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7年以来,财政部出台一系列文件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对国有金融企业参与地方建设融资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及时纠偏,农发行应把握好政策要求,规范好信贷管理实践。自2017年以来,财政部先后印发了34号、50号、87号等一系列文件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最近,又印发了23号文,进一步加强对国有金融企业参与地方建设融资的监管,对前期融资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及时纠偏。笔者结合农发行信贷管理实际,就如何理解领会、贯彻落实财政部系列文件精神做点初步思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互联网金融的视角,通过分析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的风险演变以及影子银行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政信合作"模式,对互联网金融是如何间接影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研究;同时,对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代表形式PPP模式是否直接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展开分析。为了缓解债务压力,需重视互联网金融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由于存在统计口径不统一、债务复杂分散等问题,使得隐性债务规模无法精准测度,给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添了难度。本文在系统梳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内涵、成因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测度方法,从直接法和间接法的两个维度分别对现有测度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最后提出从严控新增隐性债务、压降存量隐性债务、强化问责制度机制三个角度防范和化解隐性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4.
<正>在化解地方债务等存量风险的同时,如何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等五篇大文章,是金融业当下最关注的事2023年是后疫情时代第一年,中国经济缓慢复苏,金融业需兼顾防风险与促发展双重目标。地方债务是当前各方关注的存量风险之一。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结构。  相似文献   

5.
严文斌 《山西农经》2020,(6):127-128
债务风险管理一直都是地方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直接关乎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将债务风险管理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主要问题,包括债务边界不清晰、债务负担较沉重和债务管理机制欠缺等,提出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对策。建议构建政府债务信息系统,拓宽政府融资渠道,健全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加强政府债务风险控制,希望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6.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各级地方政府努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金融风险,是关系到地方财政稳健运行,金融市场稳定,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中央审时度势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各级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认清形势,努力打好防范金融风险攻坚战。笔者通过梳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债务管理相关建议,旨在降低各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促进地方政府机构正常运转,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7.
正十九大及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未来的经济工作重点,即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地方债务及金融风险无疑是需要重点处理的领域。在中央对GDP考核的弱化、地方政府换届、财政收支矛盾加剧、社保负担加大的背景下,内蒙、天津、辽宁纷纷对GDP和财政收入挤水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一步审慎分析全国各省市的地方债务风险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的金融管理实行的是以中央政府的"一行三会"垂直分业监管为主、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为辅的体系。地方政府已逐渐成为地方金融发展的规划者、地方金融生态建设的组织者、地方金融资产的管理者、部分金融领域的监管人。但地方金融管理体系也存在着管理权责不对等、管理体制不顺畅、重复监管与监管缺失并存、基层政府金融管理力量薄弱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了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从土地财政在政府举债中的重要地位出发,研究土地财政与预算软约束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机制;实证分析预算软约束在土地财政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之间的中介效应;对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促进政府对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提出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对2008—2011年和2013—2015年的28个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研究结果:土地财政与预算软约束均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显著正相关;预算软约束在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研究结论:解决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问题和土地管理问题,必须严控土地资源的抵押转化,限制预算软约束;同时适当引入竞争性的土地交易机制,促进土地财政、土地金融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一直是市场关注的重点,化解这一"灰犀牛"风险对于经济系统稳定向好发展有着重要意义.PPP项目模式初衷是为了缓解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但实际运营过程中却成为地方政府变相举债、满足融资需求的工具.本文利用全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性GMM模型,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与PPP项目规模之间...  相似文献   

11.
自从2009年以来,由于希腊、西班牙等国主权违约事件不断发酵,引起了大范围的政府债务融资危机,现已渐渐蔓延到了整个欧洲,证实了预算外和官方财务报告的资产负债表之外的隐性债务以及或有负债的危害性,使政府债务违约问题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显而易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宏观经济政策和各领域体制改革是密切相关的。我国当前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在诸多方面,例如市场信用、规模、结构等这些方面引发的金融风险、财政风险所做出的分析,另外也分析政府的职能对债务融资的影响,从而揭示出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风险的原因以及应对的风险对策,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法律体系和管理机制,从而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运行。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急剧增加是在2008年以后,现阶段地方政府债务总额庞大,特别是部分地区的债务规模已经是其地方财政收入的数倍,远超过了其正常的偿还能力。研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问题,要从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分析出发,通过运用地方政府债务最适规模模型,将实际债务情况与最适债务情况对比,找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存在的问题,并且基于我国的现实情况,找出地方政府债务的成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解决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清理整改存量中长期贷款,要把握好清理整改的政策、原则、目标和方法,主动争取对农发行实行"新老划断"特殊政策,积极协调政府认定整改合规,调整项目贷款运作模式,创新思路抓好整改。2017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防范系统性风险提升到维护金融稳定、保障国家金融安全的高度,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要求各省财政部  相似文献   

14.
自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迅速扩张,尤其是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以后,为配合中央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地方政府大规模举债刺激地方经济发展,债务风险进一步加大。PPP模式以其特有的优势对适度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带来积极的影响,但也应看到背后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PPP模式,提高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化解能力,不仅是保障地方财政安全、提升政府信用水平的重要举措,也为促进地方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正>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总量有限,质量不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会事业欠账严重。在财力有限、资本市场发育水平较低、社会投资渠道不畅的情况下,通过举债融资搞建设来推动经济发展成为了直接而现实选择。尤其是在2009年以来,政府推出"四万亿"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来应对金融危机,在保持经济增速的同时,通过政府融资平台等渠道融资,也造成了地方债务高企。现阶段,多个省市地方已逐步进入了债务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大规模建设性融资需求,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增长速度较快,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已经显现。本文在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和成因进行分析基础上,提出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以及完善财政体制、均衡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等解决地方政府债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膨胀及对土地财政的高度依赖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笔者利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近年来公布的地方政府债务审计报告(以2013年为主)及审计署发布的《2013年全国地方性债务审计结果》、《国务院关于201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等数据,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变化、债务结构特征及其与土地财政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地方政府债务的演变历程及构成分布  相似文献   

18.
正全面了解地方政府债务和政府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状况是下一阶段农发行支持乡村振兴、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参考和评价依据。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防范金融风险的重中之重,是农发行防范信贷风险的核心和关键。本报告坚持政策导向,全面总结2017年下半年以来湖南省分行党委积极主动应对地方政府性债务清理整改所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以全省农发行2015年以来中长期贷款业务发展相关数据为基础,从不同的维度分析其与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关系,重点分析可能产生的主要风险点和风险隐患,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控信  相似文献   

19.
必须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地方政府债务是指由地方政府或其职能部门直接借入、提供担保、欠账等形成的最终由政府负有直接或间接偿还责任的债务。长期以来,地方政府依靠举债搞建设已成为公开秘密。客观地说,适度的政府债务,在促进地方经  相似文献   

20.
以地方政府负债中的隐性负债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地方政府负债规模巨大、隐蔽性强等特点,从政策性债务、<预算法>、政府融资渠道等方面分析政府隐形负债的形成机理,提出政府转变观念、隐性负债显性化等预防地方政府隐性负债过度的建议,并首次提出了"呆账准备金"及"二次扣除制"等控制地方政府负债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