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提出"突出五个注重,推动五大振兴"的七个方面六十三项重点工作,全面实施吴中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吴中的典型案例走进了大众视野。甪直模具特色小镇甪直镇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全国环境优美镇,素有"神州水乡第一镇"之称。甪直镇也是吴中区先进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工业要镇。甪直镇区的新一轮发展规划,以新型城镇化为核心,建设有特色的三大片区。一是25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2.
建设美丽中国的难点在乡村,重点在乡村,亮点也在乡村。浙江省杭州市在2003年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的基础上,从2011年开始,按照打造城乡统筹示范区的要求,实施"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构建以中心村、风情小镇、精品村、特色村、历史文化村为重点的创建体系,初步形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政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力图解决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美丽乡村"奋斗目标的提出正式这些政策的体现。当前的美丽乡村建设虽然已形成了一些特色模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许多问题,要解决当前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可从以旅游发展为导向,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重视乡村文化的传承;加大建设资金的投入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正>贫穷落后中的山清水秀不是美丽中国,强大富裕但环境污染同样不是美丽中国。只有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要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美丽乡村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黄尖镇在建设美丽乡村的道路上高点定位、统筹规划,大力推广全域旅游战略,取得了突出成绩,先后荣获"全国文明集镇""全国小城镇建设先进镇""江苏省百家名镇""江苏省文明镇"等多项殊荣。黄尖居委会还被国家农业部评为"2016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之特色民居村"。近日,记者就黄尖镇如何推进全域旅游战略采访了黄尖镇党委书记陈志洲。  相似文献   

5.
<正>通过几年连续不断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活动,溧阳市农村环境面貌有巨大的改善,形成在全省有影响的具有特色的溧阳新农村建设品牌。全市已创建省"三星级"康居乡村24个,"二星级"康居乡村242个,实现了国家生态镇全覆盖,桂林村被评为首届"江苏最美乡村"。2014年溧阳市被省确定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市)之一,围绕"科学发展、生态优先,努力建设美丽溧阳"的要求,市委、市政府不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内涵,合力打  相似文献   

6.
<正>中央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战略任务,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模式。笔者近期赴浙江省平湖市鱼圻塘村,就该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建设模式开展了调研,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有了深入了解。调研发现,鱼圻塘村作为拥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村子,抓住了浙江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的机遇,不仅整治了农村环境,改善了社会服务,提升了乡村的"颜值",还通过挖掘和培育特色乡土文  相似文献   

7.
从生态绿、产业兴和文化魂3个层面论述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理念,阐述了"四位一体"式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8.
基于K-modes的福建传统村落景观类型及其保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传统村落景观具有历史悠久、风貌古朴、特色鲜明的地域特点,对其类型、分布及其典型特征的研究,是建设"乡愁"浓郁的"美丽乡村"和发挥福建传统村落历史价值和旅游价值的首要前提。首先借鉴相关研究学者对传统村落景观类型划分的研究,基于福建传统村落景观的实地调研情况,构建了福建传统村落景观类型划分的指标体系。其次运用K-modes方法,以截止2013年12月31日前评选出的福建省内具有国家级、省级称号的54个历史文化名村为研究样本,对其进行分类研究。第三根据分类结果,分析出福建省内存在闽江以北(包括闽江流域)综合文化村落景观区域、闽西客家村落景观区域、闽南红砖文化村落景观区域3个传统村落景观区,其中又包含闽东多元文化村落景观亚区、闽中混合文化村落景观亚区、闽北山林文化村落景观亚区、闽西田园文化村落景观亚区、闽西土楼文化村落景观亚区5个传统村落景观亚区。最后,依据福建传统村落景观的分布及其典型特征,提出对福建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与运用的策略,即以景观区域分布为基础,发挥地域特色;以整体性的景观为载体,营造地域氛围;以典型景观特征为优势,塑造地域精品。  相似文献   

9.
<正>从金花村建设到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从村庄环境整治到"千百工程"全域推进,从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拓展到"三化五美、五位一体",近年来,江宁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把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根本,把发展农村生态经济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把优化农村生态环境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点,把发展乡村文化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特色。推动村庄形态适度集聚、农村产业转型发展、乡村环境生态美  相似文献   

10.
"美丽乡村"建设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经济社会活力,实现城乡一体和谐发展的有效路径。各地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特质,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四化同步"协调发展,走出一条农业生产发展、人居环境改善、历史文化传承、生态环境可持续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型城镇化理念和"美丽中国"构想的相断提出,美丽乡村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新型城镇化是以产业演变和空间功能转换为主要特征,因而美丽乡村建设应摒弃过往的城乡差别化发展模式,通过完善建设规划、壮大农村经济、彰显文化特色和强化环境治理等路径,最终实现城乡的二元统一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推进,乡村绿地的功能特性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乡村绿地规划对构建社会主义农村新风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乡村绿地"农业、生态、景观、游憩、文化等"方面功能的认识,充分肯定了绿地景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性;根据绿地景观、层次、文化原则对绿地规划中的宏观布局模式、中观布局模式及微观布局模式类型进行了深入考究;同时针对公共绿地、道路绿地、河道绿地、宅前屋后绿地、庭院绿地等绿地构成要素的功能特征及景观特征,选择适宜的设计方法。文章还根据乡村绿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健全政策法规,强化基层宣传;丰富理论研究,创新规划设计方法;融入历史文化元素,突出景观文化特性;完善乡村建设机制,健全绿地规划监管系统等对策措施,以期对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理论及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上海市于2014年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每年评定15个左右的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14年以来,共累计评定市级示范村45个,示范村作为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先行者,在乡村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和人文培育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引领并带动了面上工作。一、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的背景2013年农业部在全国开展了"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并制定了《"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从产业发展、生活舒适、民生和谐、文化传承、支撑保障五个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南京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全市17个特色田园试点乡村,已全部获得命名.在高质量开展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同时,南京市提出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引领带动美丽乡村示范村、宜居村、田园综合体、民宿村建设,形成"五村"共建,以点带面、串点成线,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总揽美丽乡村建设全局.面对"十四五""美丽江苏"建设的新...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山东省招远市坚持把"传统村落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尊重历史风貌,保护生态环境,挖掘村庄灵魂,传承乡土文化,打造出了一批具有浓郁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在传承保护古村落的同时,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向经营成果转化,进一步激发保护  相似文献   

16.
<正>张堰镇把"美在生态"的理念贯穿全镇建设工作,把"富在产业"作为产业调整的最终目的,把"根在文化"作为全镇文化建设的亮点和特色。与此同时,不断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村生态品质、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挖掘乡村文化元素,努力将农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家园,不断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整体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浅析乡村景观建设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乡村景观建设是一项诸多要素交融的系统性建设工程,涵盖多学科、涉及多领域。在乡村景观建设过程中,加强乡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并将乡土文化元素融入乡村景观的建设之中,对于建设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具有重要的作用。方法 文章运用案例法,以安吉县为例,结合永嘉模式、高淳模式、江宁模式,分析地形地貌、水体、植被、建筑物、构筑物和铺装等景观要素的乡土文化元素与景观设计价值。结果 要因地制宜,从完善基础设施、挖掘农耕文化、整治人居环境等方面,将当地的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方式等因素与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相结合,突出特色景观设计与文化传承功能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性。结论 传统乡土文化元素的融入,使得美丽乡村建设与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方式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18.
正南京市江宁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创新""富民"基因深度植入"三农"发展,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历史资源文脉优势,扎实推进"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美丽乡村"四变"工程以及"420316"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率先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和适度利用有机统一、产业发展和富民强村全面推进、乡土文化和现代文明相互融  相似文献   

19.
<正>北京顺义城区向东15公里,便是风景秀丽的京东著名古镇——杨镇。近年来,杨镇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镇域基础设施建造,将绿化美化与传统民俗、淳朴民风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治理有效、百姓安乐的发展道路。春节期间,利用返乡探亲的机会,就家乡杨镇"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进行调研。杨镇镇域面积96平方公里,下辖42个行政村,常住人口6万余人。  相似文献   

20.
[目的]特色小镇建设是新时代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衔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其发展模式备受关注。文章以正在创建的云南省一流特色小镇"施甸摆榔金布朗风情小镇"为例,在充分挖掘、总结施甸布朗族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研究区文化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为推动民族地区文化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实践指导。[方法]通过田野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对施甸布朗族文化资源及其传承与保护现状进行调查,挖掘、整理和总结施甸布朗族传统民族文化资源的类型与特点以及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中出现的问题。[结果](1)施甸布朗族拥有祭祀、婚嫁、民间故事传说、原生态歌舞、传统服饰及生产生活习俗等六大类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且每一大类民族文化资源均有其独特的表现特征;(2)施甸布朗族文化在发展与传承中面临文化元素弱化、失传、异质化、散失以及文化传承人处于文化传承与维持生计的两难境地等5个方面的问题;(3)基于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禀赋条件,根据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中面临的问题,提出施甸布朗族文化乡村旅游"五个一"整合开发模式。[结论]少数民族地区依托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是推进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协同发展的较好模式之一,也是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