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贸易规模与结构、出口市场特化优势、比较优势、互补性、紧密程度和产业内贸易等角度运用相关统计指标分析1995—2014年中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之间农产品贸易特征。研究表明,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农产品出口市场特化优势并不明显,而沿线国家出口的农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特化优势;中国对沿线国家出口的农产品比较优势不强,而且由于双边农产品进出口结构不一致导致互补性较弱;中国与东段航线各国的农产品贸易联系较为紧密,与中段、西段航线各国农产品贸易紧密程度尽管不高但却在逐步增强;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仍以产业间的贸易为主,但产业内贸易的作用在加强。  相似文献   

2.
丁瑶 《山西农经》2024,(6):10-14
2013—2022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出现减速,但对一些国家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速。针对这一现象,先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不同国家表现进行分析,然后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进行估算,以期寻找未来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增长空间。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产品结构集中度高,市场分布不均衡,亟须进行调整。十年间中国开发了大多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潜力,如今“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数国家已经成为潜力再造型,对于部分国家尚留巨大的出口潜力。为推动我国农产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持续增长,中国应继续加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策合作、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采取多元化的市场出口布局。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提出,是促进我国与丝路沿线国家以互惠互利的农产品贸易方式,持续扩大农产品贸易规模,保障双方农产品贸易活动平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来看,这一战略规划不仅有助于我国扩大农产品出口规模,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也有助于我国实现进口市场多元化。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实施背景下,我国应当从实现贸易平衡,优化市场结构、产品结构以及贸易模式等方面入手,突破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困境,推动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UNComtrade数据库的农产品贸易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出口关系、竞争关系和互补关系网络及其变化。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农产品出口关系、竞争关系和互补关系的网络密度日趋增加,但是互补性大于竞争性,而中国在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关系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及印度、俄罗斯和波兰等国家;以中国、俄罗斯和印度为首,由部分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组成的板块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关系网络的核心板块,内部和外部的出口关系都较为密切;在互补关系网络中,中国所在的板块属于外部型,与以新加坡、波兰为首的第三板块以及以印度、泰国为首的第四板块均存在显著的贸易互补关系;沿线国家间的农产品贸易逐渐凸现出三大竞争群体,分别是以中国为首、以印度和俄罗斯为首和以新加坡和泰国为首的竞争群体,且后两个贸易群体之间也存在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5.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作为我国贸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其中很大原因就是在"一带一路"战略倡议下,与沿线地区贸易往来逐渐增多。"一带一路"背景下,应对外加强与沿线地区和国家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往来,适度调整农产品贸易逆差规模和结构;对内加强农业科技投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产品流通方式,疏通农产品价格传导途径。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贸易便利化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流量。然而,随着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不断下降,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方向选择尤为值得关注。本文基于2013—2015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二元边际做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1)目的国经济规模越大,对集约边际的影响大于对扩展边际的影响;(2)贸易距离主要是通过集约边际降低中国农产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出口;(3)"一带一路"倡议和较大的农产品的补贴力度使得沿线国家生产效率对扩展边际具有正向影响,对集约边际影响不显著;(4)出口固定成本对扩展边际具有显著的负效应。综上,本文认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更应从扩展边际的视角出发改善对沿线国家农产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7.
[目的]文章基于UNCOMTRADE数据库和SITC,Rev3商品分类方法,结合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现状与趋势,从总体、分区域、分种类3个方面判断了2000—2017年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现状及特征。[方法]依次计算四种实证测度指数(RCA指数、TCI指数、TII指数、GL指数),分析了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结果](1)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但中国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的地位,贸易逆差呈N型趋势;(2)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的集中度较高,主要集中在个别区域和几种农产品上,东南亚依然是最大的贸易市场同时产品市场结构发生改变;(3)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并存,但互补性明显更强,比较优势差异明显,双方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结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抓住新机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优化贸易结构,充分发挥各国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内的农产品贸易,共创环境优化和贸易获益的共赢局面,文章基于1995—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5个区域4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研究农产品贸易和碳排放之间的双边关系。[方法]首先,评估农产品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其中,创新性地采用农产品贸易开放指数(TPI)测度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开放程度;其次,构建纳入碳排放的指标体系,设立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贸易非效率项模型,实证检验碳排放对农产品贸易及其效率的影响。[结果]一方面,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开放度越高,碳排放越高;另一方面,沿线国家的碳排放对其与中国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且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物流综合绩效的提升、是否加入WTO均有助于提升农产品贸易效率。[结论]中国应积极利用沿线国家的碳资源,扩大与沿线区域,尤其是南亚、东南亚和中亚(含俄蒙)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以及对西亚和中东地区的农产品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9.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农产品出口贸易总额不断提升。[目的]为了测算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农产品的贸易规模和贸易效率,[方法]文章使用随机前沿贸易引力模型的研究方法,对经济规模因素、人口因素、地理因素等经典变量进行实证分析,并且提取出口贸易效率项来分析制度性因素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规模、人口规模等社会因素能够正向促进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出口规模,而地理距离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增长。此外,制度性因素在出口贸易效率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关税水平与贸易效率呈现负相关关系,而贸易促进指数ETI和WTO等制度因素显著提高我国的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结论]该文通过测算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可发现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存在着巨大的贸易潜力,并且分别在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针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与东南亚的国家贸易效率较高,与印度、俄罗斯等国家存在较大贸易潜力,同时不同区域的贸易效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根据研究结论,该文提出如下建议: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我国的贸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我国的对外贸易服务条件;降低我国的市场准入难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现状,并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沿线国家出口贸易潜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效率随时间变化不断上升,贸易潜力提升明显。影响因素中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自身因素对贸易潜力影响显著高于贸易伙伴。本文建议中国应坚持国内经济建设与对外开放并举国策,坚持在国际市场上主动有所为,遵循WTO的多边贸易框架不动摇,加强物流体系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提升出口贸易效率偏低的印度、伊朗、土库曼斯坦等国农产品贸易潜力,同时关注德国、俄罗斯和土耳其等总体贸易潜力居前列的农产品贸易大国,整体提升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强,增长潜力巨大,但是大多数沿线国家在海关效率、基础设施、制度环境等方面存在贸易便利化的障碍。为推动"一带一路"农产品贸易便利化制度建设,未来我国应该加强与沿线国家政府间的双边合作,积极发挥重大国际会议、论坛等平台的作用,构建区域农产品贸易便利化措施和制度,特别是推动沿线国家积极实施WTO《贸易便利化协定》,以海关便利化为突破口,带动"一带一路"农产品贸易便利化制度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的提出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丰富的农产品一方面为我国提供了庞大的资源,另一方面也不应多度囤积降低其价值。而"一带一路"的发展,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农产品贸易,促进了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交流,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大大的提高了农产品的利用度以及价值,同时也降低了农产品囤积等各方面的风险。本文简要介绍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概况,说明了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特征与结构,并展望了贸易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正>"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发布了2018年"一带一路"农产品贸易发展报告,我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合作得到进一步加强,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农产品贸易增速高于总体水平。2018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额760.0亿美元,同比增长12.0%,高出我国农产品总体贸易增速4.3个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利用2010-2016年沿线国家与中国农产品贸易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具有发展潜力但出口市场集中度较高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一带一路"战略指导下我国促进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已有研究大多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但少有文献提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环境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的多维特征、非线性特征和区域特征。本文采用2010—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数据和面板分位数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环境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倾向于选择政府高效、政治稳定、监管严格的东道国;从不同维度的制度环境来看,东道国政府效率、政治稳定与杜绝暴力恐怖主义、监管质量、话语权与问责制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但腐败控制和法治水平的影响不显著;分位数回归进一步显示了东道国制度环境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显著正向影响主要分布在低中分位点;样带比较揭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环境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集中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16.
文章把中国木质家具出口贸易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划分,通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比较两者之间关系,认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木质家具出口贸易正处于互补性逐步增强的阶段。文章进一步测算了我国木质家具产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结果显示:中国对"一带一路"地区更具出口木质家具的贸易潜力。建议中国政府出台有关政策,鼓励中国木质家具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指导或者积极推动我国木质家具出口制造商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进行战略市场转移。  相似文献   

17.
朱辉 《农业经济》2018,(1):124-126
坚持"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有利于加强我国与沿线周边国家农产品贸易合作,有助于扩大我国特色农产品出口规模,调整当前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但在我国特色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过程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因此,要从互利互惠、均衡开发的角度出发,不断加深我国与沿线周边国家国际贸易往来,提升中国特色农产品附加值,积极推进我国特色农产品国际贸易多元化,利用网络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构建合作共赢的特色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8.
基于虚拟水贸易的理论,分析2007—2016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虚拟水贸易现状,并利用拓展的引力模型对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虚拟水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7—2016年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虚拟水贸易为逆差,年均净进口量约为117.89亿m~3。从影响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虚拟水贸易的因素来看,基础设施建设、汇率水平、加入世贸组织和区域一体化进程是最为显著的正向驱动因素,地理距离和关税水平是最重要的逆向驱动因素,我国在农业劳动力资源方面具有正向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多视角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群组划分,提出"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重要战略节点国家,并探讨新冠肺炎疫情对重要战略节点国家与我国农业国际合作的影响,对进一步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面农业国际合作,打破农业国际合作瓶颈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通过地理位置、地缘政治、资源禀赋、农产品贸易等多个角度,结合引力模型和聚类分析法,对"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的重要战略节点国家进行分析。并从农产品贸易和投资两个角度探讨新冠肺炎疫情对重要战略节点国家和我国农业国际合作的影响。[结果]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我国农业合作的重要战略节点国家按重要性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波兰、缅甸、越南、泰国、巴基斯坦、埃及、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第二层次为希腊、柬埔寨和老挝。新冠肺炎疫情对重要战略节点国家和我国的农业贸易、投资合作造成了不可忽略的影响。[结论]为进一步加强我国与"一带一路"重要战略节点国家农业国际合作,应在十九大提出的"六个坚持"理念指引下,从基础设施建设、资源禀赋、部门协调、共同抗疫四个方面,继续深化"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20.
农产品贸易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主要内容,大大促进了我国与世界的农业交流与发展。2013年,习近平同志提出了要重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说法,同年,习近平同志再次提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这两个战略被称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沿线也成为中国发展农业贸易的重点区域。鉴于此,本文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竞争优势和互补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