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需要高校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杖重转变:从管理学科教学模式看,创新课堂教学、强化学科的实践性特征、加强学生探索性学习的参与模式、激发学生探索热情,多渠道引导学电:果外自主学习和构建大学生实践平台应该成为高校教学模式的重点。从管理模式创新看,构建合理的管理模式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科学的公寓管理模式、科学的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模式和大学生创新性学习机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3.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和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社会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构建适应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设立科技创新学分,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河北农业大学本科生创新能力的问卷调查为切入点,从性别、年级、专业三个方面对女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现状分析,并就影响女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原因探讨,提出了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女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与培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河北农业大学本科生创新能力的问卷调查为切入点,从性别、年级、专业三个方面对女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现状分析,并就影响女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原因探讨,提出了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问卷调查和历史数据分析,把目前大学生对科研与创新的想法进行集中,分析已经有的科研成果,确定目前存在哪些问题阻碍了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提出培养研究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9.
本文从辅导员、班级导师、学生班主任三方面入手,首先分析了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培养模式的必要性,重点论述了三位一体培训模式的含义与应注意的问题,主张全面重视和协调三位一体和合力作用,以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11.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是重视基础性、前沿性、综合性课程设置,建设具有较高水平的创新型师资队伍,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营造创新型的育人环境和学术氛围。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创新素质的培养提高为目标,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技是核心竞争力,科技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创新能力从性质、目的及表现形式来讲各具内涵,同时影响创新能力的因素也有很多,因此,要认真分析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影响因素,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新常态下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针对当代女大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意识不强、动手能力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强、创新思维能力较差等问题,深入探析其影响因素,并从创新意识、创新环境、创新人格、创新实践等方面培养当代女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浅析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及创新意识的特点,分析了我国在大学生创新教育方面的不足,并从建立大学生工程训练中心、对学生开放实验室、创办校园科技创新活动以及加强生产实习环节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财会专业为着力点,首先对第二课堂的概念进行了介绍,其次分析了应用第二课堂培养财会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应用第二课堂培养财会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17.
贫困大学生创新能力是贫困大学生自我“解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贫困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特点是表现流畅性、新颖性和自信心差,观念流畅性、联想流畅性和适应性的总体水平较差;周全性、评鉴力、好奇心和独立性较好。依据心理学理论、贫困生的现实特征和大学的现状,我们认为改进教学方式,开展专门的创新思维训练,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贫困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推进,研究生数目逐年扩招,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已转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高等教育学界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多方面讨论,主要从研究现状入手,分析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评述,提出了有待深入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负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优秀人才的重任,青年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通过更新教学观念、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环境、优化教师队伍等途径,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高校实验室对于激发大学生的实践创新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思路主要是:优化实验室运作机制,构建完善的培养模式;完善实验室教学的制度建设、评价体系和激励措施:构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服务体系,加强实验室师资力量建设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