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农业品牌、品牌农业、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农产品品牌……傻傻分不清楚。如果你在网络上搜索"农业""品牌"几个字,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各地都在研究、讨论、推进农业领域的品牌建设,但对涉农品牌的叫法却不尽相同:白山市农业品牌推介会举行;福建七举措推进品牌农业建设;四川省贫困地区优质品牌农产品展示推介活动举办;聊城5农产品入选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广安:打造人民满意的川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宁波象山推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2.
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对泰州市农产品保护、品牌建设、营销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泰州市地理标志农产品为研究对象,介绍泰州市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3.
褚远远 《农业经济》2022,(3):122-124
河南省地处中原,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而且历史文化悠久,加之地域面积较大,适合大多数农作物生长,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近几年,在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的政策背景下,河南省政府和农业厅重视农产品品牌建设,使河南打造出来许多知名农产品品牌,也积累一些经验,但是,河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仍处在初级阶段,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为了更好地推动河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发展,可以从农产品品牌定位、质量监管和农产品品牌营销几个方面去促进河南农产品品牌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连云港市地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例,研究了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在地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更好地建设地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相似文献   

5.
赵明辉 《农业经济》2018,(2):120-122
当前,鲜活农产品在销售品牌建设上面临许多不稳定因素,农民对鲜活农产品销售品牌建设认识不足,企业对鲜活农产品销售品牌建设投入不足,政府对鲜活农产品销售品牌建设政策引导不足,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我国鲜活农产品健康发展。因而,从产业链角度出发,厘清鲜活农产品销售品牌建设各主体责任,有助于推进鲜活农产品销售品牌建设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6.
青岛市积极推行了农产品品牌建设,各类农产品的品牌发展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是在品牌战略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品牌意识薄弱,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农产品流通环节发展滞后等问题。本文在对青岛市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青岛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力度,能够有效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当前,在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工作中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意识薄弱、小规模分散化生产经营模式、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以及对品牌的营销推广力度不够都限制了农产品品牌建设。因此,为促进农产品品牌建设,需要提升生产经营者的品牌意识,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科技投入,利用现代传播工具加强品牌宣传推广等。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讨论了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认为目前我国的农产品品牌建设存在着农产品品牌信誉度不高、政府扶持针对性不强、农业企业品牌运作水平较低和初级农产品品牌建设速度慢于深加工农产品品牌建设速度等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9.
农产品品牌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农产品产业实现"由粗到精""由低端向高端"发展的关键路径。目前,我国农产品市场发展迅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农产品品牌建设问题也比较突出,很多农产品企业缺乏战略眼光及布局,在产品品牌建设上不够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及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本文基于当前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以广西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为例,就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品牌建设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技术的涌现和发展增加了农产品品牌塑造的模式和手段。本文针对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农产品的品牌塑造展开研究,阐述了新媒体的优势及借助其塑造农产品品牌的必要性,剖析了品牌塑造面临的问题,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此促进农产品品牌化建设,助力农村农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品牌是农产品的品格和灵魂,农产品品牌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是未来农业企业发展的立足之本。相比一些在此方面已经获得相当建树的国家,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正处在蓬勃发展之中。如果借鉴这些经验,相信定能助力国内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发展。法国:从品牌认证着手法国农产品品牌在世界范围内可以算是发展最有特色、最为成功的。法国将农业标准化建设与农产品品牌战略相结合,从品牌认证出发,以质量认证为基础,从严格质量管控和政府扶持入手,对农产品品牌进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农产品品牌发展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概括性总结"以特色作物为主导、以龙头企业来带动"的区域农产品品牌发展模式,同时以该区赤峰市元宝山区为例进行农产品品牌发展模式的实证分析,包括推行商标战略、助力农产品加工企业品牌战略、品牌宣传、品牌管理等4个方面。以内蒙古自治区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聚为切入点,以区位商系数分析产业集聚水平,得出内蒙古自治区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聚水平近年来呈总体下降趋势。最后从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聚视角进行内蒙古自治区农产品品牌运行机制构建,从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发挥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强农产品加工市场环境建设等3个方面展开。通过地区农产品品牌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的分析研究,为研究区域未来农产品品牌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思路,最终实现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的高效与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品牌化及品牌建设是主要趋势,但是在品牌建设中却也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传播费用高昂、信息不对称等,都会影响农产品品牌建设,也使得农产品经营者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在互联网背景下,这一问题得到有效处理,一批农产品品牌崛起,也让人们看到了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希望。在互联网平台的应用下,能为农产品从生产到包装等各个环节提供资金、技术、销售等各方面的支持,实现农产品与电商的有效结合,确保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有效性。本文以建德西红花为例,讲述了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意义及方法,供传统农业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品牌是农产品的品格和灵魂,农产品品牌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是未来农业企业发展的立足之本。相比一些在此方面已经获得相当建树的发达国家,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正处在蓬勃发展之中。如果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相信定能助力国内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发展。法国:从品牌认证着手法国农产品品牌在世界范围内可以算是发展最有特色、最为成功的。法国将农业标准化建设与农产品品牌战略相结合,从品牌认证出发,以质量认证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农产品电商网络品牌建设与“上行”渠道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上行渠道存在种种困难,农产品网络品牌建设是提升农产品竞争优势打通上行渠道的重要措施。文章分析了农产品品牌化发展现状及农产品网络品牌营销的优势,提出了农产品上行渠道优化策略,研究认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同时建立品牌追溯机制,坚持市场化运作是实现农产品上行渠道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6.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安徽由农业大省迈入农业强省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和举措。本文在分析安徽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安徽农产品品牌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我国农产品销售难现象突出,频繁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基于此,分析了建设体系研究价值及意义,探讨了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思路与模式,提出了基于合作社、联合社下,构建农产品品牌建设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十佳品牌评荐活动掀起盖头近千农产品品牌入围初荐名单由农民日报社主办的“首届中国农产品品牌大会”将于今年11月中旬在北京召开,作为这次大会重头戏之一的中国十佳农产品品牌评荐活动已完成第一轮评荐,800个农产品品牌和150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进入了初荐名单(详细信息见“三农在线”www.farmer.com.cn)。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我国农产品品牌的建设与发展,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农民日报社决定举办“首届中国农产品品牌大会”,以“创建辉煌品牌腾飞中国农业”为主题。大会期间,主办方将围绕共同关注的农产品品牌建设方面的…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人民大学品牌农业课题组组长、北京福来战略品牌咨询机构董事长娄向鹏,长期致力于大农业领域战略品牌营销的研究和实践,帮助横县茉莉花、南方黑芝麻集团等一大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实现了品牌与销售的系统提升,推动了中国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业品牌革命。打造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今年的核心点是什么?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如何少走弯路?全品类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否符合品牌建设规律?带着这些问题,本刊对娄向鹏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20.
选取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荷兰等五个发达国家,分析它们的农产品品牌发展特色,研究发现,高质量保证、政府扶持、专业化生产经营和科技创新是农产品品牌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动力,结合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存在的质量监管不完善、经营专业化程度低、农业技术欠发达、品牌营销力度不够等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得出适应我国国情的经验和发展策略,为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