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期出台的《关于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的实施意见》要求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地方政府不得以退出"三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根据调研情况,如果地方政府能尊重农民意愿,并用市场化的办法实现宅基地权益的交易,用保护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办法实现耕地的有序流转,让农民带着土地权益进城,效果会比较好。但有的地方对农民施加了压力,致使农民土地权益受损。高层明确叫停不当做法,有利于城市化健康推进。此项政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围绕新型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等问题,展开热然讨论。保留农村土地权利,让农民放心进城  相似文献   

3.
简讯     
陕西计划今年完成90万户农民进城落户今年陕西计划完成90万户有条件的农民进城落户,优先解决在城市出生的非城镇户籍少年落户。进一步完善保障措施,切实解决进城农民的社保、住房、就业、子女入学等实际困难,确保农民"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  相似文献   

4.
让有条件的农民有序转为市民,是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提出的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十二五"时期推进新型城市化的重要任务。近期,围绕这个主题,我们深入句容、兴化、东台三市部分镇村进行了专题调查,并通过问卷调查了185名农民。从调查的情况看,近几年,随着城市化战略的实施,农民进城落户步伐加快,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并不能自动解决农民问题,关键是为农民进城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保持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使农民在城乡之间能够“双向”流动,对城市化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今年陕西计划完成90万户有条件的农民进城落户,优先解决在城市出生的非城镇户籍少年落户。进一步完善保障措施,切实解决进城农民的社保、住房、就业、子女入学等实际困难,确保农民“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一些地方在城乡统筹中通过"双放弃"(即农民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偿),使农民转为市民进城定居,加速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促进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兰世惠 《农业经济》2012,(8):106-108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土地流转的核心问题是农民利益问题.由于农村土地产权不清晰、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不健全和监管机制不完善,农民的合法权益不断受到损害.因此,要从明晰土地产权关系、完善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监管机制等方面入手,切实保护好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土地的合理有效流转.  相似文献   

9.
李飞 《农村经济》2023,(12):21-31
新型城镇化以来,国家进行了新一轮地权调整,逐步确立了进城落户农民“保留农地、有偿退出”的地权新政。研究发现:农民工家庭城镇落户意愿偏低;新一轮地权调整后,农民工的地权认知呈现模糊与矛盾的特征;在生存理性与经济理性的双重支配下,只有那些相信进城落户可以长期保留农地,农村户口不再是农地保留的资格条件,以及退出农地能够获得合理补偿的农民工,其家庭成员才更有可能从不愿意城镇落户转变为愿意城镇落户;在进行是部分家人落户还是全家都落户的选择时,农民工重点考虑能否确保农地保留资格,以及在丧失资格时能否获得合理的农地退出补偿。总的看,新一轮地权调整下农民工的态度呈现出模糊的地权认知与理性的落户决策的特征,进一步明晰进城落户农民的农地权利边界,制定合理的农地退出补偿机制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要件。  相似文献   

10.
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之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农民集体现行的三级所有制造成农村土地权属混乱,导致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主体虚位。本文从促进农村土地市场发展同时兼顾保障农民集体所有权权益的视角出发,分别对三级农民集体是否适宜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展开论证,认为村级农民集体是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合理选择,村民小组虽不宜作为产权主体但仍需保留并作相应改进。本文的研究为合理选择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主体提供了有益的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将继续推进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2012年计划完成90万人,优先解决在城市出生的非城镇户籍青少年落户。切实解决进城农民在社保、住房、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因土地被征用而成为失地农民,1542个失地农民的问卷调查反映了当前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土地征用的主要特征,农民的惜地心态折射出了目前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弊端。防止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土地被非农化和农民土地产权受侵害、为失地农民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征地补偿标准测算方法、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等,对促进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农民进城难、进城后生存难问题。通过农村和城市居民家庭财产对比分析发现,农民贫困的原因在于物化资产价值过低,而提升农村宅基地价值和房屋价值是解决目前农民贫穷的关键,并给出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于计划经济背景下的农村家庭承包制,其土地产权制度不符合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表现出产权主体不清晰等制度缺陷,无法适应市场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新形势。变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实行新型“两田制”,使农民拥有部分农村土地的完整产权,农村其余土地实行村民集体所有制,可以有产解决现行农村土地产权缺陷所引发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5.
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却未能对产权主体的界定进行系统的考虑,而主要体现为对集体化生产方式的改革,由此导致产权主体多重化.因此,本文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就必须界定农村土地产权主体,重塑和确立农民家庭作为独产的、人格化的产权主体的地位,构农民家庭土地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地产权问题及其解决方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志斌 《农村经济》2005,(10):31-32
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的集合,构成农村土地产权。现实中农村土地产权存在产权代表或主体的虚置与缺位,对解决“三农”问题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使新兴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的代表。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化进程中,一定要赋予农民充分的自由选择权。解决“三农”问题要靠“非农之路”:只有让农民流动起来,进到城里,富裕起来,最终变为城市人,才能真正解决农民的问题。也就是说,解决农民的问题需要依靠城市化的发展,为农民多提供一条出路。使愿意进城的农民能进城,并且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18.
土地征收中农民权益保护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史晓娟 《农村经济》2006,(10):16-1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地被征用,农民权益受损的情形时有发生,对社会稳定产生了消极影响,而现行土地征用制度不完善是被征地农民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的根本原因。因此,健全现行征地法律制度、明确农村土地产权归属、完善征地补偿费用、规范征地行为等,是确保征地过程中农民权益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中国改革》2003,(11):7-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日益突出。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国发[2003]19号)精神,现就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20.
对作为历史产物的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制的评价应从两个层面展开.在价值取向层面上,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制对公平的诉求使其仍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制度,故应予保留;在法律操作层面上,由于对农民集体与国家的关系、农民集体的成员资格以及农民集体对其代理人的监督问题缺乏明确可行的规定,使得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制内含的公平价值无法得以充分实现,故应从相关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