR模型的基础上,利用Wald和LR检验发现,两市存在波动溢出效应,但整体溢出影响较低.通过VECM模型分析交易所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与股市之间的内在渡动关系,发现交易所市场较银行间市场对股市波动影响更大,而银行间市场受交易所市场波动更剧烈.总的来看,我国目前金融资源在两市配置效率较低,资本和投资主体未形成有效连动体系,市场风险难以释放分散,因此需构筑市场之间的协调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1.
政策法规     
《中国货币市场》2006,(4):72-72
央行调整六项外汇管理政策;央行上海总部承办银行间债券市场准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防范信用卡风险的通知;央行规范银行间债市信用评级机构执业行为。  相似文献   

12.
刚刚过去的2010年,中国资本市场顶住了金融风暴的侵袭,融资融券终于开闸试水,股指期货正式上市交易,创业板作用初步显现,农业银行分别在上海和香港上市,国内银行间债市大解禁,新股发行体改再次启程,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面世,中国资本IPO额全球排第一,这一系列大事件让人们难以释怀。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银行间市场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传导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最重要的市场。但2013以来发生的债市打黑和"钱荒"、2016年的国海"萝卜章"事件和刚刚过去的一季度末银行间市场率明显上行,均反映出我国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风险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银行间交易结算制度的分析,指出交易制度中做市商机制不健全和结算制度中CCP净额结算占比过低是产生银行间市场风险的制度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银行间市场交易结算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2004年的债券市场是“病入膏肓”,一跌再跌,无可救药,那么2005年的债券市场可谓是“大病痊愈”,生龙活虎,牛气冲天。春节过后,投资者在年初行情是市场反弹还是债市走牛的争辩中,迎来了今年债券市场波澜壮阔的行情,银行间市场债券新品种层出不穷,交易所国债、企业债指数连创历史新高,唱多军团高举大旗,中国债券市场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局面。银行间债券市场,2006年可期乎?2005的风光毋庸质疑,今年将是管理层大力推动债券市场发展的一年,央行行长助理刘士余日前表示,“创新、发展、规范、协调”是债市发展四大主题,而创新是重中之重。200…  相似文献   

15.
张铭 《新理财》2013,(6):38-40
债市"黑金"露出冰山一角,丑闻鱼贯而出,谁也没有预想到金融稽查风暴从债市卷起。有人探寻真相,有人分析思考,风暴中不乏冷静的头脑,著名金融投资人、基金管理人、中国金融衍生品研究院院长夏萨沙亦是其中一个。他全程关注债券市场的瓶颈与动荡,并思考着解决之道。监管滞于发展《新理财》:您认为目前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监管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夏萨沙: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监管目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从2005年大发展以来,到2012年,总共7年左右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几十年的历程。  相似文献   

16.
机构传真     
《中国金融家》2005,(6):8-9
汇丰增持平安保险持股占两成;建行深圳分行首试账户收费;我国银行间债市引入首家境外机构投资者;中国信托业协会成立;银行间外汇市场外币买卖业务推出;建行推出管理层引咎辞职制度。  相似文献   

17.
<正>截至4月末,中国债券市场存量规模已达37.63万亿元。其中,根据新华社近日最新消息,90%以上的中国境内债券交易发生在银行间债市。因此,银行间债市的开放对整个债券市场的意义不言而喻。随着人民币跨境结算和离岸市场规模扩大,客观上存在着购买人民币金融资产的需求,但资本账户管制和有限的债券市场规模制约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放开境外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利于推动人民币从结算货币到投资货币再到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债券流动性,活跃市场交易,中央银行提出在银行间债市建立做市商制度的设想.但由于中国债券市场还不具备建立做市商制度的条件,中央银行决定先尝试建立双边报价商制度,作为做市商制度的雏形,再由双边报价商制度发展到做市商制度.为此,在2001年,中央银行挑选了9家商业银行作为双边报价商,并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措施,规范和支持金融机构的双边报价业务.  相似文献   

19.
政策法规     
《中国货币市场》2007,(9):72-72
银监会下发《金融机构间货币经纪和交易行为指引》;央行鼓励公司债券在银行间债市发行、交易流通和登记托管;央行推出远期利率协议业务。  相似文献   

20.
做市商制度与我国银行间债市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近两年来取得长足发展 ,已经成为发展融资、优化金融资产结构、贯彻实施财政货币政策的重要场所 ,但市场流动性差已经严重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为此 ,中央银行适时提出了“在发展中逐渐建立做市商制度 ,以便活跃市场交易”的要求。因此我们当前的迫切任务是尽快在银行间债市构筑有中国特色的做市商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